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台湾新闻的播音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台湾新闻的播音风格及其形成原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台湾新闻播音风格

首先我们对播音应该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播音是一种语言传播。第一,播音以有声语言为主线,同时兼容了视觉语言或视觉符号。而播音风格就是指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本文试论述台湾播音员在新闻播音时所体现出来的个性和艺术特色。

播音方式。播音存在多种表达方式,说、播讲、播读、念,是其中区别比较大的四种方式。

说是口语的语言形式,要求播音员脱离稿件,由于边想边说,语句结构松散,发音也较随意,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以东森新闻台的新闻类谈话节目《关键时刻》为例,播音员脱离稿件与现场嘉宾交流,在谈到当地地名时就会用当地方言表述。

播讲的口气有点像说,但它是在依靠稿件或提示器的前提下进行的。播讲有时可以修改稿件,以适合口语表达,增加说话的意味,因此语气助词也相应增加。

播读与播讲形式类似,是将文字稿转为声音,但发音比较正式和工整。播读通常不能修改稿件,因此听起来比较书面化,缺少表达的生动性。播读会造成表达内容与说话人分离,让人感到说话人是在转述。由于新闻播音员要转述来自不同渠道的报道,因此这种表达方式更适合新闻播音。台湾的新闻播音也以播读为主,播音员感情放松,吐字清晰,语言流畅自然,但由于台湾普通话与大陆普通话存在差异,因此有明显的地域语调。

念与播读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在播音过程中只是将一个个字转换成有声语言,并不经过播音员的再创造。此种方式容易导致新闻生硬,增加理解难度。在现代播音方式中念的方式已经很少运用。

总体来说,台湾新闻播音的播音方式较为轻松,语句处理比较灵活,有讲述的感觉,容易理解。播报速度较快,不注重语句细节的揣摩,简单明了。

语音词汇。台湾国语的语音词汇是构成新闻播音的语言基础。顾百里对其的定义是指在台湾30岁以下至少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台湾籍和大陆籍人士所说的通用语。??目前台湾新闻播音在语音词汇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zh、ch、sh向舌尖前音z、c、s靠拢。如:一场cǎng、之zī间、大战zàn、形状zuàng、当时sí、桌zuō上,这种现象在女播音员中并不常见,主要是男播音员中这种语音问题比较严重。

2.没有轻声和儿化音。如:答应yìng、玫瑰guī、设计jì、故事shì、技术shù、便宜yí、折磨mó、招牌pái,这些词语在普通话当中后一个语素都是轻声,而在台湾国语中则没有轻声,而且这些词语经常会出现在句尾,播音员在使用时甚至还会把末尾的字加重读音。而近来由于两岸交流频繁,台湾部分播音员也会学习儿化音,如东森晚间新闻中出现过“媳妇儿”,当然也有像“哥儿们”这样不成熟的学习。

3.个别词汇与普通话发音用词差异。如:和hàn,而hàn的音原本是北京土话。台湾光复后齐铁恨先生每日清晨七时起作“国语读音示范”,播讲民众国语读本、国语会话。③齐先生按照北京土话把“和”念成hàn,从此台湾国语学习者就把“和”念成了hàn,并代代相传。除此最具特色的词语发音外还有法fà国、期qí待、究jiù竟、消息xí、认识shì、企qì业、目击jí、拥yǒng抱等。但个别词汇也存在差异,例如表示不支持的“唱衰”、表示k粉的“k他命”等。

4.口语娱乐化。在节目中使用大量语气助词,如《关键时刻》一期关于山体无故自崩的节目:可是当天呢,没有大雨;而他呢也承认了;到底有没有地震喏。诸如此例比比皆是。还有出现在东森新闻台《群星会》中的同期声:每一位歌迷都high到不行;这也见证了玉米的老少通吃;不只是台湾热翻了。

