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分析鼻塞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nSIMV) 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方法 66例呼吸衰竭新生儿,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观察组行nSIMV治疗, 对照组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6 h, 观察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氧分数(FiO2)明显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衰竭;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 比较研究nSIMV技术与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 月~2014年12 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6 例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金汉珍等[1]主编的《实用新生儿学》中新生儿Ⅰ型或Ⅱ型呼吸衰竭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严重畸形患儿, 报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告知研究事项, 且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41例, 女25例;孕周31~36周, 平均孕周(33.01±1.58)周, 出生体重1230~1985 g, 平均体重(1265.10±193.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3例。

1. 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 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给予固尔苏 100~200 mg/kg气道内滴入。

观察组患儿使用nSIMV 装置进行呼吸支持, 采用德国Stephan SIMV 呼吸机, 连接万用无创机械通气鼻塞。调节好呼吸机参数后进行呼吸支持治疗, 首先设置呼吸(R) 40次/min, 峰吸气压力(PIP) 20 cm H2O(1cm H2O=0.098 kPa), 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5 cm H2O, FiO2 0.21~0.60。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病情, 根据患儿临床情况和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 以维持PaO2 60~80 mm Hg(1 mm Hg=0.133 kPa), PaCO2 40~50 mm Hg, 经皮血氧饱和度(TcSaO2) 88%~92%。当R< 15 次/min, Pmean< 8 cm H2O, FiO2 < 0.4 时可撤机。

对照组使用Infant Flow System装置。初调参数Flow 8~10 L /min, 持续正压通气(CPAP) 4~8 cm H2O, FiO2 0.21~0.40, 维持PaO2 60~80 mm Hg, PaCO2 40~50 mm Hg, TcSaO2 88%~92%。nCPAP呼吸支持治疗后如CPAP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血气指标、呼吸支持时间、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包括PaO2、PaCO2、FiO2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治疗6 h, 观察组患儿PaO2高于对照组, PaCO2、FiO2明显低于对照组(P

2. 2 观察组呼吸支持时间、气管插管上机率、CO2潴留率、低氧血症率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通气, 纠正CO2潴留及缺氧状态。由于新生儿呼吸道系统发育不完善, nCPAP的应用能克服经气管插管的常规机械通气(CMV)产生的容量伤和气压伤造成的患儿呼吸机肺损伤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为有自主呼吸的患儿提供呼吸正压, 有利于气道扩张, 防止肺泡萎陷, 改善通气血流及氧合状态[2]。但nCPAP治疗时患儿常出现频繁的呼吸暂停导致严重CO2潴留, 需改行气管插管继续通气。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是在SIMV 治疗的基础上改良而成, 在患儿存在自主呼吸的前提下给予同步正压通气, 由患儿的自主呼吸触发呼吸机, 使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相结合, 能提高通气效率[3]。潘广贵等[4]研究指出, nSIMV 模式在有效呼吸支持的同时能减少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提高治疗成功率。

综上所述, nSIMV治疗能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血氧代谢, 缩短呼吸支持时间, 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421-465.

[2] 汤勤丽, 高薇薇, 黄晓睿, 等.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新生儿中的应用观察及护理.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32):5071-5072.

[3] 朱红利, 郑国方, 丁素芳, 等.比例辅助通气叠加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观察.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3, 33(10): 634-636.

[4] 潘广贵, 莫坤梅, 王志丹.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中国急救医学, 2011, 31(8):726-729.

[收稿日期:2015-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