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Coart大理让艺术回归天与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Coart大理让艺术回归天与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coart艺术现场,意味着把艺术脱离城市剧场,把艺术家和土地合二为一;意味着把艺术表达形式化,任何的艺术行为都可以在这里跨界交互发生;意味着不同文化的相遇和碰撞,让中方遇上西方,让传统遇上当代;意味着生活与艺术的真正融合,所有的活动向古镇里的每个人展开……――叶永青《乡村的味道和咫尺之间》

如果说几年前的COART还需要李亚鹏的声名压阵,现在的“靖哥哥”对于COART来说充其量就只能算是捧月的重心之一,特别是今年当COART遇上了大理

2016年6月8日到12日,暌违一年的“COART艺术现场”落地大理,5天的时间,音乐、戏剧、展览,各种形式的艺术发生在街头巷尾、民宿客栈、农场田野、苍山洱海天地间,与这片本就具有包容开放特性的土地融合一体,实乃有趣!

我见过艺术密集的发生在繁华的北上广都市,眼花缭乱但看不清根基方向,心里不踏实;看过艺术绽放在小桥流水细腻缠绵的江南乌镇,民间韵味有余却大开大合气象不足,温婉中少了份畅快;倒是COART把艺术战线铺散在这广阔的“泛大理”区间,让我感受了一把艺术在自然间生长的辽阔生机,心头豁然开朗!

洱海边的舞台上,民间音乐人欢庆在开幕式上用口弦献上了一段即兴演奏,邀请你来一起跳舞;柴米多农场上,树才、野夫老师在带着当地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写诗”,充满童真;大理床单艺术厂中,各种艺术展览和复古派对如火如荼;洱海边的星空露营,苍山上的野外记录,百分百的环境戏剧,消融了演员与观众的界限,而大理民间传统的甲马形象早已成为COART的本主――每个人,在这个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体验着“与艺术在路上”。

音乐:让我做梦都念念不忘

本届COART艺术现场,包括了“音乐”“公共”“展映”“戏剧”四个单元。个人认为最为完整充实的是“音乐”部分。

大理并不需要为文艺青年凑一场似是而非的音乐节,无论具有先见之明的朋克,还是枯禅发声的民乐,都是这座城市文艺精神的自然而生。所以本次艺术节音乐单元的策划由欢庆担纲,让人信服又充满期待。

来大理前,欢庆已然大音希声,大量田野录音作品已结集流传,其中包括云南哈尼族、怒族、佤族、彝族音乐,以及四川凉山彝族、汉族民间音乐和长江流域民歌。到云南之后,一方面通过口弦、卡林巴等自制乐器与自然对话,另外也与兰州、成都的实验音乐人进行声音艺术创作。如果说野孩子、周云蓬是大理民谣的在野知识分子,欢庆则孤身成为苍山洱海田野实验的先行者。

因而本次音乐部分,以几近宏大的姿态坚守了中国独立音乐的多元与先见。5天的音乐演出,散落在古城、才村与喜洲3个音乐舞台,集齐了莫西子诗、朱婧汐+鹤这豹脾气、蒋亮的声音系统、KAWA、萨尔乐队(SAAR)、环路游侠(美国)、崔塔拉(新加坡)、Heavy Hongkong(中国香港)、MIST、笨植物等来自中国内地、香港、美国、新加坡的多组音乐人,带来了彝族民谣、雷鬼、放克、自由即兴等多种风格呈现。

音乐演出中,带来最大惊喜的是KAWA乐队的表演。这支云南本土的“雷鬼”乐队真是让我太惊艳:根本不需要扎一头脏辫,也不需要挂一幅海尔・塞拉西皇帝的画像顶礼膜拜,他们简直就集成了雷鬼的精神根基――并非让人糜烂的享乐,而是给你欢乐又赐予你力量,把光芒投射到我们现实之中:简单的off-beat节奏夹杂着自在冲天的奔放气息,让人宛若置身加勒比海小岛上殖民风格的古旧旅馆,木制的百叶窗敞开着,窗外椰树成荫,咸湿的海风穿堂而过,热情惬意之时,传出来KAWA乐队一串接一串幽默又吊儿郎当的讽刺国情与现实的歌词,完全醉了有没有。

我脑海中还突然惊现出奥斯陆那把没有人坐的椅子,以及雷鬼鼻祖Bob Marley在唱,“How long shall they kill our prophets when we stand aside and look?”(当我们置身一旁观看时,他们还要多少次地杀死我们的先知),随着节奏,我尽情舞动,沉迷中热泪盈眶。说句大实话你别笑,第二日朋友说当晚我大嚷的梦话都是一句雷鬼节奏的英文……