语音表达。1.停连。停连,包括两方面问题。停,指停顿;连,指连接。停连的依据有几种。一是凭借普通话语感,参考词语之间的语义关联停连。二是根据词语的组合,由于特殊的表达需要,考虑在词语中停顿,但不影响语意的准确表达。三是参考标点符号进行停连。四是还要考虑到语速快慢??,但在台湾新闻播音中几乎颠覆了这种新闻停连原则。

总体来说,台湾新闻播音同一小节词语播读紧凑,语速稍快,两字一顿、三字一顿,句尾还会逐字停顿。

2.重音。重音,是讲在语意表达中的重点与非重点,主要是由新闻内容来决定的,还有一层是语音层面,指语节内音节的轻重,它不仅直接影响到词语声音的响度,而且也是人们凭借听感和语感最便于把握的语言变化之一。语义表达的重点与非重点,在语音上表现为语句重音与非重音的直接对比。??在台湾新闻播音中重音相对集中在句尾,且停顿和重音多同时发生。

由富有个性的停连和重音的组合,就构成了陈述句句尾语调上扬加重拖音的风格。

新闻播报速度。语速对新闻节目有重要意义。为了使有限的节目时间容纳更多信息,除了精练新闻内容外,加快发音速度也是提高时间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当然语速不完全取决于播音员自身,这与受众的受教育水平、理解力都有很大关系。台湾新闻播音最快每分钟346个字,虽然这和央视部分播音员的语速相当,但为什么台湾新闻播音会感觉更快,原因是台湾新闻节目的风格偏重娱乐化,语言活泼,简洁明快,节奏丰富鲜明,使停连、节奏、语气、重音的配合突出彰显了播音的张力与语言活力。

台湾新闻播音风格形成原因

台湾国语形成的原因。原本同源的大陆普通话和台湾国语,在长期隔绝后发音已经产生了区别。

1.人口来源。据台湾当局公布的最新人口统计资料,截至2009年8月底,台湾总人口23,082,125人,除原著人口约占2%以外,其余均为汉族,台湾居民大部分是大陆移民,主要有泉州、漳州及厦门移民,占总人口的70%,他们都讲闽南话;还有就是粤闽山地的客家人,讲客家话,占总人口的18%,这两种方言成为台湾的主要方言。此外还有占台湾总人口10%的来自大陆各省的外省人,大部分都讲带有原籍口音的普通话。这种带有原籍口音的普通话也是台湾国语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

2.政治历史角度。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败北,被迫割让台湾,至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后,不断推行日本语言,日语在当时的台湾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主态语言”。??1945年台湾光复时,当地语言十分混乱,不久后成立了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推行普通话,建立国语标准,对乡土语言予以压制,“独尊国语”的局面逐渐形成。从1987年到1994年,台湾当局对挑出的4247个多音字逐一审定,大量合并文白异读的字音,简化两读以上的字音,大大减少了一字多音现象,这次修订总共简化了3000多个,只保留了976个,与大陆普通话形成新的差异。??

新闻播音的特殊性。新闻播音是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中最具典型意义的语言表达方式。正是新闻播报要求有新鲜感、明晰感和传达及时的特性,因此决定了新闻播音的态度、情感处理及整体风格。

20世纪90年代台湾新闻播音的播音风格就是如此,而逐渐改变了风格的台湾新闻播音,庄重朴实感已大不如从前。

电视产业化经营的竞争机制。台湾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拥有上百家有线和无线电视公司。台湾电视行业过于倚重资本运作,舞台小,资源少,竞争异常激烈。

在市场竞争态势下,最初的节目竞争发展到栏目竞争,目前正处在频道竞争和电视台竞争阶段。

在台湾有不少新闻台,例如中天新闻台、东森新闻台、三立新闻台,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较为优秀的新闻节目,如中天新闻台的《新闻现场》、东森新闻台的《关键时刻》、民视新闻台的《全球现场》等。在节目与节目之间,新闻台与新闻台之间便产生了空前绝后的新闻战。

