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政局强化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政局强化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坚持集群发展,着力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

壮大提升主导产业。要培育大产业,在继续改造提升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六六”产业的基础上,对有潜力、有集群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进行科学规划,重点培育,逐步形成支撑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要做强大企业,鼓励市内企业通过兼并合作或开展“二次创业”,着力提升竞争力;出台企业上市扶持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积极引进市外大企业,鼓励我市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扩容提升工业平台。一是抓规划,围绕“一心三区”总体空间布局,完成城北工业新城、中部特色工业经济发展区等总规及详规编制,深化细化“二区四基地”规划。二是抓开发,最大限度地加快土地征迁、平整,加快平台扩容,重点抓好山海协作示范区的开发建设,做好莲华山区块开发前期工作。三是抓配套,突出抓好经济开发区的公共服务区建设和贺村竹木工业专业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平台开发档次。四是抓机制,探索建立中部特色工业经济发展区统一领导协调机构,实行规划、开发、政策、管理“四统一”。五是抓集约,出台闲置土地盘活流转政策,鼓励企业建设标准、多层厂房,实施“零增地”技改,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同时,超前谋划,做好连片优质土地的“留空留白”,为承接大项目、好项目预留空间。创新提升科技支撑。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创品牌力度。充分发挥技改贴息、科技创新、专利补助等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对接国家“863”、星火、火炬、新产品计划等科技项目。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成果转化。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切实抓好节能减排。深化生态市建设,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实施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扩大清洁生产试点,积极创建绿色企业。要强化节能降耗,启动实施30家企业节能行动计划,分解落实能耗控制责任指标,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管,加快实施水泥行业纯低温余热发电等技术改造。要推进污染减排,认真做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和重点污染企业的跟踪监测;鼓励企业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继续抓好污染企业整治;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完成清湖至十里牌区块排污主管网铺设。

(二)坚持扶农惠农,着力加快新农村建设

加快提升特色产业促富民。在确保粮食安全、优化畜禽养殖的基础上,做大提升食用菌、蜜蜂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生态渔业、花卉苗木等新兴产业。抓好农民专业合作服务、供销合作服务、信用合作服务、农业科技服务“四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包装推介农业项目,努力引进工商资本和市外大公司投资农产品精深加工。全面实行责任农技推广制度,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继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促创业。着力抓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来料加工、“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等,努力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鼓励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创业,支持农村能人开店办厂,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努力增加农民务工收入。稳妥推进下山脱贫工作,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完善扶贫政策,拓展增收门路。加快建设农村设施促提高。积极开展中心镇、中心村以及规模调整村规划修编,加大经济强镇、中心镇培育力度;扎实抓好特色村创建,重点推进清漾毛氏、和睦彩陶等特色文化村规划建设。完善实施黄衢南高速*、峡口、廿八都互通口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南部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全面实施复合型生态公益林,启动实施千里富民林道建设工程。继续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为龙头,以“两线整治”为重点,连线整片推进村庄整治。大力推进农民饮用水、千里渠畅、水库除险保安等一批民心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公共设施和环境面貌。推行林权登记抵押贷款,完善森林、非农建设用地等农村要素资源市场化流转机制,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公路、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等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和扩大新农村建设成果。

(三)坚持项目推进,着力增强区域发展后劲

强力推进重点项目。要围绕重点项目,明确责任要求,加强要素保障,创新机制办法,抓开工、抓进度、抓完工、抓投产运行。对一批已签约招商项目以及重点续建项目,要跟踪督查,及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做细做实项目前期。进一步完善项目前期工作机制,挖掘谋划“基础网络、惠民安康、产业提升”三个百亿工程项目,不断充实市级重大项目储备库。加大向上对接力度,优化项目包装,积极争取上级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重点围绕温州华侨工业园、大唐发电、*植物园、*港综合整治开发等重大前期项目,充实工作力量,采取有力措施,争取有更多的项目列入省以上重点。强化要素资源保障。加快修编土地利用总规,抓紧做好报批工作,及时将我市建设用地调整到位;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适时启动“田中村”搬迁,力争新增用地指标3000亩。继续举办投融资项目推介会,强化金融服务中心、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功能,有效缓解融资难问题。继续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大力引进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为创业创新提供人才保障。完成电力业务用房主体工程,建成220千伏清漾变、110千伏凤林变及35千伏四都、石门、新月等输变电工程,力争年内成功创建新农村电气化市。

