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本视域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角色定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本视域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角色定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农村历史教师在角色转换过程中现存的问题

角色,起初是指戏剧中演员所扮演的剧中人物,后来被引入到社会学领域。根据角色理论,人的一生在不同阶段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教师角色是指处于教师岗位之上的个体依据社会和自我期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自我主观能动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1](P72)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日新月异,基础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同时新课改也赋予教师新的角色期待。然而在新课改较薄弱的农村,历史教师在新旧角色转换过程中却面临种种困难与挑战。首先,对新课改心存疑虑和抵触。新课改之所以在农村遭遇重重阻力,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新课改所倡导的全新教育理念与农村传统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笔者通过对部分农村地区的中学走访调查得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理念,只是形式好看、热闹,但中看不中用,根本不适用于农村教学。在农村,学生的成绩好坏仍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杆。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取得高分才是硬道理。分数是他们跳出农门,走出农村的最佳途径。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仍迷恋于分数,迷恋于升学率。而对于新课改的基本精神未能悉心领会和付诸实践。只有偶有领导听课或进行公开课时,教师才生硬照搬一下。其次,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明确。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尊师重道被视为一种美德。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处于主宰地位,常常扮演着知识的垄断者、传递者、说教者、命令者等角色。

而在新形势下新课改则对教师角色提出新的要求。新课程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是: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第二,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三,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者;第四,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第五,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第六,教师是把课堂引向社会的开放者[2]。而农村教师对这样的角色定位却很难认同,易产生角色困惑。据统计,在我国农村地区中学历史教师的年龄结构趋向老化,45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所占比例将近半数,他们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教育模式已趋固化,易于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已经习惯于传统师生关系中“师道尊严”的角色定位,而对建构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却漠然视之。最后,新课改理念下所倡导的教育模式与广大农村的教育实际相脱节。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但是这一全新模式在农村中学实施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完成,而从某种程度上讲,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农村的学生普遍胆小、不善言辞、学习自主能力较弱,因此在课堂上很难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即便有些年轻教师试图尝试按新课标要求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但是费力很大,收效甚微。在走访调查中,一位教师向我们诉说他的委屈与苦衷。刚开始时,他对新课改满怀热情,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公开课上也得到领导的肯定与鼓励,然而在一次全区组织的统考中,却名列末位,这让他抬不起头来,并遭到同事的冷嘲热讽。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对新课改只好望而却步。的确,在新课改中,农村中学教师成为理念与现实之间、主观努力与客观环境之间、学校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多重矛盾的聚合体,他们常常处于两难境地。“课改让我们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潜能和创造力,而升学、统考却又要逼着他们不厌其烦地去背去做超负荷的作业,还不敢有丝毫体罚和变相体罚,我们可真为难”[3]。这也许道出了多数教师的心声。通过以上分析和实地调研发现,新课改尽管在城市推行地有声有色,但是在农村,很多历史教师面对新课程的种种要求却仍感到困惑与无措。

二、生本视域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师角色定位与调适

生本教育是近年来相对师本教育而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模式。师本教育提倡“以教师为中心”,生本教育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其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与目前新课改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精神是相耦合的。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

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以理念为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新课改在农村遇到的瓶颈首先就是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积极转变思想,摒弃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重新构筑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1.“心中有爱”

教师是爱的使者,教育是爱的事业。教育从本质上而言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怀,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怀。只有将教育植根于爱的沃土,教育才能绽放绚烂之花。当然,爱学生的前提首先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长期以来,受教育资源以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大班授课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大班授课固然有其自身优势,但是无法否认,大班授课也存在其局限性,即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这种“一刀切”或“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培养。从生态学角度而言,教育对象犹如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每一个物种都会遵循着自身的生长节律而生死轮回。正是由于自然万物的差异性、多样性,才使大自然呈现出精彩纷呈、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的图景。生物链上的任何一个物种的消失都将会使生态平衡受到影响。同样道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4]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努力践行生本教育理念,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在每个学生身上找到他们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能力,并开发它、孕育它、培养它,使之充分显露出来”[5],才能激发学生无限的“小宇宙”,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农村的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建构知识、思维方式、接受能力、视野拓展等方面与城市学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要学会等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精心培育,静等花开。不要期望所有的学生将来都成为乔布斯,比尔·盖茨,只要做最好的自己。

2.尊重生命

生本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角。长期以来,在有些教师的眼里,只有教书,不见育人;只有知识,而不见生命。“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3]。历史是有生命的,同样历史学科的教育也是有生命的。“体现在历史课堂里,就是我们的历史教学应当充盈着多姿多彩的生活化的特点,应当使人能够从中充分感受到强劲跃动着的生命脉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6]。加强生命教育,理解生命的意义,让学生学会不仅珍视自己的生命,更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另外,历史教师通过生命教育使“死”的、凝固化的历史知识成为有生命的东西。

(二)“教无定法”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日渐深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采取多种措施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但是城乡有别却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农村教师应立足农村实际,发挥农村的特有优势,积极探索一套适合农村历史教育的教学模式。所谓“教无定法”,就是说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量体裁衣,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1.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丰富的课程资源

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每个人都对家乡怀有一种特殊情怀。在历史教学中没有什么材料比本乡本土的材料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是“从直接表达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的感情,逐渐过渡到认识更加深刻的社会关系,从理性上认识祖国的概念。”[7]丰富的乡土资源则是进行历史教育最具体最生动的素材。历史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乡土资源结合起来,通过乡土历史调查、走访历史古迹、搜集本地相关历史人物以及风土人情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这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时空距离,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凸显情感教育

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单向的灌输过程,而应该是双向的互动过程。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尽管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目标时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并没有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真正贯彻到学习当中。而历史教材中恰恰蕴含着丰富的有关情感教育的素材。可以说没有情感的参与,基础知识学得再扎实,也是失败的教育。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情感教学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村历史教师应充分发挥历史学科这一独特的优势,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增强学生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等等。

3.培养学生的“捕鱼”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今我们处于信息时代,面对海量的信息和获取信息路径的多元化,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将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再加上社会各种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在新形势之下,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历史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学生“捕鱼”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自学能力。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创新则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的强大动力。

4.树立“大历史教育”的观念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人文学科,可谓是包罗万象,涉及范围极广,几乎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再加上历史学科形态的立体性、多维度性、多层次性,使历史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因此,对历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历史教师应具有大历史的视野和宏观视角,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注重向其他学科的拓展和延伸、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视野的扩大。教师应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地方风土人情,关注学生生活实际。

(三)“学无止境”

目前我们处于一个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信息化时代,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很显然,桶水理论远远不能适应目前的教育需求。有人将老师的知识和能力比喻成水,水是生命之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所拥有的水应该是不断流动的、不断更新的,不同的容器都可以汲取。这从一个层面告诉我们,新形势下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向“终身学习者”和“新型研究者”转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瞬息万变、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需求。正如吴非在其所著《不跪着教书》的序言中所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8]总而言之,新课改是促进我国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之举,是大势所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师只有积极投身新课改的滚滚浪潮,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充当课程改革的践行者,才能使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任同芹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