在应对新闻节目竞争的策略中,在资源甚少的台湾新闻界的竞争策略更是别出心裁。首先是台湾新闻台比较有特色的党派性,如东森新闻台亲,民视新闻台亲等。其次是采用著名主播、美女主播的方式,在节目创新的同时,美女主播的播音风格也在变化,台湾人喜欢听女声很“嗲”的声音,于是各新闻节目就改变严肃、庄重、沉稳的传统播音方式,转变为现在的轻松活泼、娱乐性较强的播音风格,著名主播和美女主播有侯佩岑、方念华、张雅琴等。再次是新闻题材亲民化,地方小,资源少,因此新闻选题就会挖掘民众身边的事。最后是播报新闻时使用大量口语化词汇,新闻内容中关于凶杀、犯和明星八卦事件的报道偏多,而且语言过于直白。在这种趋势的引导下,台湾新闻播音逐渐远离了行业要求,在播音风格上仍在不断“推陈出新”。

播音员语言个人化风格。在追求收视率的过程中,播音员在播音中融入了更多个人风格的传播特色。首先表现在标准化语言传播的松动。顾百里在研究台湾语言的现状时,把台湾的通用语分为两种,即标准国语和台湾国语。标准国语指用于正规的书面语言以及电视广播中的通用语,基本上是北京方言减去带极端口语味道的地方特征,是大陆和台湾都作为共同语来推行的言语形式,和大陆的普通话基本一致。??由此可以看出,在台湾电视广播中应使用标准国语,应同大陆普通话基本一致。新闻播音就要求字正腔圆、抑扬顿挫,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新闻播音淡化了对发音、音调、语速的标准化要求,同时随着流行语的发展,在新闻播音中也加以使用。其次是播音员强烈的个人风格化,以个人腔调、大胆用词或语言使用特色形成播音风格。最后是语言传播的地域化,符合地方性需求而产生的发音,如在2011年3月10日的《关键时刻――月球逼近,灾难袭来》里,播音员讲到科学家的话时,就自然使用了当地方言:“当然科学家说现在不用怕(‘不用怕’发音为‘闷嘎啦’),那只是一个自然现象。”

受众的心理需求。现代传播中“受众中心”观念已根深蒂固,个人的主观意愿决定了对节目的选择。受众的需求往往是决定节目风格的主要原因,台湾的新闻业也是如此。如今在市场经济带来的优胜劣汰的生存机制下,只有电视观众才是决定电视节目价值和地位、赋予节目以目的和意义的绝对条件,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受众的需求是努力改革的方向。

在对有关台湾受众资料查询中得知,大部分台湾人喜欢新闻播音中两字一顿、三字一顿、陈述句句尾语调上扬加重拖音的风格,而且语调越夸张越好。因此,这种发音方式便成了各大小新闻节目竞相追逐的对象,为了追求利润,他们放弃了庄重、沉稳的传统播音方式,放弃了新闻特殊性对新闻播音语言表达的要求,采用了受众喜欢的语调、词汇和表达方式,但却与经典渐行渐远,逐渐走入“受众中心”的怪圈中不能自拔。

注释:

①李芳乾:《浅论播音风格》,《新闻爱好者》,2007(8)。

②⑧转引自邓丹、石铎、吕士楠:《普通话与台湾国语声调的对比分析》,《声学学报》,2006年11月第31卷,第6期。

③鲁国尧:《台湾光复后的国语推行运动和〈国音标准汇编〉》,《语文研究》,2004年第4期(总第23期)。

④⑤李晓华:《新闻播音节律特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4页,第179页。

⑥“主态语言”,指日据时期,台湾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是强势语言。在台湾的日本人人数只有6%,但是殖民者强制推行日语。我们把当时台湾的日语叫做“主态语言”。引自鲁国尧:《台湾光复后的国语推行运动和〈国音标准汇编〉》,《语文研究》,2004(4)。

⑦张梦晗:《海峡两岸汉语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7)。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