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审美方式地位方面的审美方式与非审美方式的会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审美方式地位方面的审美方式与非审美方式的会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当代审美观念所出现的重大转型,就是从多极互补模式出发着重从否定性的主题去考察审美活动。具体来说,当代审美观念所出现的重大转型表现之一是审美方式与非审美方式的会通,包括三个方面问题。其一是在审美方式的地位面的审美方式与非审美方式会通,其二是在审美方式的特征方面的审美方式与非审美方式的会通,其三是审美方式的性质方面的审美方式与非审美方式的会通。本篇首先谈在审美方式的地位方面的审美方式与非审美方式的会通:从认识到直觉,游戏的转型。

关键词:认识;直觉;游戏;审美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49-01

一、从认识方面到直觉方面的转型

传统美学从一开始就蕴含了某种内在的偏颇,因为它把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等同起来,认为审美活动只是一种理性思维的形象阐释,而没有能够意识到审美活动应该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动,因此就更不可能对这种特殊的生命活动作出认真的考察了。导致这一偏颇出现的原因,无疑应该是理性主义传统中去寻找。简单来说,在理性主义传统,不论其中存在着多少差异,在假定存在一种脱离人类生命活动的纯粹本原,假定人类生命活动只是外在的附属于纯粹本原而并不内在的参与纯粹本原方面,则是十分一致的。因此,从世界的角度看人,世界的本质优先于人的本质,人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人的本质最终要还原为世界的本质,就成为理性主义的基本的特征。而且,既然作为本体的存在是理性预设的,也是先于人类的生命活动的,显然只有能够对此加以认识,把握的认识活动才是至高无上的。作为现代西方美学的揭幕者克罗齐是最值得注意的。克罗齐的“直觉”,指的是一种主体的认识活动,它纯粹是一种精神性或主观性的东西,直觉作为“心灵的综合作用”。为了全面深刻的理解克罗齐美学思想的真髓,首先要廓清克罗齐美学意义上的“直觉”的内涵及直觉与美学的关系。

二、从直觉到游戏的转型

克罗齐“美学只要一种,就是直觉的科学。按此种界说,美学等于直觉等于艺术等于表现。他的直觉是以主体的心灵为立论出发点的。他开宗明义的提出了“直觉即表现”的核心命题。在整个理论阐述中,克罗齐力图将直觉与概念严格区分开来。直觉是一种审美。克罗齐的直觉—表现学说,构成了他整个心灵哲学的主体,而心灵的活动是由认识与实践这样两个部分所构成。认识蕴含着直觉与概念的两部分。两度四阶段是一种由直觉到概念再由概念到经济,再由经济到道德的渐进发展的关系。不难看出克罗齐的“直觉”是其整个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础,研究“直觉”是解开克罗齐整个“心灵哲学”的一把钥匙。既然“直觉”是出发点或基础性的东西,它当然是一种低级的认识层次,但是这种低级的认识层次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它可以不依赖于概念而独立存在。弄清了“直觉”特征,再来看看“直觉”和“表现”这两个范畴与艺术特性的关系。克罗齐历来认为,所谓的美学和语言学,艺术科学和语言科学,它们之间其实是并没有什么区别的。因为,作为真正的科学的美学和语言学是一回事。《美学纲要》:所谓的艺术或美,其实就是“直觉”。直觉是在概念形成之前的一种思维阶段,因此,艺术或美完全不同于物质的现实,不同于有用的东西,不同于给人的东西,不同于道德的行为,也不同于概念和知识。他的直觉其实是一种超然独立的艺术化的心灵活动,正是这个意义上,直觉就是艺术,艺术就是表现。席勒是通过审美方式(游戏)完成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审美融合。在他看,艺术和游戏同是不带实用目的的自由活动,而这种活动则为过剩精力的表现。造化的仁慈是无限的,它所赋予的精力不但可以使生物能应付生存竞争的需要,还有余裕使他们可以自由挥霍。儿童在游戏时常不自觉是在游戏,他聚精会神到极点,常把幻想世界看成实在的世界。他在幻想世界中过活仍持着郑重其事的态度,不肯轻于放过近于荒唐或是不合逻辑的细节。

三、构建一个关于审美方式的地位的新观念

审美方式的从认识方式向生存方式的转移。在当代审美方式已经不仅仅是反映,再现,而被赋予更为重要的使命。它禀赋着人类超越自我,自我复归天命。胡塞尔说人是意义的源头,海德格尔说人是存在的澄明之所。而现在存在的意义却被“客观主义的思维方式”所一笔勾销,存在的澄明之所也被“对思想的技术性阐释”所遮蔽。当代文明造成了人与现实,生活,物质的空前接近而且恰恰是在“接近”中人与世界空前的被疏远了。值此之际,人类所关注的是存在的亲近。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存在主义者追问了存在之后,都走向了审美。以审美之路作为超越之路,以审美方式作为自我拯救的方式,通过审美方式去创造生活的意义,以抵御技术文明的异化对人的侵犯,强调人的感性,生命,个体,生存与审美方式的关系。这无论如何都是极为值得关注的。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