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考:“战国时代”已经 到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据有关人士分析,“北约”、 “华约”、 “卓越”,连同早已存在的“小五校联考”,高校自主招生如今俨然“四国杀”,而观望者是陆续加入或另组战团,皆有可能。
近几年平均每年至少10多万人报考的自主招生考试,已经并将继续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考生及家庭。从某种程度讲,这场“抱团大战”抢夺优质生源的联考方式,隐喻着中国高考改革未来的方向。
几乎所有人都能看到:争抢优质生源,直接促成了今年高校的抱团结盟。但对考生而言,参加一次考试可以获得7所高校的录取机会,与参加一次考试只能获得一所高校的录取机会,你会怎么选?
与联考的绝对吸引力相比,高校的其他生源竞争策略,只可算常规武器了。
在高校的优质生源拼抢大战中,港澳及海外高校的角色不容小觊。与以往不同,以前是成绩不好的学生出去读书,现在一半以上都是学习成绩好的优秀生。
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是:越来越多高校自主招生联考出现,未来会否取代高考?
高考已经迎来了“战国时代”。三大联考阵营的思路与将来的出路如何?广大考生在三大联考集团运作自主招生的背景下,将何去何从?
本刊为此推出专题:《高考:“战国时代”已经到来》。请你听听高考专家与社会人士的言说。
“闹”中静思2011自主招生
文/ 梁挺福
自主招生来了,高考的脚步近了,学生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今年的自主招生有些“热”,更有些“闹”。各高校的自主招生章程真的有些“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真让学生和家长们“等你等到我心痛”,考爸考妈们也快成了“烤爸烤妈们”。据了解,仅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学院路“小五校联考”等极少数院校公布了自主招生章程。
今年自主招生的热闹序幕,首先由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制”拉开。接着,“华约”登场掀起浪花。更加热闹的是,自北约和华约之后,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八所高校组建了第三个自主招生考试联盟,把今年自主招生之“闹”推向了极致。
会不会还有“第四方面军”?完全可能,二十几所名校“三足鼎立”之势已成定局,那么剩下的50多院校中完全可能出现“第四方面军”,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财经类院校很有可能组建“第四方面军”,这样的联盟极具诱惑力和吸引力,这几年经济类专业持续发烧,财经类院校一直是学生和家长备加关注的院校。如果今年赶不上,以后还是有空间和时间进行联盟合作。
自主招生联考模式的开创先驱是人们称呼的学院路“小五校联考”。
学院路“小五校联考”是指2007年由集中在北京市学院路的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五所学校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同一时间进行考试,面试由各高校自行安排,成绩不互相承认,考生只能参加其中之一院校的笔试、面试的一种联考模式。考生可以选择上述五校中的两所以上学校报名,一旦考生有幸被上述两所以上院校通知参加笔试,考生必须做出选择参加一所院校的笔试,而放弃其他院校的笔试机会。“小五校联考”模式规则与2010年的北大等“三校联考”和清华等“五校联考”的模式是不同的。“小五校联考”只是统一命题、统一阅卷,五所高校在同一时间进行考试,但成绩不互相承认,考生只能选择一所院校参加笔试面试;而2010年北大、清华的联考模式不光是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考试,而且在成绩互认和选择院校方面得到进一步完善。2011年“北约”和“华约”模式更是完善:考试成绩上一次考试七校互认;院校选择上,“北约”报考的3所院校是平行志愿关系,“华约”的2所院校是顺序志愿关系。
从2007年的学院路“小五校联考”发展到2011年的“北约”和“华约”无不反映出自主招生联考模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我不想像目前各大媒体连篇累牍评论联考模式是“掐尖儿”行为,我更看重的是联考模式是不是高考的有益补充和完善,能不能为高校选拔到匹配自身发展的合适生源,能不能为考生提供多元化升学机会。能做到以上几点我都觉得应该鼎力支持这样的循序渐进变革。
立场不同,视角不同,观点自然不同。因此,我们应尽量从教育行政机构、高校和考生多个立场,多个视角以超前的意识和宽容的心态看待这个新事物。自主招生联考模式依然是在高考整体框架不变前提下的自主选拔模式。“N校联考”中的院校依然是在共同利益框架下寻找各自的最佳出发点。如“北约”集团的复旦大学非常强调文理综合,就要求报考复旦的考生提供七科的成绩,计算公式是(语+数+外)×2+物+化+政+史=1000分;又如,北师大招办解释说,由于北师大免费教育师范生和学科兴趣生比较特殊,所以就不参加七校联考选拔。“华约”集团笔试中依然强调特色模块测试的重要性来保证各院校招收适合于自己的生源。