(四)坚持招商引资,着力扩大经济外向度

强化招商选资。要转变理念,完善考核办法,推进招商引资向挑商选资、单打式招商向捆绑组团式招商、项目落地从分散型向集聚型转变。要创新方式,突出产业招商、定向招商、专业招商和以商引商,扩大招商成果。要规范落地,严格执行项目准入管理办法,促进产业、企业按照“二区四基地”功能分区要求集聚。要强化服务,做好引进项目后续跟进服务,着力提高项目签约率、履约率、投产率。加强对外合作。要深化对外经贸合作,大力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加快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加强与周边县市区合作,积极培育区域互补型、配套型产业。要扩大进出口贸易,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挑战,抓紧完善出台外经贸扶持政策,建立对外贸易预警机制;加强对企业的出口业务培训、指导和服务,鼓励企业多形式引进和培养外贸人才;加快优化外贸结构,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增强外贸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引导支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拓展外资渠道。积极创新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方式,推动利用外资从注重引进资金向同时注重引进先进设备、技术、管理和人才转变;帮助企业精心包装推介一批项目,通过项目招商吸引外资;鼓励我市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或上新项目,通过现有企业扩大利用外资;加强与台商、侨商和台湾、香港同乡联谊会以及与发达地区外资企业的联络,通过“以外引外”引进外资,全面提升外资利用水平。

(五)坚持关注民生,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全力提升教育卫生事业。深化省教育强市创建工作,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增加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抓好滨江高中、江外二期、周家青小学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巩固基础教育,做强职业教育,提升幼儿教育,加强特殊教育,打响教育品牌。巩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创建成果,启动省卫生强市创建工作,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血吸虫病、艾滋病、狂犬病防控等公共卫生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高度重视被征地人员、山区库区农民、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等对象的就业工作,着力搭建就业再就业平台。建立完善乡镇、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加大新《劳动合同法》宣传实施力度,加强劳动监察,切实保护用工双方权益。启动实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费“五费合征”工作,加强社保基金监管。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面。大力开展慈善捐赠和救助活动。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市场监管和应急储备,做好低收入群众的动态物价补贴工作。加快文体等事业发展。以古道文化为主线,进一步打造“清漾毛氏”等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做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传承工作。加快乡镇、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完成广电中心搬迁、市区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工程,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和“村村通”工作。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第二届中国企业羽毛球赛、首届工人运动会。切实抓好人口计生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发扬全国双拥模范城优良传统,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积极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进一步重视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工作,关心残疾人事业。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启动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事故安全隐患整治。完善落实各项维稳机制,加强联合接待中心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问题。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扎实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大力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稳妥推进村规模调整后续工作,完成村级换届选举,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深入实施村级活动场所升级改造工程,全面改善村级办公条件。

(六)坚持旅游带动,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突出以旅游休闲业为龙头。以*“申遗”、黄衢南高速公路开通为契机,创新营销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打响“千年古道?锦绣*”旅游主题品牌。加快推进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完成清漾、和睦等特色文化村项目一期工程,支持*赛马场建设,丰富提升碗窑、石鼓等一批“农家乐”,推动仙霞关景区争创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推行标准化管理,着力提高我市旅游服务业接待能力和水平。突出以商贸物流业为重点。强化商贸龙头企业带动,认真实施服务业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开展重点商贸企业认定,鼓励引进和发展连锁超市、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促进商贸流通企业做优做强。实施一批商贸物流大项目,突出南门商业街区、时代广场、滨江高档娱乐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致力打造大南门商业核心圈;加快城北大型超市、左邻右舍二期等一批项目建设进度,启动装饰材料综合市场、浙闽赣物流基地、贺村农业综合物流中心等项目。提升商贸物流交通平台,全力推进46省道外移、黄衢南高速*互通至*北接线、花峡线花园岗—清漾—*公路等项目建设,争取黄衢南高速*段早日建成通车。突出以新兴服务业为导向。积极培育产品设计、科技咨询、项目策划包装等生产性中介服务业,加强规范和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整合提升会展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会展业品牌。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扶持发展信息产业、电子商务,拓宽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继续加强房地产业规划和用地调控,优化房地产结构,确保房地产业稳健发展。

(七)坚持规划统领,着力打造宜居城市

细化优化城市规划。强化城市规划特色,着手中心城区总规、市区近期建设规划修编和重点区域控规编制。加强规划衔接,强化规划的系统性、指导性、严肃性、权威性,促进城市建设重心由框架性建设为主向功能性建设为主转变。全力推进“三化”提升。力促绿化提升,重点抓好虎山公园主入口、迎宾大道新区段等绿化项目建设。加大文化融入,做好城北入城口精品景观带、须江公园、周家青广场等文化融入项目的规划建设;启动文化艺术中心一期工程建设,完成“三塔”修缮亮化、西塘古民居维修。着力优化功能,制定出台特色商业街扶持政策,以*市特色餐饮街、西山休闲街等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引导餐饮业、休闲娱乐业提升档次;加快城区菜市场建设,推进农贸城、西市街、城南等菜市场改造提升;加快实施管道燃气建设、须江游览桥以及西山路、凝秀南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同时,按照“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的要求,有序推进城北新城的开发建设。深入实施“四城联创”。积极开展省级示范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等创建,力争通过验收;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前期工作,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整治市容市貌,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改善城市管理手段,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广泛开展市民道德文化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市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