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喜马拉雅天梯 盲人摸象,画不出真实的模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喜马拉雅天梯 盲人摸象,画不出真实的模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喜马拉雅天梯

导演:萧寒/梁君健

编剧: 梁君健

主演: 索朗多吉/普布顿珠/

格桑央宗/次仁多布杰/加布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 藏语/汉语普通话/英语

上映日期:2015年10月16日

《喜马拉雅天梯》这样的纪录电影在国内影院并不多见,这部电影最大的积极意义在于把商业登山的大声说出来。导演将镜头对准商业登山的“幕后英雄”―高山向导,是他们为登山客户架起了通往8844顶峰的“人梯”。影片主创团队捕捉到一个好选题,但以专业的眼光看,电影最终呈现的是“狗熊掰苞谷”式的成果,拎出来的每一个线索都很好,但是拎一个扔一个 。这不是创作上的取舍,而更像盲人摸象,摸到哪是哪,当然画不出象的真实模样。登山所有的魅力都在细节,所有的危险也在细节,这个片子没有呈现出来。因此在十一郎看来,它还有80%的提升空间。

缺乏对人物高海拔状态的描绘

《喜马拉雅天梯》的纪录对象是高山向导,那8000米以上高海拔的工作状态尤为重要。这如同拍一个赛车手,不能只有他赛场准备而没有在F1赛道上比赛的镜头。如果最核心的东西没有,那就完蛋了。

这部影片在主要人物核心状态的呈现上欠缺很多。向导在随时可能失去生命的高海拔状态下工作,协助客户实现他们的梦想。在如此缺氧、寒冷的环境下, 客户基本不用负重,但高山向导需要为客户背东西,他们常常背着超过自己头顶的行李陪客户登山。只需要一个画面对比就能呈现他们的工作难度。

此外,向导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如何?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命运是绑定的,但任何向导都不可能陪着客户去送死。我是向导,你是客户,我看你不行,你就是不行,我判断你必须下的时候,你就赶快下,如果你不听,很可能你就回不来了。8300米以后的第二阶梯是最危险的,但一旦到达了这个高度,人登顶的欲求是最强烈的。如果遇到登山客户明明就不行了,向导说你下来吧,他就赖着不下来的情况,这个时候高山向导怎么办?如何去说服,这是很有意思的过程,很遗憾在影片中看不到。

近年比较著名的一个案例,是一位叫做吴文洪的登山爱好者,他在攀登珠峰之前,并没有登过任何一座雪山。09年5月,他在8300米以上行动能力严重不足,出于安全考虑,冲顶过程中,向导欧珠多次劝他返回,但是吴文洪执意要上,甚至为此向欧珠下跪求情。最终在勉强登顶之后,下撤到8700多米时,吴文洪彻底失去行动能力。陪同他的向导欧珠,在高寒之中,给吴文洪补充氧气,摘掉手套为吴文洪做按摩,希望帮助吴文洪恢复过来。登山指挥也从其他营地紧急派向导冒着生命危险上来救援。然而,经过多重努力,吴文洪还是不幸遇难了。他的向导欧珠则被严重冻伤。

另外,作为片中三个主要人物之一的大普布顿珠,是经验颇丰的著名高山向导、登山学校的首批学员。一个如此有故事的人物也并未在电影中得到立体还原。比如,2003年,女登山者梁群在第二台阶处氧气装置发生问题,大普布顿珠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氧气瓶递给她,从而使梁群成为中国内地首位登上珠峰的汉族女性。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并不是每位登山向导都能做到的,但在影片中仅以一句字幕带过了,当年登山的现场图片,其实并不难找到。

将珠峰“轻描淡写”化

攀登珠峰最危险的其实是从8300米上顶峰向下撤的这两天时间。目前为止大部分事故都发生在这个过程中。但在电影中有关这部分攀登的展示仅有冲刺开始和成功登顶的一点镜头,登顶难度完全没有在影片中呈现出来,现场拍摄下的功夫太少。这会给观影者造成一种错觉,好像登珠峰变得相当easy,会误导很多人,间接的也可能导致更多“吴文洪式”悲剧的出现。

无论把商业登珠峰“英雄主义化”还是“轻描淡写化”都是不值得提倡的。英雄主义化会造成很多人盲目,会害死人。但反过来,商业登山虽然不像自由攀登那么危险,但是在这个海拔量级依然面临很多我们平时难以想象的状况。轻描淡写会造成很多观众觉得登珠峰挺容易的,那我就攒钱呗。那真不仅是钱的事,钱是一部分因素,但不是必要因素。

实际上,登顶珠峰不仅需要到国家体育总局申请报备,同时以纪录片中圣山探险公司为代表的商业登山组织机构也会对攀登者的资质进行筛选。这个行业的一般行规是,参加商业登珠峰需要具备另一座八千米级山峰的攀登纪录。攀登八千米海拔山峰则要求曾经攀登过一座七千米级山峰,七千米之前需要有五、六千米山峰的攀登纪录。也就是说,即便一路顺利,在珠穆朗玛峰之前,登山者需要经过至少三座高海拔大山的考验。

如此严格要求是因为,一旦在高海拔地区发生危险,营救极为困难。即使四个向导都不太可能救下一个人来。登山者一旦在8000米海拔体力衰竭,通常的做法只能是派人送氧气、水和食物,如果这能使登山者体力恢复走下山,那就可以获救,否则就没办法。

高山向导最怕客户出事,因为一位客户出事,他们会承担很重的心理负担,即便带10个客人登顶,都换不回来。同时,一个人出事意味着整个队伍都要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可能把别人也置于危险之中。通常向导和客户配置比例是1:1的,如果一个人出事,其他向导帮忙营救,那他们本身所带的客户又被置于危险之中,甚至放弃攀登任务。2013年就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在圈内闹得很大,被落下的客户投诉登山公司厚此薄彼。

入手不切题,结束不点题

《喜马拉雅天梯》是一个很恰当的片名,也是一个巧妙的切入点。传统文化崇拜天,人死了灵魂要升天,家里有人去世了就在附近找一座山,最好是当地的神山,然后拿白粉画上一格一格通往天上的楼梯。

在影片中,这些向导就是登山客户背后的天梯。他们修路、建营、运送登山的必需物资、带领客户通往地球上离天最近的地方―8844米世界最高峰。

所以“天梯”是一个双关的,暗含隐喻的概念,能将传统文化和近年在城市中兴起的商业登山运动结合起来,体现不同地区文化、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结合与碰撞。但这个主题在电影中没有得到很好的阐释。

登山学校第一期学员中有一位叫扎西次仁,他家里是有文化传承的,也会念经。拍摄者可以问问他天梯什么概念,让他代表本地人来阐述他们理解的天梯。同时,他正好又是高山向导,通过对他的采访就能把这个主题表达得很清晰。但很可惜,这么好的一个主题被淡化掉了。

总体而言,这部影片能对那些对登山探险感到陌生的观众启到普及和启蒙的作用。但无法否认的是,影片最终仅呈现出浮光掠影的效果。作为一部关注某一人群的纪录片,它缺少人性。珠峰其实是一面“照妖镜”,你是骡子是马,是妖怪是鬼神,到了那跑不了。因为很少有人到那还能装,基本上图穷匕首现了。并且珠峰还是一个放大器,卑鄙的更卑鄙,高尚的更高尚。我们多少次在山里,基本上就如此,从未例外过。这些更深层次的内容,这个片子根本没有涉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