抢夺优秀生源不是因为联考模式才存在,只不过是在优秀生源走向全球化背景下愈演愈烈而已。尖子生往往有这样的理想出口:“三分天下”――三分之一海外留学,三分之一就读港澳台名校,三分之一就读国内顶尖名校。为了应对外部生源的强烈竞争,高校联考模式是大势所趋。
在轰轰烈烈自主招生的热闹喧嚣中,还有两种抢夺优秀生源模式值得学生和家长关注,一种是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主要是北京大学和同济大学实施;另一种是武汉大学的“欢迎高一学生报考”模式。武汉大学公布的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政策中,首次允许高一学生报考;对参试考生别优秀的考生,校方将最长保留2年的录取资格。这两种模式几乎都是从源头上抢先招揽优秀生源。
“北约”和“华约”联考为考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机会多了,随之而来的困惑也多了,困惑多了,失败的概率也自然而然多了。从实质上讲,选择多是外因,明确自己的需求才是内因。作为考生,一定要明确自己适不适合参加自主招生,要不要参加自主招生,选择哪所院校才是自己的合适院校,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而自主招生的“闹”,只是影响考生对这些问题的理性判断而已。
自主招生联考模式自从2007年学院路“小五校联考”启航,到2010年掀起一个小高潮,再到2011年的红红火火,让大家看到高校联考模式的大好前景,甚至有人认为这样的模式在未来极有可能会替代现有的高考模式。在自主招生“热热闹闹”的氛围中,不少人持有乐观的积极态度。但是,我还是想给高校泼盆冷水,在高校欢天喜地“喜结良缘”时,你们是否认真考虑过“天长地久”?在这次“北约”、“华约”联考院校中是否存在由于担忧别人结盟,自己将被边缘化而“被联盟”、“被抱团” ?院校之间是否存在貌合神离?但愿这一切只是人们多余的担心。
在2000年上海尝试推出“上海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招生考试”制度。“插班生”制度推出的第一年,有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等7所高校参加,但后来,上海交大、同济、复旦相继退出。一个看似倍受教育机构支持、学生欢迎的制度,在热热闹闹几年后由于操作难度大、成本高而慢慢偃旗息鼓了。
因此,我期待在自主招生联盟“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候,各高校应该保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理性,步伐稳一点、慢一点,未来的发展才会更好一点,也才会对考生与社会更有利。
自主招生联考为何受到质疑
文/熊丙奇
本来,自主招生联考被认为是解决高校各自为政举行测试,导致考生疲于奔命、增加考试负担的有效办法,然而,伴随上述联考的出现,考生、家长和老师并没有感觉到改革的进步,反而增加了新的焦虑:有老师担忧,这不过是高校抢生源的游戏,从以前单独抢生源,变为“组团”、“圈地”抢生源;有高三学生和高中老师感叹:“大学如此变戏法,我们怎么跟得上?”;另外,虽然现在三个联考已经表明考试时间不冲突,但考生和家长看到北大一天7门学科考试的安排和清华一天要考三大门也犯愁,这样的考试,对学生的体力也是考验;而就是那些参加联考的学校也有说出不出的苦衷,有的高校就告诉媒体是担心被边缘而“被结盟”。
为什么会如此?在笔者看来,这主要在于我国自主招生改革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有关高校的试点纯属乱撞乱试,包括现在的自主招生联考改革,也没有系统思考而更多是迫于现实的“被改革”。
我国从2003年开始,有22所学校开始5%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对于自主招生,教育部的原则意见是,学校可以拿出总招生名额的5%,先对考生进行自主招生测试,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必须再参加高考,在高考录取过程中,给予适当优惠。在这一政策安排之下,很多高校采取的自主招生方式是自行举行测试。这一方式从一开始就遭到质疑,其一,自主招生不等于自主考试,各自为政举行笔试必然增加考试成本,同时不利于考试评价的客观、公正―就是美国大学的自主招生也有统一的学术能力评估考试作为申请的基础;其二,与统一高考集中录取挂钩的5%自主招生意义不大,由于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且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只能选择一所学校填报在A志愿或者第一志愿,因此,这样的自主招生实质就是学校利用招生时间和招生政策的优势抢生源。