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创新意识内涵的描述是:“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强调了独立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研究问题。侧重描述培养创新意识的内涵,指明了创新的基础、核心及其主要方法,并提到了“学会思考”。
基础教育对学生而言的创新,不是创造,也不是数学研究的创新,而是数学学习中的创新。具体如下:
一是创新的欲望(动力),主要是好奇心、追求新知。从而不满足知道课本上的结论,发现和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是创新的思考(思维),主要是独立思考、学会思考。前者的表现如敢于质疑、逾越常规等;后者的表现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三是创新的方法(操作),主要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经历猜想、验证等探索的活动,获得经验与感悟。
这三面的具体内涵,虽说不都是单纯的“意识”,但都比较实在,且都是创新意识可操作的落脚点。进而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为形成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奠定心理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培养创新精神和压抑精神的双重力量。”这一论断常常被引申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但事实上,众多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对策,几乎都存在一定的双重力量。例如,创新离不开基础知识,但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在巩固着定论成说;鼓励创新教育需要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特长,但同时可能伴随规范的淡化与全面发展的不足。又如,创新教学最常用的手段是思维训练,但思维训练的一招一式又往往会消解思维的灵感。相伴而生的反向效应增加了创新教学的难度,要求我们寻求矛盾双方的平衡,通过强化矛盾的一方提高对立面的品质。
尽管如此,基于长期实践的反复比较、筛选,不可或缺且相对基本的对策有以下几条。
一、营造宽松、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影响学习的外在因素,也是制约学生发展的基本条件。创新意识是不可能教出来的,而是日积月累地熏陶、生态化地滋养出来的。因此,营造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培养创新意识最重要的举措。
首先,高度紧张的以“无差错”为追求的数学课堂,只能使学生处于诚惶诚恐被动接受和机械记忆的氛围之中,缺乏最起码的心理安全。因此,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必须是宽松的,尽可能减少对学习行为的无畏限制,特别是学生不必为担心出错而小心翼翼。
其次,全方位营造安全自由、积极和谐的心理环境,应当改变教师的强势与话语霸权,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协商式的教学关系,给学生自由表现和张扬个性的时空,使每个学生的周围不时涌现激发其灵感的同学。
再次,有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必须是开放的。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猜想,勇于标新立异。教师不轻易否定或无视学生的奇特想法,充分肯定其中内涵的点滴合理之处。
要营造这样的环境,除了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大胆表达、争辩,不吝啬表扬等措施之外,还有必要提倡和激励两个挑战:一是向教师挑战,鼓励学生不畏权威,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想法和思考,质疑问难。二是向课本挑战,鼓励学生突破课本的束缚,提出与课本不同的陈述、不同的见解,或有别于课本介绍的解法。
例如,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与摆小棒的操作过程,总结了三种算法:
13-7=?想:( )+7=13[想加算减]
13-7=?想:10-7+3=[破十(拆被减数)]
13-7=?想:13-3-4=[连减(拆减数)]
有一位学生说,还有一种方法:先7-3=4,再10-4=6,教师一时吃不准是否是巧合,回应道:哎,也等于6,换两个数算算看。师生共同试算了一题,结果正确,但教师仍没想明白其中的算理,于是坦言:这种方法老师也没想到,让我再想想。然后布置学生练习,自己继续思考。最后在下课前,对学生独出心裁的算法做出了解释:7-3=4,说明被减数个位上的3比减数7小4,所以13去掉3得10,还要再从10里面减去4。
个别学生的奇思妙想得到了肯定,全班同学都为之欢欣鼓舞。教师的坦诚、谦虚,是对学生挑战权威的最佳褒奖与鼓励。
显然,挑战教师与挑战课本其实是挑战权威的两个具体操作点,两种挑战都表现为由敢想、敢说到善于质疑问难。这是营造宽松、民主、开放教学环境的落脚点与意义所在。
二、提供有利于激活学生潜能的刺激
既然创新意识是教不出来的,那么教师除了营造环境外,还能做什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千方百计地给学生提供创新的刺激,因为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要使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释放创新潜能,关键在于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促成创新活动,从而滋养创新意识。
例如,分数初步认识的练习设计:
右图中,露出的部分是整体的1/4,请画出整体。
此题一反以往常规练习给出整体,圈出或画出几分之一的思维定势,让学生由已知的部分推测出整体。这一针对逆向思维的练习设计,给学生提供了发散的解答空间。以下是部分学生画出的答案。
问题本身的开放性,刺激了学生的反应,不少学生画出了一个又一个,创意纷呈。
有必要指出,所谓“提供刺激”其实质是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它的潜台词是:教师要有平和的心态与足够的耐心。这次学生反应不佳,没关系,继续寻找契机再次提供刺激,锲而不舍。为何如此,还是那句话“创新意识是教不出来的”。一个寓言式的例子:我们的小学生大多会用简便方法求1+2+3+4+5+...+100的和,却成不了“数学王子”,因为高斯是自发想到的,不是教师、家长教的。
三、强化获取知识与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鉴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依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因此在营造环境、提供刺激的同时,还应当立足平时,改进知识获取与知识应用的教学。
创新的显著特点,首先是灵活性、多样性,其次是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再次是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联想性。
数学学习中的联想,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纵向联想,即由已知的结论或已解决的问题,类推新的结论或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二是横向联想,即由一个问题联想到与之相似的其他问题;三是逆向联想,即由一个问题联想到这个问题的反面,如未知量与一个已知量互换后的问题。
针对以上特点,在平时教学中,应强调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些过程中生成、发展创新意识。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确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
先看书,掌握课本给出的转化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再启发学生打开思路。
这样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考虑到学生交流的方法多样之后,可能冲淡对基本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所以先让学生自己看书,解释课本的转化推导过程,并及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然后介绍“出入相补原理”,进一步启发学生尝试其他转化方法。
学生明白了古人割补方法的要点(过两腰中点向底边引垂线,沿垂线剪下两个直角三角形向上旋转,补成长方形)之后,打开了思路。教师让大家仿照简拼,有的纯粹模仿;有的因为自己在三角形内画有一条高,又将两腰中点连了起来,发现也可以剪下上面两个直角三角形向下旋转,补成长方形;有的用折纸的方法得到两腰中点之后,发现可以剪下上面的三角形向下旋转,补成平行四边形。可见,效果同样不错。
尽管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尽相同,但只要处理得当,就能使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不同程度地获得探究活动的经验与创新尝试的感悟。
关注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没有固定模式,也没有最佳方案,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主客观条件,做出适合本班学生实际与自身特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