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连锁快时尚服装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连锁快时尚服装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Zara为服装产业中的中端品牌,其设计的风格简洁,舒适,多样且没有国际界限,在中国开设门店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受到广大消费群体的追捧。在2015年同比2014年的销售额上升15.4%,占西班牙当年GDP总值的1.9%,在中国门店数量达到500家之多,其在华营业额更是达到了Inditex公司总营业额的7%,但是,就是在这样每个季度销售额都有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Zara却放低了发展速度,公司发展战略持续缓慢,下例是有关Zara店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分析

关键词:快时尚;营销策略;发展战略

一、绪论

连锁时尚服装行业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但是鉴于其趋势变化快,受气候波动的影响大。在目前的快时尚零售市场中,也已开始显现出疲态。各大连锁快时尚品牌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调整产品结构。各品牌在2016年开始集体计划开店数量呈现放缓趋势,年销售额也不尽如意。但就是在此种大环境下,ZARA同样作为一个快时尚品牌,却在今年上半年,集团同店销售中上涨了11%,一举拿下世界快时尚排行榜第二。而本文就是旨在通过对宁波天一商圈ZARA店的实地调研,探究分析时下连锁快时尚服装行业的现状以及发展对策。

二、行业发展现状

自2006年后,世界掀起了一股快时尚之风,以优衣库领导的快时尚在中国登陆后,服装行业迅速崛起,主打以时尚、质量、低消费的优点获得年轻人的热情追捧。在2008年后几年期间,快时尚发展到达巅峰时期,而此时的H&M、ZARA、GAP等到连锁企业都已在消费者心理站稳脚跟。为了进一步抢占市场,很多品牌开始以每年几百家的速度在世界各地开设门店。截止2014年中国快时尚店铺达到274家之多。而去年,十大快时尚品牌在国内新开店数量同比增长27.5%。其中,优衣库在国内门店数量约440家;排名第二的H&M在华门店大约为245家;而Zara门店大约166家,位居第三。

上图为各大快时尚品牌的2016年国内开店计划表,从中可以看出,除了ZARA保持着稳定的门店增长速度之外,其余的快时尚品牌似乎还是有一种要继续大力发展的势头。但事实上,与前几年相比较可以发现,、包括优衣库、H&M等在内的几家知名快时尚品牌店却有放缓开店速度的趋势。ZARA不改在国内的发展战略,计划开店不足16家。

终于,这些前几年迅猛发展的连锁品牌也不得不开始安分。通过分析对比这些快时尚品牌的近几年的财报发现,快时尚在国内未来几年的发展将遭遇瓶颈。

优衣库2016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下跌16.9%;H&M2016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达30%。但不可思议的是,同样作为快时尚品牌的ZARA却继续保持着增长的势头,ZARA能在放缓开店的同时,做到店铺的同比销售额上涨15%。

在行业现状如此低迷的情况下,究竟是什么确保了ZARA的业绩。为了探究连锁快时尚服装行业发展,我们就ZARA的销售经营模式与顾客满意度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三、问卷分析

为了能更加明确的了解ZARA是如何在零售大环境下疲软的情况下,依旧做到销售额上涨。我们进行了题为“ZARA品牌店消费者倾向性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数据分析方法:在问卷发放回收完成后,先对问卷进行了可信度和有效度的分析,同时借助描述统计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了有效问卷的筛选。同时,借助Microsoft Excel 2010 进行数据图片的制作。并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了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以求能从中了解到不同消费者对ZARA品牌店的服务满意度、需求倾向度,以及为何会选择ZARA。希望从中能发现ZARA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原因。

本次数据统计过程中,问卷总计发放600份,实际回收596份,有效问卷数587份。通过对这587份问卷调查的发放,数据的收集与整合,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消费者的行为倾向进行了分析。

通过在天一商圈的ZARA品牌店附近进行问卷调查的发放与回收,我们对所获得的部分数据进行了直观的图像制作。从上图中不难发现,大部分前往ZARA品牌店的消费者,在此之前都已经去过其他的连锁快时尚品牌店。由此可见,宁波作为一个新晋一线城市,其主要的天一商圈内的快时尚服装店也已趋向于饱和。以天一ZRAR品牌店为中心,方圆100米范围内,同行业就有H&M,GXG等近十家竞争对手。可见,在一线城市中,快时尚品牌店已发展饱和,同行业竞争激烈。这也解释了为何行业现状低迷,发展变缓的原因所在。

所以,在已然饱和的商圈内,一味的加快门店开设速度是无济于事的。例如天一商圈内的GXG店,同一品牌却有着3家门店,但是却鲜有人问津。与此对比鲜明的是不远处的ZARA店。虽然,只有一家门店,但在同一时间段内,据不完全对比,客流量平均约是GXG的3倍甚至4倍。可见,在已经有足够品牌知名度的支撑下,快速发展增设门店并不一定就是盈利的,相反可能会导致更多开店可能带来的风险。

