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目前被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对于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影响,相关研究较少且不够系统。

【关键词】教师行为;小组合作学习;影响

由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当,小组合作学习存在许多问题,如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缺乏对合作学习的价值认识,缺乏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等,导致合作学习不能真正发挥出理想的效果。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某些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思考,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分组不科学

【课堂问题】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刷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教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

【问题透视】“前后四人交流一下。”这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在课堂上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在教师眼里,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合作学习。果真如此吗?其实教师的这个行为没有考虑到合作学习中如何进行科学分组的问题。

1.采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

成功的合作小组采用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即合作小组成员在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方面要具有差异,从而实现各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的优势互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2.根据教学需要变换“座位编排”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改变座位排列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座位。这样,学生不再只是面对教师,更可以直接面对学习上的伙伴;又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当然,我们也应给予合作学习充足的时间,在小组表现中我们应尽可能地让不同程度、不同特长的学生尽情发挥。

二、分工不明确

【课堂问题】在一堂主题为“友情”的音乐课上,教师在举例、讲解之后,让前后左右的学生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此时的教室顿时炸开了锅,煞是热闹。可你又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交头接耳并不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趁机偷懒、观望、闲聊、被动地“倾听”,有的干脆思想开小差,把合作讨论当作与自己无关的事。而教师则站在讲台前低头看自己的教案……

【问题透视】这种小组合作由于缺少教师事先进行组内人员任务分工的教学行为,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学习效率低下,结果往往是好学生参与机会多,小组长表现多,真正发言的仍然是那一两个学生,大多数学生则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

为了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在科学分组的前提下,有必要对组内人员进行一定的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例如可在四人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资料员一人。这样组内各成员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既避免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泛泛而谈,又避免了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搭车”现象。

三、时机不对

【课堂问题】在一堂音乐课上,教师讲到“身边的自然音响”时,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一时间,前排学生刷地转过身,满教室闹成一片。口哨声、鸡鸣声、马嘶声,此起彼伏。5分钟后,教师让学生再次讨论:除了动物的声音,还有什么属于大自然中的音响?教室中再次响起学生用力敲桌子、摇文具盒等方式模仿的雷声、风声、雨声……

【问题透视】在这节课中,全体学生似乎都高度参与,亲历实践,殊不知这一简单的音乐知识点需要教师这样大动干戈地组织全体学生多次讨论吗?不难看出这些简单认为学生“自主探索”“集体讨论”就是合作学习的观点似乎有些以偏概全。我们倡导小组讨论,更多的是为学生之间的互动、互补、互助提供舞台,不顾学生的实际,不顾学习的内容、环境的限制,盲目滥用,只能使合作学习变成“家常便饭,食之无味”。因此教师精心选择有探讨价值的内容,合理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

1.复杂、综合的学习任务需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有些操作性强,个人无法完成,需要同伴的配合与帮助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适合通过小组合作进行。

2.开放性、探索性的内容需合作学习

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可以改善学习效果。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限的。合作学习一方面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个性思维的机会;另一方面便于学生在倾听中发现别人的长处,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开拓自己的视野,建构问题的解决策略。

四、时间不足

【课堂问题】在一次公开课上,教师就“摇篮曲有哪些音乐特点”这个问题组织了合作学习,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没过几分钟,当学生学习讨论热情正浓时,教师因担心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就打断了学生的讨论,进入下一步的教学。学生茫然、失望的神情写在脸上……

【问题透视】在合作学习中,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的状态,有时学生讨论的兴致正浓,教师因各种原因要求结束讨论的现象比比皆是。结果教师请成绩好、反应快的小组代表起来发言。小组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只能以个人意见替代大家意见,合作学习成为“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因此,为了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保证足够的时间是尤为重要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提出时间要求,这个要求不是硬性的,主要是告诉学生速度的重要性。过短的时间,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刚展开,对所探索的问题刚刚有所深入,教师就偃旗息鼓,终止了合作学习,这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时间的充裕直接决定合作学习的效果。

五、评价不全面

【课堂问题】教师在布置了任务后,前后左右的学生立刻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教师站在一旁若有所思,似乎在思考下一步的教学环节,又似乎在计算课堂上已过去的时间,然后随意地在各组间巡逻一遍。合作活动结束学生在汇报讨论结果时,教师的评价都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

【问题透视】在一些合作学习中我们看到教师往往布置了学习任务后就做自己的事,不去对小组进行指导和对合作过程进行评价。合作结束时的评价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以小组某一成员的回答来评价整组学生的掌握情况,使评价以偏概全。

1.评价内容要全面

合作学习中,合理的评价机制应该是将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并更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在合作过程中,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及时进行指导和评价。例如某一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小组成员的参与度都很好,小组活动开展得特别顺利,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在合作结束时,“小组合作表现”是评价的主要指标。教师的评价语应多用“你们小组”而少用“你”。

2.评价形式要多样

有效的合作学习,应该做到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是对自己的总结与反思,也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具体体现。小组是学习的主体,自然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可以是对组内整体的评价,对组内成员的评价以及对其他组的评价。教师作为“中立者”更能从宏观上把握全局,评价的作用是巨大的。评价坚持以正面表扬和激励为主,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傅永曙.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论[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张斌.论合作学习及其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9).

[4]郭华.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假设与实践操作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1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