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究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7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进行分组,常规组与研究组患儿均35例。且对这两组患儿分别采取更昔洛韦与病毒唑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常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与80.00%,比较差异显著;且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与疱疹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

[关键词]手足口病;小儿;更昔洛韦;治疗

手足口病是临床上较为普遍的一类小儿传染疾病,多数患儿临床症状较轻微,主要表现为手部、足部、口腔等出现皮疹与疱疹等症状[1],目前临床上尚无特异性药物。为此,本次研究采用更昔洛韦进行临床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数资料

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7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经临床常规诊断后疾病均确诊,55例患儿中度发热,2例患儿体温在39℃以上,所有患儿均表现为手足部位出现疱疹、皮疹、口腔疱疹,部分患儿臀部出现疱疹,疱疹四周出现炎性红晕等[2]。

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进行分组,常规组与研究组患儿均35例。常规组:男女患儿分别有20例,15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2.9±1.2)岁;研究组:男女患儿分别有18例,17例,年龄5个月-8岁,平均(3.2±1.1)岁。分析常规组与研究组患儿的相关资料后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儿的可比性良好。

1.2 临床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补液、抗生素B2等一般治疗方案。其中常规组患儿补充病毒唑对症治疗,使用剂量为7.5mg・kg-1・d-1,每日1次,将其兑入至适量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连续治疗5d;研究组:补充更昔洛韦(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H20053671)对症治疗,使用剂量为5mg・kg-1・d-1,每日1次,将其兑入至适量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连续治疗5d。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痊愈: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体温恢复至正常状态,无皮疹症状;有效:皮疹明显消退,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病情无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其中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数据处理

将本次研究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的相关资料均严格纳入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中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与疱疹消失时间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比较,以P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研究组与常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与80.00%,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临床症状与体征消退时间

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临床上一类病毒感染性病症,主要致病因素为肠道病毒71型与柯萨奇病毒A16侵入导致[3],主要发病对象为1-4岁的婴幼儿[4],在夏秋两季疾病较为流行。当患儿咽部黏膜出现疱疹,且在破裂后形成溃疡等情况,使得该类疾病患儿多出现拒绝进食、流口水、哭闹不安等临床表现。皮疹与疱疹也会集中于患儿的手部、足部、臀部等部位,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日常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类疾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但尚无特异性药物。其中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较佳,该药物是一种广谱抗核苷抗病毒类药物,其药物中的抗病毒活性十分显著,可以抑制脱氧鸟苷三磷酸酶和病毒DNA多聚酶相结合[5],使得病毒DNA活性被抑制,从而起到良好的抗病毒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手足口病患儿给予更昔洛韦药物治疗后,该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29%,明显高于采用病毒唑治疗的常规组患儿(P

[参考文献]

[1] 饶雪梅,麦朗君,李丽华等.更昔洛韦联合金银花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28):69-70,73.

[2] 彭曙辉,孙艳萍,陈俊等.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附60例)[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3):371-371.

[3] 王晓军,张爱文,王建红等.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0(2):19-20.

[4] 张维.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2011年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276-1277.

[5] 陈一晖,杨微波,李云波等.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90例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