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黑龙江省体育专业学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从黑龙江省体育专业学术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战略研究
1.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黑龙江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黑龙江省体育专业学术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国外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黑龙江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再构建,以期为我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2.2问卷调查法
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和牡丹江师范学院的体育专业学术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制定并发放问卷300份,具体情况见下表。
问卷的发放、回收情况统计表
2.3访谈法
对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和牡丹江师范学院部分体育学全日制研究生及导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培养现状的看法。
2.4数理统计法
本文中的数据的计算与处理主要采用了Excel软件完成。
3.黑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培养目标重点不够突出,没有形成各院校的个性特点,执行性不强,对学生的指导意义不明确
通过调查得知,研究生基本了解所读专业的培养方案及目标,这有利于研究生的自我定位,提高学习效率。各高校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相比过去有了很大变化,基本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但在具体的宣传和教育上大同小异,时代特点和宣传教育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各校的培养方案特色不鲜明,大多缺乏操作的细致要求,对研究生的指导不够具体,这样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不能更好的定位自己,从而进行有目标有方向的学习。
3.2没有切实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相对固定,申请提前毕业制度较为刻板
调查结果说明黑龙江省学术硕士研究生都认为目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年限较长,非常渴望实行弹性学制,同时也可以看出实行弹性学制是我们体育高校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趋势。很多高校虽实行了弹性学制,但对于申请提前毕业的研究生要求还是比较严的,对于这些要求,很多学生在表示能够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不应用硬性指标作为衡量是否能够申请提前毕业的标准,学校应该灵活的把握弹性学制。
3.3培养方式单一,导师组制度实行不合理
目前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学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方法中依旧以单一导师制为主。从研究生自己所期望的导师制度的选择来看,占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研究生指导小组的指导。从论文上来看,研究生学位论文正向着多学科方向发展,单一导师制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研究方向的发展,使其单一、研究科学范围缩短,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毕业时学位论文的广度和深度,导致学位论文质量不高。
3.4导师与学生普遍交流沟通频率偏低,效率不高,部分导师指导研究生数量过多
研究生要顺利完成学业,除了要自己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多与导师交流沟通,更多地探讨学术问题,以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以及对本学科知识有更深的理解[3]。
在调查与导师交流少的原因中,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导师工作太繁忙或指导学生人数较多而无暇与学生单独交流指导。而超过半数的学生是因个人原因导致与导师沟通交流的时间比较少。
3.5课程设置缺乏前沿性知识,与本科课程重复较多,选修课种类较少,技术课比例小
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目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所讲授的内容与本科课程基本无实质性差异,不能体现硕士研究生课程的专业性,从而导致课程开设效果不佳的局面,学生对课程开设状况的认可度不高。
3.6研究生科研能力不强,以完成学校规定为主,多数人很少参加科研实践活动或论文报告会
研究生教育区别于其他阶段的教育最大特点是,要掌握更深的理论知识、更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4-5]。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在未来工作岗位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探索客观真理、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检验一个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文字功底,思想层次及创新能力。
调查发现硕士研究生几乎都在2篇以下,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发表任何论文。调查发现其原因主要有:部分调查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入校不久,未能及时;自身科研能力有限,力不从心;时间原因,不够重视;经费不足等。
撰写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最为重要的学业任务。对于学位论文的要求,有57.4%的研究生认为比较严格,只有10.2%的研究生认为不是很严格。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是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大部分院校都采用了随机抽审、学术不断检测等方法在最大程度上杜绝论文抄袭的发生,在审核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实行双盲评审的方式,整个论文评审的过程都是比较公开和严格的。
4.建议
4.1注重加强研究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评价
在研究生招生中应打破“重考分轻技能、重书本轻能力”的思路,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从市场需求和社会反应的角度评价体育专业学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4.2目标设定应更具体可行,符合目标设定的基本要求,实行弹性学制
教育主管部门可以考虑适当调整培养目标,更明确,更具体,让学生明确研究生阶段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和完成的任务,针对性地朝着目标努力。学制方面应实行弹性学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学习年限,允许部分优秀学生在提前完成学业的情况下申请提前毕业,为优秀研究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可能。
4.3增强研究生与导师的交流,实行双导师或导师组指导制
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学”是互动关系,而关键取决于研究生的自觉主动性研究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采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加强研究生与导师的沟通与交流,并积极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之中,不断地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养。在导师制度方面,可以考虑采取双导师或导师组指导制。
4.4改革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性、新颖性、专业性,体现专业特点
在开设课程全面性基础上,注重增加实用性和新颖性的课程,应增加选修课,及时传授前沿性的科学知识,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增强各种技能和创新能力。
4.5提高要求并落实,强化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提高招生生源质量,逐步推行改革,提高人才选拔的精准度,录取真正有科研潜力的学生。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奖励机制;同时,各单位要积极搭建平台为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有利条件,导师也要加强指导和督促,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瑞林,闻兰,路锋辉.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评价体系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111-113.
[2]熊蜀蓉.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
[3]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7-9.
[4]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研究.体育科学,2009(5):75.
[5]李静.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