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将相和》课堂实录及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以《将相和》课堂教学片段为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中人物的两种“欺骗”行为,并对具体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77-01
语文S版第十一册课文《将相和》中第一个故事叫“和氏璧”,也称“完璧归赵”,说的是蔺相如受赵王委托,带着和氏璧与秦王谈判,准备用和氏璧交换十五座城池。秦王拿到和氏璧之后,绝口不提交换之事,蔺相如看出了秦王的险恶用心,设法欺骗秦王说和氏璧有瑕疵,非常巧妙地从秦王手中拿回和氏璧,并完好地送回赵国。文中出现了两处“欺骗”,一处是秦王要求用和氏璧换城池,这本身就是欺骗,另一处是蔺相如谎称和氏璧有瑕疵,也是欺骗。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这两种欺骗行为呢?有一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如下。
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给出阅读提示和思考问题,要求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形成小组讨论意见。
师:用和氏璧交换十五座城池是谁提出来的?在这个交换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欺骗行为?分别涉及到什么人?
小组代表1:用和氏璧交换十五座城池是秦王提出的建议。秦王拿到和氏璧后根本不提交换城池一事,很明显,秦王根本就没有交换的意思,他只想把和氏璧骗到手。
小组代表2:在和氏璧交换谈判中,蔺相如也有欺骗行为,和氏璧没有任何瑕疵,可蔺相如偏说有,他从秦王手中骗回和氏璧,最后完璧归赵。
师:这两个人的欺骗行为中哪一种是正义的,哪一种是邪恶的?
小组代表3:蔺相如为维护赵国利益,揭穿秦王的欺骗伎俩实施欺骗,其欺骗带有正义感,而秦王想不劳而获,无异于强盗行为,其欺骗是邪恶的。
师:这样说来,欺骗分善恶,我们平时是不是都可以在善意之下实施欺骗呢?不妨展开课堂辩论。
反方代表1:男「改负屠鲜Χ冀逃我们要做诚实的孩子,不能说谎,更不应该搞什么欺骗。我认为不能用善意作为欺骗的借口,应该分什么情况,欺骗本身就不是善意的。
正方代表2:欺骗虽然是贬义词,但蔺相如的欺骗为什么值得称道,而我们为善意进行欺骗就不能被接受呢?可见,凡事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反方代表3: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用欺骗解决问题。蔺相如是特定时期的人物,现代社会不需要用这种手段解决问题,当然不提倡善意的谎言。
正方代表5:如果欺骗能够换回好的结果,这样的欺骗没有什么不对。一个老人得了绝症,周边人都不对其说实话,这是不是欺骗?但这种欺骗是必要的,为了保护病人心理不受打击。
师:大家讨论非常深刻,都能够找到观点佐证,说明同学们真的动了脑筋。其实,词无定性,只有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其属性,就事论事,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教师从“欺骗”切入文本解析,让学生跟随问题展开思维活动,由欺骗行为、欺骗主体、欺骗结果等方面展开思维追踪,形成认知成长链条。课堂教学设计缜密,教师操作适当,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从多元思维探讨、历练中获得了教育和认知成长。首先,教师引出“欺骗”话题,从欺骗行为发生开始追踪,找出欺骗行为设计、欺骗行为人,让学生初步接触两种欺骗行为的共同点。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很容易找到秦王的欺骗行为,但对于蔺相如的欺骗行为缺乏认知主动意识,这是由学生的认知习惯意识所决定的。在学生心中,秦王无疑是坏人形象,蔺相如是好人,只有坏人才会实施欺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蔺相如的欺骗行为,目的是为后文展开对比作铺垫。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对两种欺骗行为进行本质属性的探讨,让学生形成欺骗的善恶意识。蔺相如为正义事业进行欺骗,目的是保护赵国的利益,不存在损人利己倾向;而秦王想不劳而获,霸占赵国的和氏璧,这当然是恶意的、可耻的欺骗行为。学生对两种欺骗行为性质有了深刻认知,逐渐构建其是非观念。最后,教师发动学生针对欺骗展开课堂辩论活动,为学生思想观点碰撞出火花提供契机。学生通过唇枪舌剑激烈交锋,对欺骗行为的善恶性质展开剖析,并利用生活认知和生活实例进行论证,课堂辩论气氛相当热烈,学生思维展示到位,教师给出客观评价和提示,对学生的辩论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认知偏差进行矫正,这不仅是一种思维成长,更是思维转变,形成崭新的学习突破,构建了科学认知体系。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