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妙捕捉问题 演绎精彩生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妙捕捉问题 演绎精彩生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案例背景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备课时精心设计的问题,一旦进入课堂“直播”,便会出现不同的两种情况,要么问题过难,学生满脸迷茫,一头雾水,教师只好自问自答;要么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课堂气氛倒是活跃,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却没达到最佳。那如何把问题问到学生的心“窍”上呢?以教学《花瓣飘香》为例,每设计一个问题,我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使提问成为我们师生共同学习的一种乐趣。

二、案例描述

初学课文后,(出示填空)这是一片 花瓣。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来填一填,再读一读,看谁填得多!(生充分朗读课文后交流)

生1:这是一片红艳艳的花瓣 ,我从“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这句看出来的。

生2:“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一片带露水的花瓣”,我知道了这是一片带露水的花瓣。

生3:我从“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看出了这是一片摸上去像绒布一样的花瓣。

生4:这是一片飘着淡淡花香的花瓣 ,我是从“闻起来有淡淡的花香”这句话读出来的。

师:非常好,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让我们齐读第1自然段,请把你们刚才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师(小结):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不少,那花朵红艳艳的,真美,用手摸一摸软软的、滑滑的,像是摸在绒布上一样,真舒服!把鼻子凑上去,深深吸一口气,那清香淡淡的、甜甜的,清晨的花瓣带着露水,连露水也带着红润。这是多美的花啊!小女孩捧着花瓣跑到哪去了呢? 请大家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学生朗读、交流得出这是个懂事的女孩。)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呢?

生1:我从“小心”“捧”感受到小女孩非常爱花,生怕碰坏花瓣,影响妈妈欣赏。

生2:“飞快”说明小女孩迫不及待地想让妈妈早点看到红艳艳的花瓣,摸到像绒布一样的花瓣,闻到花瓣那淡淡的清香,让妈妈高兴。我觉得她懂事。

生3:我从小女孩“俯下身子”这个动作,看出她非常爱花,生怕自己的身体压到花儿,影响别人的观赏,她真个懂事的孩子!

师:同学们书读得仔细,理解得深刻。老师也觉得这个花瓣在小女孩心中不一般,这代表着小女孩的一颗孝心。好,联系小女孩的爱心,我们再来填一填:这是一片 花瓣。

生1:这是一片代表小女孩孝心的花瓣。

生2:这是一片表达小女孩对妈妈的爱护的花瓣。

……

三、案例分析

1.抓住关键,穿透全文

一篇课文,可以提出、讲析和思考的问题很多,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我们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的角度来谋划,设计出一组系统化的问题,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必须有的放矢,抓住关键处提问:“这是一片 花瓣”,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感受这片花瓣的视觉美——红艳艳的;触觉美——摸上去像绒布一样;嗅觉美——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接着引导学生抓住“小心”“捧着”“飞快”等关键词,讨论“这是个怎样的小女孩?”,让孩子们领悟到这是一片与众不同的花瓣,包含着小女孩的一片孝心。最后提问又回归到“这是一片 花瓣”上,重点突出,首尾呼应,再次从理性的高度完成这一填空。

2.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花瓣飘香》一文通过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表现出她的懂事。整篇课文流泻出淡淡的花香,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学生若要真的“动情”, 必须借助文本特有的表达方式,在扎实地训练中品词析句,让情有所依,感有所靠。在这一片段中,我努力使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纽带,从小处着手,紧紧抓住“这是一片 花瓣”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文中的知识点编成学生探究的问题,通过读课文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进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引领学生展开研究性语文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挖掘文本中所蕴藏的“丰富资源”, 并加以“提炼”,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亲情的感悟。

3.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这是一片 花瓣”这一填空式提问,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从文中找出多种最佳答案,既拓宽了思维的空间,又培养了发散思维。学生通过训练,就会明白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4.提供机会,自主提问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自主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如果能结合自己的思考,自主地提出问题,那么提问便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乐趣。在学生第一次读完第2自然段时,捕捉时机,创设这样的情境:孩子们,清晨,如果是你看到这个小女孩在摘花瓣,你有什么疑问想问问她吗?学生肯定会问:她为什么只摘花瓣?她摘花瓣干什么呢?她是个怎样的女孩呢?她摘完花瓣又到哪里去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再去学习课文,学生便可悟在其中,得在其中,乐在其中,趣味也无穷无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