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哈佛教你学会“如何学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哈佛教你学会“如何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由知识经济的特点决定,只重“学历”而不重“学力”的选拔人才方式得到彻底扭转。学历的提升,不代表懂得在智育体系之外追求综合能力。包括美国、澳洲、芬兰与日本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都将青少年的学习从阅读与听讲学习,转向实操学习及社会参与,把社会上的真实个案件引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顶尖教授为何教不好顶尖学生?

2008年10月,美国哈佛大学进行了一项学生学习成效的调查,结果引起哈佛教授们的强烈震撼。

在此次调查中,哈佛大学伯克教学中心针对20门课程的教授、400个学生,分别调查老师与学生是否掌握了课堂的核心概念,叫教授感到十分震惊的是,只有不到30%的学生掌握了教授在那门课程传授的核心概念。

要知道,哈佛每年6000名新生来自全美600所顶尖高中和各国顶尖高中,他们的老师不乏诺贝尔奖得主,可谓黄金阵容。世界顶尖的学生、全球最优秀的教授,这种黄金搭档的学习成效落差却如此之大,“教”与“学”之间究竟出了什么差错?

震惊之余,哈佛大学教授们以开放的态度反思了自己的教学。

他们发现,即便是聪明且会考试的优等新生,也经常带着“有缺陷”的知识前来学习。他们很会考试,成绩很棒,但就是不会提出有深意的问题,他们习惯被动学习,导致学习成效不佳。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是一个连哈佛大学诺贝尔奖得主都必须思考改进教学的年代。

在这个知识飞速变化、更新的年代,哈佛意识到,“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他们提醒世界各地的老师、学生和父母:在学习方面,老师的角色必须调整,教授不再是单向传递知识的智者,而更应该是与学生一同探索知识的伙伴。

哈佛大学伯克教学中心主任维金森认为,大学必须对学习过程有正确的认识与洞察;世界瞬息万变,大学教育仅以“内容”来定义注定会失败,因为今天的重要科目到了明天可能已经被淘汰;只要对比大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课时与当下知识爆炸背景下可能纳入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就可以发现学生完整学习各门知识的时间远远不够;学校和老师无法预知学生进入职场后,哪个领域的哪个学科对职场特别重要。

博雅教育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顶尖教授教不好顶尖学生,这种局面对当前的大学教育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究竟21世纪的教育要带给学生什么?哈佛大学的博雅教育的目标是希望学生毕业后能够达到5种能力:

1、独立探索世界的能力;2、建立对新知识的好奇;3、具备探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能找到解决方案并与他人沟通;5、培养创造力,用崭新视角看待问题。

因此,大学博雅教育的关键在于:将教育的重点从“学什么内容”转至“怎么教与如何学”的过程,思考哪些过程能够让大学毕业生具备上述5种能力。

哈佛大学的其中一个重要发现是:教授们过去以为大一新生是带着空脑袋进入大学的,等着学新东西,但这个假设现在已被。

维金森说,大学新生经常带着“认知错误”来学习。他们带着各式各样源自经验的观点进入大学,其中不乏错误的想法。譬如问学生,从一架飞行中的飞机上抛下一个玻璃罐,罐子是直线坠落还是往前抛落?多数学生直觉认为玻璃罐应该会直线坠落,他们没有想到玻璃罐具有飞机的速度和惯性作用。如果你再问哈佛新生:为什么夏天比较温暖?他们多半会自信地说出看似合理的答案:因为地球在夏天时比冬天更靠近太阳。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答案却是错误的。若果真如此,则地球上不论任何地方,7月都该比12月热,但位于南半球的澳洲,12月人们却可以在海滩上度过假期,享受阳光。学生就算没有到过澳洲,上网查一查资料看看世界各地的气温,也会发现澳洲12月的气温比7月高,把南北半球的地理差异考虑进来,就知道正确的答案。

遇到这类情况,教授就必须通过实验,来改正学生错误的概念与逻辑。

解决被动学习问题的良方

哈佛成功录取了来自各国的考试成绩非常棒的高中生,但能考高分,并不意味着具备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力。当哈佛教授更重视学生如何得到答案,而非答案本身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学生的思考或逻辑能力不足,求知、探寻问题的技巧其实相当欠缺。

哈佛认为,大学生提出问题的技巧不足,要求他们提出深刻的问题非常困难,而“会问问题”恰恰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为什么能考高分,却不会问问题呢?原因是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大脑被灌输了太多所谓的正确答案,甚至来不及发问就被告知答案,好奇心被扼杀了,正是被动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哈佛开出的良方有三种:

一是参与式学习。就是通过讨论、实操等方式,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更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究竟学到了多少、学到了什么。譬如最简单的自己开车到某地,握着方向盘主导一切,比起搭出租车,你对环境会更为熟悉。同样的概念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可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或是解释给别人听,效果远比只听教授讲课更好。

二是让正面情绪为学习加分。正面情绪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情绪与大脑记忆相辅相成,学习内容若没有情绪的连接,学习的新知识将无法有效记忆。若能有效利用,情绪甚至可能与理性和学习相辅相成。老师不仅要更正学生的错误观念,更重要是将他们改造成一个有强烈好奇心的青年。

三是老师也要磨练教学技巧。老师的角色应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而教育的内容更应该强调“如何教”。对于美国的高等教育现状,哈佛曾评价说:教授假装在教书,而学生假装好像学到了东西。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哈佛从阻力较小的新教授做起。教学中心在他们开始授课前就规划一周的课程,让他们了解教哈佛学生的基本情况,观摩优良教学示范,也安排学生代表分享对新教授教学成效的看法。另外,哈佛还开设教学大纲工作坊,请讲课教授带着课程大纲与同事们互相提供意见,同时训练观察、分析、构思并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

只要有想象力,就会有改观

在哈佛,有个简单的方法能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教授与学生互动,时常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评估报告的质量、写作技巧的进步等。

哈佛相信,教学成效是可以改观的,只要有想象力!师生互相学习一定有收获。课堂提问时,教授会要求学生举手作答并解释给同学听,或请学生到讲台上解释,为自己的答案辩护,又或者在课后请学生花几分钟回答两个问题:你认为这堂课的重要概念是什么?你认为这堂课存在什么问题?以此来协助教授在下一堂课做出修正。

信息社会的知识累积与新陈代谢非常快,过去大家都认为只要接受了大学教育就可以终身受用,现在平均4年到5年就是一个知识周期。所以,即使完成了大学课程,也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

由于资讯发达、交通便利以及网络普及,世界的物理距离在不断缩小,人与人的互动比过去更为频繁,个人必须顺应学习型社会的到来,提升自我竞争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习:内在的财富》一书明确指出,个人必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及学会发展,这四个能力其实就是通才与专才、理论与实务、理性与感性、全人与多元的新世纪主流能力。如果你能加以学习及培养这四个能力,将能面对国际化的各种冲击,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