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何一心不可二用?”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日本研究人员利用猕猴实验从科学角度证实了这一说法。人在同时干两件事情时,往往不是出错就是多花时间,这种现象被称为“双任务干扰”。但在“双任务干扰”下,脑内到底是怎样的情形则一直没有弄清。研究人员让日本猕猴同时完成需要记忆和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两项任务,结果发现猕猴完成任务的准确率会降低,反应时间也会增加。研究人员调查了猕猴大脑前脑联合中枢的活动后,发现与只完成一项任务相比,在任务重叠时,其脑内承担各项任务指令传输的神经细胞活动大幅降低。这说明在发生“双任务干扰”时,分别承担两项任务的神经细胞相互限制了对方的活动。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弄清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的成因。
“唱歌”不是雄鸟专利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鸟儿“唱歌”是为繁衍后代而自然选择的结果。雄鸟“唱歌”是为了吸引雌鸟的注意,而雌鸟“唱歌”只是个别现象,很可能是受激素等影响而发生了畸变。但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进行的一项对多种会“唱歌”鸟类的大规模调查显示,71%的“唱歌”鸟类其雌鸟也会“唱歌”,而且雌鸟“唱歌”在它们祖先中同样是普遍现象。在主要分布于北美和欧洲的鸟类中,雌鸟“唱歌”现象不那么常见,而在澳大利亚,所有常见的可“唱歌”的鸟类,不管是琴鸟、鹪鹩、蜜雀,还是扇尾鸽、啸鹟、喜鹊,其雌鸟和雄鸟都能“唱歌”,歌声也同样优美。这说明,鸟类“唱歌”这一进化结果受到更宽泛社会选择的影响,因为无论雄雌,鸟儿都需要为食物、巢穴、伴侣和领地而竞争。
史前病毒仍具感染性
法国科学家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冻土中发现了一种巨型病毒,其生存年代正是史前人类尼安德特人灭绝之时。这种病毒直径超过0.5微米,仅次于2003年和2013年发现的拟菌病毒和潘多拉病毒。该病毒的形状像古希腊的一种陶罐,因而得名“西伯利亚阔口罐病毒”。研究表明,这些已经在冻土层中封存了3万多年的病毒可以存活,且仍具有传染性。这就意味着,永冻层如果因为气候变暖和北极地区的工业开发而融化,有可能会对人类健康带来威胁。一些被公认已经消灭了的病毒,例如繁殖过程与“阔口罐病毒”类似的天花病毒就有可能再次复活。
为什么少见女“雨人”?
据统计,男孩诊断出自闭症的可能性比女孩高4倍,而高功能自闭症比例更达7比1。引发自闭症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基因被认为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虽然没有确认导致自闭症的基因突变,但目前已知有超过100个基因突变可能增加自闭症的风险。这些突变在男女身上都很常见,但为什么男性更容易发展出自闭症呢?一种解释是,对于相同程度的基因干扰,男性大脑比女性更脆弱,女性大脑有所谓的“保护模式”,使其免受干扰。
什么人易患痴呆?
瑞典研究人员发表报告指出,如果男性在年轻时认知能力以及心血管健康状况不佳,他将比一般人更有可能在60岁之前就患上痴呆症,即早发性痴呆。研究人员发现,如果男性在年轻时心血管健康状况不佳,那么他患早发性痴呆的概率会是一般人的2.5倍;如果他的认知能力不佳,患早发性痴呆的概率会是一般人的4倍。当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他患早发性痴呆的概率就会是一般人的7倍。身体锻炼和脑力锻炼可以增强生理以及心理机能,有助预防和治疗痴呆症。
太空标枪掷向彗星
在彗星上登陆并采集样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降低取样的难度,美国宇航局正在研制一种“太空标枪”,可钻入彗星数米,提取冰和岩石样本并将样本带回地球,帮助科学家揭开地球生命起源的谜团。执行任务的飞船搭载6个火箭形穿透器。穿透器会在飞船飞跃彗星时发射。它们连着绳索,最高速度可达到每小时3600千米,它们钻入彗星地下采集样本并装入一个管子,最后返回地球。
埃迪卡拉生物群首现中国
中国科学家在三峡地区的碳酸盐地层中,发现了多种类型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典型化石,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埃迪卡拉生物群(5.8亿至5.41亿年前)1947年在澳大利亚首次发现,目前已在全世界大约30个地区发现,但这种在“寒武纪大爆发”前夕埃迪卡拉纪最为独特的化石生物群长久以来从未在我国现过“踪迹”。更为重要的是,三峡地区所发现的埃迪卡拉化石产自海相碳酸盐中,这也使埃迪卡拉生物群的生存空间拓展到了整个海洋,否定了一些学者提出的“陆生生物假说”。
恐龙灭绝或因酸雨
科学家普遍认为,655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恐龙灭绝,但具体原因却众说纷纭。日本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模拟发现,当时小行星撞地球后可能引发了酸雨,进而导致恐龙等生物灭绝。研究人员利用激光枪将金属加速到每秒15~20千米的高速,猛烈撞击与尤卡坦半岛相同成分的岩层,试图再现陨石撞击地球的瞬间。他们通过分析释放出的气体发现,撞击产生了大量的三氧化硫,在短时间内就开始有强烈的酸雨降落。随后的模拟计算发现,当时强烈的酸雨可能持续数天时间,导致海洋严重酸化,很多浮游生物含有碳酸盐的外壳被溶解,而这一过程持续了数年时间。如果此次撞击发生在其他地点,则恐龙等生物有可能不会发生灭绝。
多吃果蔬可防哮喘
瑞士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吃大量果蔬可防止哮喘。在动物实验中,食用高膳食纤维食物的老鼠接触到会引发哮喘的尘螨时,它们肺中出现的炎症要少于那些食用低膳食纤维食物的老鼠。而果蔬则含有大量高膳食纤维。研究人员认为,从细胞机制控制哮喘的角度来看,这项研究结论也适用于人类,它强调了人们所吃的食物会影响到免疫细胞的发育。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改变肠道细菌的构成,一旦摄入膳食纤维,这些细菌就会对膳食纤维进行加工,释放出一种名为短链脂肪酸的代谢产物,它进入血液后会影响到身体其他部位(包括肺部)免疫细胞的发育。
可夹起单个分子的镊子
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体积最小的镊子,可夹起单个病毒或分子。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镊子不同,这种镊子利用高度聚焦的光束抓取和操作物体。科学家让聚焦的激光束穿过带有金属层的光纤。在光纤的顶部,激光束形成一个类似蝴蝶结的开口,由两个重叠的三角形构成。这种蝴蝶结形激光镊只会产生非常微小的力,不会因为温度的升高增加力量,防止破坏生物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