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秀才”的演变过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秀才”的演变过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秀才”一词的含义长期以来一直在发生演变,在汉以前是指优秀人才,汉魏晋南北朝为荐举人员科目之一,隋、初唐指在科举考试中设的秀才科,唐宋元时期是对一般读书人的通称,明清两代指府、州、县学中的生员,文章将分五个阶段探讨“秀才”的演变轨迹。

关键词:秀才 优秀人才 荐举科目 秀才科 读书人 生员

中国古代汉语词汇从一产生就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外界及对自身认识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有的词义深化、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等等。既然如此,那么要准确掌握并运用古代词汇就有必要对其演变过程做深入研究。“秀才”最初也只是一个普通词语,但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却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且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又有不同的含义和内容。

一、汉武帝以前通称才之秀者

“秀才”始见于《管子·小匡》,原指才之秀者,与《礼记》所称“秀士”相近,是一种泛称,并不限于饱读经书的人。《管子·小匡》:“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尹知章注:“农人之子,有秀异之材可为士者,即所谓生而知之,不习而成者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贾谊)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二、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

汉以来“秀才”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是察举。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

汉代察举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文帝(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开始,他即位第二年就下诏,说:“天下治乱,在予一人,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这便是察举制度的开始。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又下诏,举贤良能直言极谏,“对策者百人,唯(晁)错为高第”。这说明当时不但有了对策(考试),而且还有等第区别。此时察举制度已趋成熟。

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下诏求贤,云:“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秀)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举秀才始此。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秀才最初为特举,在西汉后期成了岁举,举主为刺史,并形成州举秀才、郡举孝廉的体制。《后汉书·左雄周举等传论》:“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

东汉因避光武帝刘秀名讳,秀才改称茂才。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张衡传》:“永元中,(张衡)举孝廉不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察举仍是基本的入仕途径之一。曹魏以降,门阀士族势力日益发展,与之相适应,在选官上产生了九品中正制。察举制地位开始下降,由此入仕者,多为普通士人,高门权贵子弟一般是凭借门第获得上品,并由一些被视为“清官”官位直接起家为官。曹魏文帝黄初年间改察举员额为各郡每十万人岁举孝廉一人,又废除了限年四十之制。

西晋初年王朝定制,秀才科也须进行对策,五策皆通才能拜为郎中。至此,察举形成了秀才对策而孝廉试经以策论、经术二途每岁取士的格局。《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新课标必修版高二语文第五册《陈情表》对“秀才”的注释为:“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笔者认为注释“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值得商榷:此句“秀才”和“孝廉”对举,肯定指的是“察举科目”,而不是“优秀人才”。

东晋察举已相当衰落。

南北朝时,察举又趋复兴。但此时之察举,特别是秀才一途,大多为门阀士族占据。刘宋明帝泰始中,定制秀才对策五问皆通者为上第,四、三为中第,二为下第,仅一问合格为落第。

北朝察举考试,秀才也是对策五问,孝廉则试经十条,及格在八条以上为及第。察举员额为上州、上郡岁举秀孝一人,下州下郡三岁一人。南北朝时期,秀才、孝廉在任用上不再先拜郎署之郎官等待迁调,而是直接任命为博士、秘书郎、著作郎、员外散骑侍郎、奉朝请、县令等,或为公府、军府、王国和州府的僚属。《北堂书钞》引《晋令》:“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

三、隋、初唐时指秀才科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最初亦为取秀才。

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四、唐宋元时指一般读书人

盛唐以后,直到宋元时期,凡经过各地府试的读书人,无论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故此当时有“不第秀才”之称。王维有诗题为《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山中与裴迪秀才书》。这里的“秀才”是王维对好友裴迪的称呼,唐时凡应进士试未及第的都可称“秀才”。宋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元乔吉《新水令·闺丽》曲:“我是个为客秀才家,你是个未嫁女娇娃。”《水浒传》以王伦为“不第秀才”,有轻蔑的意思,指他觅举未成,在选拔考试中名落孙山。这些“秀才”都指一般读书人。

五、明清时指府、州、县学的生员

明、清时,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秀才资格,就跨进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槛。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只有生员资格的秀才并没有俸禄,如果不能通过之后的乡试而中举,也不能做官。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式为生。这些在经济上并不富裕,但在社会上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被称为“穷秀才”。在明清时的中国,秀才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丧事,或过年过节,亦有请村中秀才帮忙写对联、写祭帐等习惯。

从以上内容来看,“秀才”在汉以前的意思是优秀人才。汉以后为荐举人员科目之一。隋、初唐在科举考试中设秀才科,不久即废。唐宋元时期是对一般读书人的通称。明清两代指府、州、县学中的生员。

(魏兴平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一中 74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