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题多解,激发学生思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题多解,激发学生思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52-02

高三复习课中的“讲评课”若注重“一题多解”,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知识模块之间的联系,又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从而达到数学要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下面以一道圆锥曲线习题为例谈谈。

例题:如图,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长轴A1A2的长为4,左准线l与x轴的交点为M,|MA1|∶|A1F1|=2∶1。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若直线l1:x=m(|m|>1),P为l1上的动点,使∠F1PF2最大的点P记为Q,求点Q的坐标(用m表示)。

(Ⅰ)椭圆方程■+■=1(解法略)

(Ⅱ)解法1分析:容易想到余弦函数,在PF1F2中利用余弦定理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但是余弦定理较复杂且要利用距离公式计算PF1、PF2,故此法计算量较大。

详解:设P(m,y)(注以下文中的点P)由余弦定理得:

cos∠F1PF2=■=■

=■

又因为|m|>1,所以所以cos∠F1PF2>0,所以

cos∠F1PF2=■

=■≥■

当且仅当y2=m2-1即y=±■取等号,由∠F1PF2∈(0,■)且y=cosx在(0,■)上单调递减可知:当y=±■时,cos∠F1PF2取最小值,∠F1PF2最大,所以满足要求的点Q(m,±■)。

解法2分析: 观察到图形中有直角三角形,可以想到利用正切函数避免法1中的距离计算。

详解:tan∠NPF2=■,tan∠NPF1=■

tan∠F1PF2=tan(∠NPF2-∠NPF1)=■

=■=■

|m|>1m2-1tan∠F1PF2=■≤■当且仅当y=±■取等号

由y=tanx在(0,■)上递增可知:当y=±■时,∠F1PF2最大,所以满足要求的点Q(m,±■)。

解法3:分析:如果利用正弦函数,可以使用等面积法构造函数。

详解:S■=■F1F2・|y|=■PF1・PF2sin∠F1PF2

y2=[(m-1)2+y2][(m+1)2+y2]sin2∠F1PF2

sin2∠F1PF2=■

=■≤2(m2-1)当且仅当y=±■取等号。

由当y=tanx在(0,■)上递增可知:当y=±■时, ∠F1PF2最大,所以满足要求的点Q(m,±■)。

解法4:分析:利用正弦函数,还可以用正弦定理,得到如下妙解!

详解:由正弦定理:■=2R sinF1PF=■

要使得∠F1PF2最大,必需使F1PF的外接圆半径最小,由图可知,外接圆圆心,定在y轴上,设圆心为O,P到y轴的距离最短为m,故设圆心O(0,y)

由OP=OF1得m2=1+y2 y=±■Q(m,±■)。

以上四种解法:解法2最常规,解法4最巧妙,运算量最小。同时解题中运用了三角函数、函数最值、正余弦函数、不等式等几大模块的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有机地建构起知识的网络,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了高效课堂的要求。但同时要注意避免盲目追求一题多解,产生消弱最优解、重点知识、化简为繁等错误,教学过程中,应多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得出相关解法为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