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制度框架下的所有改革,都改变不了抢生源的本质。此前,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如此,现在的联考改革也是如此。与此同时,学生的压力也没有减轻反而增大,既要准备自主招生考试,又要准备高考。笔者曾对自主招生改革提出系统的方案。其基本思路是,应该以最终建立“学业水平测试+自主招生”模式为目标,分步骤逐渐推进。包括两个过渡模式,一是“高校联考+自主招生模式”,具体内容是:推行985高校或211高校的联考;联考由社会机构组织(不是学校“结盟对抗”,不与学校绑定),相关大学自主认可,通过市场竞争确立联考的公信力,联考不能再是学科考(高校在自主招生中会结合联考成绩、中学学科成绩和大学面试考查综合评价考生),而可参照美国的SAT考试(一年举办多次,重在考查学生的能力,一次考试三小时四十五分钟);考生以联考成绩自主申请高校(申请权不受限制),可同时申请多所学校,且可获得多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避免高校以政策抢生源,而重视教育质量竞争);基于联考成绩获得高校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不再参加高考。
二是“高考成绩+自主招生模式”,具体内容是:改变现行的统一高考的选拔功能为评价功能,在统一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大学自主提出成绩门槛,达到成绩门槛的学生可自主申请高校,在这一过程中可申请多所学校,也可获得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考生再根据学校的办学质量、录取专业、提供奖学金等因素确认去哪所大学,这其实就是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模式。根据目前的高考时间安排,完全可以把7月作为5%自主招生季,从8月起,高校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再通过集中录取完成。这就既实现了真正的自主招生,又保障高等教育资源不被闲置。当自主招生的公信力确立,就可以进一步增加自主招生规模,而减少集中录取规模。
这两种模式其实殊途同归,就是打破一考定终身以及集中录取,赋予考生充分的考试选择权和学校选择权,实现学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由此建立起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机制。很多人担心这样的自主招生是否公平,而其实,只有市场竞争、被学生选择才能让高校有品牌意识、危机意识与生存压力,进而也就会采取办法杜绝腐败,当然,与自主招生改革配套,既要加大招生透明度,充分公示不涉及考生隐私的所有信息,还应推进大学的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减少行政对教育与学术事务的干预。
有意思的是,以上的改革建议现在已经被纳入改革实践,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探索高水平大学联考,从去年的五校联考起,各自主招生高校推行联考的步伐加快,而以高考成绩为基础、结合大学面试考查进行录取,也在前不久被北大11名教授联名向学校提议。但是,与我们提议的改革方案对比,联考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考试形式、内容,扩大学生的选择权,给予学校完全的自并没有涉及,而教育部门和高校的下一步究竟怎么走公众也不知晓,质疑和焦虑也就由此而生。
在发达国家,一项教育政策在出台前须经过反复论证、审议,而一经通过就将保持相当长的时间,至少10年不变。以此观察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并没有这样的决策过程,而是领导拍板居多,随意成份很大。遭遇的质疑也就多,且一遇质疑就摇摆。如果教育部门、相关高校以对改革负责的态度开门决策,充分论证,打破既得利益(高校狭隘的江湖地位、政府部门的考试组织权、评价权),或许从2003年开始,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就探索建立“联考+自主招生”的方式并稳步推进,现在这一模式或已成熟,一考定终身的格局或已打破。我国的教育改革需要系统的设计,更需要切实落实的步骤与措施,制订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用意即在此,不能再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折腾精力与时间。为此,建议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联考能广泛听取考生、家长和学生的意见,科学决策,形成系统推进方案,并提前告知公众,这样改革就不至于一再地被公众质疑在原地打转,公众也就会减少对改革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