此外,不得不提大理本土民间音乐演出:大本曲,霸王鞭与兰坪弦子舞。

大本曲是白族特有的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以唱词为主,辅之以道白,唱词遵循白族诗歌“三七一五”的格律,由一人手执花扇或手绢演唱,一人弹三弦伴奏,演唱具有各种不同人物、情节为内容的长篇故事;而“霸王鞭”则用约一米长的空心竹或扁形木条,围绕身体的主要关节碰击发出的响声和由此引动上身的拧、摆和小腿变化、双脚跳动,形成各式各样的舞姿和动作;至于弦子舞,则是普米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乐性歌舞,在节庆、婚嫁、集会时,人们欢聚一堂,舞时围成圆圈,领舞者边歌边舞,拉着弦子伴奏,余者随之,时而向圈内聚拢,时而散开,双手甩动长袖,动作优美。

载歌载舞的民间生趣中,少数民族热情、开朗、豪放、潇洒的一面尽显,在城市难得一见充满生命力的欢歌让我动容。

而菩提海居应景举行的非遗文化展演活动――手工油纸伞制作、展示,南涧打歌、跳菜展演,也让我长了不少见识:“跳菜”不是一道菜,它是集歌舞、饮食和娱乐为一体的民俗活动,人们动作夸张、服饰艳丽地举着没有太多碗碟与菜品的托盘,载歌载舞;而彝族的“打歌”,则是彝家红白喜事里常见的民俗,《康熙・定边县志》风俗篇载,“婚丧,男女拍掌顿足,吹笙踏歌为戏”,说的就是打歌,歌里唱:“打歌要打三跺脚,跺起黄昏做得药(yo)”,“芦笙一响,脚板就痒;笛子一吹,调子就飞。”逢丧,打歌化悲,遇喜,打歌同庆,生命豁达,心象开朗。

公共:童心清澈,孩子们在农场写诗

公共环节内容也不错,我最喜欢的是孩子们在农场写诗。

“如果诗歌曾被大人认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远方,那么在COART艺术现场上,我在一群孩童身上看到了另一种展望。”这是柴米多农场“孩子写诗”环节上,站在我不远处身上带着印尼风格文身的女孩子发出的感叹。

作为COART举办六届以来持续开展的艺术成长计划项目,今年在大理,著名诗歌理论家陈树才,民间修史者野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太胜,诗人谭畅博士,大理大学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耿占春等人齐聚柴米多农场,带领大理本地学校一批8到12岁孩子开展诗歌创作。

有个孩子写出了他人生的第一首诗:“柴米多农场,柴多米也多,柴多烧不完,米多吃不完”,简单,淳朴。

这帮老师们带着孩子们边玩边把诗给写了,树才老师感喟:“童心即诗,只要他们玩开心了,诗歌就会变成他们记忆,拥有了更多延续下去的可能。”有些家长还觉得孩子没有写诗才能,写诗离生活太远,直到孩子写下“下雨总是沙沙沙的,像天上的仙女在弹琴,如果我来尝一滴,可能会有天空的味道。”有的孩子甚至写下:“我要提前整理好道路,免得我在穿衣服的时候迷路,因为里面太暗,我又拿不了地图……”父母才恍然明白孩子奇妙独特的心思。

云雾缭绕、山高水长的农场,清澈的孩子们学习在自然中感受与创造,这是我爱的COART艺术现场淳朴踏实的艺术底色。

戏剧及展映: 重视绿色环保,本土民俗与文化交融

展映与戏剧部分,最大的特色是丰富。展映单元,以环保为线索,包括了三组主题脉络:“绿色艺术行动计划”公共艺术作品展;七家文化机构发起的自然、艺术、民俗、摄影、文化、生活展;与“中国国际女性影展”策划人李丹发起的“家园守护者放映展”纪录片放映。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COART主办方还与法国人Kevin创立的艺术候鸟工作室合作,请到了德国街头艺术家KEF!来为洱海边的污水处理“绿罐子”进行喷绘和创作,以艺术的形式吸引大家对洱海污水的关注,将环保的理念传播到游客心中。

在戏剧部分,最受关注的是即兴创作大戏“甲马剧”:作为本次COART艺术家驻地创作项目,它以概念环境舞台戏剧的形式,运用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甲马”元素,以甲马形象及甲马文化作为表现的重要核心,以概念化蒙太奇手法作为整体演艺方式,综合了音乐、多媒体视频、舞台艺术装置、戏剧肢体演出等多种艺术形式。

另外,成团十年的“李清照私人剧团感伤动作派”带来的“奇爱歌仔戏”也很有特色,他们擅长支解雅俗、再划传统,在作品中大胆涉入京剧、客家戏、歌仔戏、歌舞伎等东亚传统戏曲形式,并通过爵士、舞蹈、新媒体方式呈现。

唯一遗憾的是,COART5天大半都是阴雨,算是美中不足。而时光也太过匆匆,剩下过程沉淀心间:回归天地间的自在快乐让人难忘。山水有相逢,我们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