与此同时,为了深入了解ZARA吸引消费者的原因,我们就“为什么来ZARA”与“在ZARA确定消费概率”进行了数据的统计。通过SPSS软件对“来访原因”和“消费概率”的问卷数据的交叉分析,制表如下所示:

从图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ZARA的消费者在一次购物过程中,愿意确实消费的概率还是较高的,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却是复杂多样的。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不仅仅源于ZARA自身品牌知名度的影响力,还有来自ZARA符合大众的价格定位,以及优质的购物环境以及产品质量。可以发现,ZARA是从多角度来为消费者考虑,更多的提升了一家门店的品质,而不是单一的关注于门店数量的增设。从中就可以反应出其高明的商业模式,以及领先于同行业竞争者的优势。

四、发展对策

1.4P4C营销组合策略

ZARA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仅考虑到传统的4P营销,从价格、产品、渠道、促销4个方面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更重要的是其考虑到了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消费者、成本、便利和沟通。随着都市环境的变化,以及在调研中的发现,基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更倾向于自主挑选。因为都市生活压力的上升,消费者往往不愿意再听从更多的意见和建议,反而更倾向于随性的挑选以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而ZARA与众不同的地点在于其不像大多数连锁店一样,进门便有服务员1对1的随身介绍,反而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的自由挑选场所,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心态变化。

并且在模式转变的情况下,其依旧保证着产品的质量与迎合大众消费的价格定位,这种充分将4P与4C完美结合到一起的营销组合策略,是其稳定快速发展的成功原因之一,值得其他连锁快时尚服装行业借鉴。

2.环境的掌控

ZARA较其他同行业竞争者的另一大优势,就在于其有着长远的目光。并没有像其他同行业竞争者一样,在尝到快时尚行业的甜头后就立马加大投入,而是每年稳定在6%-8%之间的增长率,自2013年,ZARA是唯一一家一直在放缓在华开店的快时尚品牌。而这种长远的目光正是其他行业竞争者所需要学习的。

在调研过程中,除了天一商圈外,宁波的其余主要商圈内其实也不乏连锁快时尚服装品牌行业,这种现象已然证明了宁波的快时尚行业已趋于饱和。那么,对于北上广这些资深一线城市而言,快时尚市场必然更是竞争激烈。所以说,ZARA放缓开店,是对国内未来零售环境继续低迷的一个预判,并且照目前的行业现状来看,也正如ZARA所预料的那样在发展。

故此,选择放缓开店速度,反而成为了更好发展的奠基石。这也就是上半年ZARA依旧保证销售额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其他同行业品牌走出低谷的策略之一。

3.O2O电子商务模式

正如上文所述,ZARA之所以能安心的放缓开店速度,其一大原因,就在于其有着成熟的天猫旗舰店。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的CEO Pablo Isla也曾强调过,集团将继续投资将实体店铺,实体店铺与在线销售渠道完全整合至关重要。可见ZARA对于线上线下产业结合的重视性。

在网络信息迅速膨胀的时代,实体店的开设已然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心,只有结合线上淘宝店铺,才能真正投其所好,赢得消费者的喜好,最大程度的占领市场。此外,快时尚品牌必须快速加强多品牌化战略,实现产品细分化,只有迎合时代变化,才能真正稳定发展。

五、结论

可见,Zara能够在国内冲破重围,独立鳌头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不盲目跟风,有着自己的独特经营模式,只有它长久的使用了放缓开店的发展战略,而这也让ZARA成为了竞争优势的主要核心。能对变化迅速做出调整的ZARA,是同行业竞争者的大敌,却也是行业发展成功典例。连锁快时尚服装行业若想能进行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向ZARA学习,有着自身独特的经营模式,从而才能真正的做到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赵雯婧.胶基糖果包装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2]李娜.服装造型创意思维-平面几何到立体空间的服装造型方法[D].鲁迅美术学院,2014.

[3]王娜.基于供应商管理库存的补货发货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8.

[4]李燕,刘咏梅.基于H&M与Meters/bonwe的快时尚服装品牌战略对比分析[J].现代商业,2011(30).

[5]朱正.服装设计师在服装品牌网络销售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

[6]王瑞良.从包装设计材料中感知美[D].福建师范大学,2014.

[7]胡敏敏.析SPA型服装品牌零售模式――以ZARA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7(4).

[8]万芳,王恒利.ZARA快速时尚的魅与罚[J].中国市场,2011.

[9]凤丽.数字化服装的反战趋势[J].国际纺织导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