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有我、无我到忘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有我、无我到忘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减少私心,就要从尊重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开始做起

探讨成就一事时公心和私心的对立和统一,我想起了四句诗: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此诗大抵说人品有真有伪,须要恶而知其美,好而知其恶。第一句说周公。周公,周文王少子,辅其兄武王伐纣,定了周家八百年天下。武王病,周公为册文告天,愿以身代。藏其册于金匮,无人知之。武王崩,太子成王年幼,周公抱成王于膝,以朝诸侯。有庶兄管叔、蔡叔将谋不轨,心忌周公,布散流言,说周公欺侮幼主,不久篡位。成王疑之。周公辞了相位,避居东国。一日,天降大风疾雷,击开金匮,成王见了册文,方知周公之忠,迎归相位,诛了管叔、蔡叔,周室危而复安。假如管叔、蔡叔流言方起,说周公有反叛之心,周公一病而亡,金匾之文未开,成王之疑未释,谁人与他分辨?后世不就会把好人当作恶人?第二句说王莽。王莽乃西汉平帝之舅,为人奸诈。自恃相国威权,暗有篡汉之意。恐人心不服,乃折节谦恭,尊礼贤士,假行公道,虚张功业。天下郡县多称莽功德。莽知人心归己,乃眈平帝,迁太后,自立为君。改国号曰新,一十八年。直至南阳刘文叔起兵复汉,被诛。假如王莽早死了十八年,不就是一个完名全节贤宰相,垂之史册?不把恶人当作好人吗?

所以古人说:“日久见人心”。又道:“盖棺论始定”。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

我们现在在看待公心和私心的问题上,要一分为二看问题:两者之间既有对立,也有统一,还可以兼容。而且,两者之间也会互相影响和转换。出于公心未必就能办了好事,出于私心也未必都会把事情办砸。

我们今天所探讨的这个话题,我想只是在探讨问题的源头,就是在办事情之前,你到底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至于办的效果,不得而知。也就是说并没有探讨因为出于公心还是私心,事情最后的结果会怎样。

有因就有果。公心和私心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看结局如何,造成的影响怎样。所以我们有必要用全局的眼光看待,既区别又联系,用科学论研究剖析它。因为公心和私心都有两面性和多样性。

一个人怀有公心,这是思想和节操的高尚,是我们这个社会最终所追求的目标。但在当下,怀有公心时,有几个因素会影响它的走向。第一,一个人怀有公心,而周围其他人都怀有私心,你的公心就会被抵触,甚至被反过来诬陷为图谋不轨。第二,这个怀有公心的人,他的社会地位、身份、能力的大小。职位高的人,若怀着公心,事情办的总会影响和作用大一些,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即使怀有公心,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第三,怀有公心的人,办起事情来,也要讲究策略和技巧,绝不能因为自己大公无私,办事就直来直去,你可以不考虑别人接受不接受,反对不反对,但你要考虑这件事情能取得什么效果。好心把事情办砸锅的时候太多了。第四,公心和原则的关系,不讲原则不行,原则过了头也不好执行。中国自古讲究人情世故。为最后结果考虑,一定要讲究尺度。过犹不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私心,我无须细分它的利弊。但是私心也有它积极的方面。弗洛伊德讲人性的需求就很透彻,私心和私欲(如个人成名成家的欲望),有时会成为某个人奋发或者拼搏的动力,会让一个个体更加趋于完善或者强大。但是怀有私心的人,一定要在社会公德和国家法规之下行事,否则就会出现不好的结果。所以,减少私心,就要从尊重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开始做起。人是自私的动物,天性改变不了,但是人是可以改造的,从只想着自己的“有我”,到慢慢变得公道正派的“无我”,便是一个质的飞跃。若我们都能从“无我”再到抛却自身、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忘我”,那便是公心满天下了。那时,人人怀有公心,做起事情来,也就很简单了,效率和结果自然会好得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