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透视欧洲饮食文化所想到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透视欧洲饮食文化所想到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欧洲考察回国时,有朋友订一饭局为我接风。进得美食城惴惴落座,道道美食便接二连三地上桌:甲鱼、螃蟹、鸽子、蛇肉、脑花、驴鞭、山珍野菜,有凉有热,色彩鲜艳,很是排场。朋友盼顾周围的饭局之后,好不荣耀地向我和仅有的两位作陪者笑笑,极显风度地向桌上一摊右手:便饭,便饭,请随便用。势态和话音显出他的得意与自信。

饭局中,朋友将话题引到欧洲的饮食文化上,问我对欧洲的吃喝有何感受。此时此刻,我有口难开,有感难发,只怕说出真感真言有伤朋友的盛情和面子。所以,当时便很惶恐地故作感慨道:欧洲人吃的太简单,哪有中国的饮食文化这样博大精深。

欧洲的饮食文化确实没有中国的博大精深。因为他们的饮食没有太多人为的附加意义。饮食本身的任务只是满足人们本能的生理需要。所以对欧洲饮食文化的特点,仅用两个字便可准确概括,这就是:实效。一如他们讲求实效的作风。

透过欧洲人的餐桌,我们发现不同于中国人博大精深。中国把博大精深由内心摆上餐桌,欧洲把博大精深由餐桌藏进内心。这种博大精深无意地表现着他们的人格心理。

我们在欧洲生活了一月有余,体会了八个国家的生活,印象最深的就是各国大同小异,饮食习惯都无一例外地表现着实效性的特点。不妨看看他们每日例行的三餐食谱:面包、奶酪、果酱、黄油、生蔬菜是早餐必不可少的;方便的话,再来少量熟牛肉、水果或点心。当然,这些食物并不是人人都吃全,而是自的,各取所需,不论是家里还是在餐馆都一样。欧洲人的午餐是最简单最匆忙的,从上午下班到下午上班只有一个小时的空档,匆忙之中不可能吃出什么花样,但牛排是午餐必吃的。当然德国人不论是否吃牛排都不会忘记加土豆。晚餐,也只有晚餐是欧洲人最从容的一餐。欧洲人下班时间较早,一般下午四点半到五点钟绝大多数行业的人士都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大家有宽松的时间用晚餐。晚餐的花样相对多一些,或烧牛排、比萨饼,或做意大利面、通心粉什么的,但鲜牛奶和水果一定占主要比例。欧洲人是很少吃猪肉的,更不像中国人那样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地下爬的、洞里钻的、水里游的样样都吃,吃的越全越荣耀。

欧洲很少有公款吃喝的现象,即使偶尔有公款宴请,也绝不会有太多的浪费。欧洲人用餐时习惯自助式或套餐形式。即使很多人一起用餐也是吃各自一份,吃完各付各的帐。在家里,虽然不存在各付各的帐,那也是各吃各的所好所需。不论在哪里用餐,大家都自觉地按需取量,如果将食品过多地拾在自己的碗碟里吃不完剩下,在欧洲是一件很失礼、很不文明的事。在这一点上,欧洲人已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心理规范。所以,在欧洲不可能有公款吃喝、大吃大喝、大量浪费的社会心理环境。

中国就不成,中国人习惯大一统,吃喝也没有例外,大锅饭,大锅菜,一起上桌一起用。这就是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没有吃的民主,没有吃的自由,这种自由只掌握在掌勺人或做东人的手里,他们不管你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只管端来珍稀的、昂贵的。而吃客绝不能在桌上发扬民主,表明哪些品种不是自己喜欢吃的。做东的也不管你吃多吃少,只管丰盛,满碗满盘满桌子之后,你方享有一份难得的自由。这种自由就是:随便吃,吃不完没关系,中国这么大的地盘,再多的剩菜剩饭也有地方倒!只要你能掂量出这满桌的盛情就行。这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种心照不宣的心理规范。因有了这种心理规范的存在,便有了现今普遍盛行公款吃喝、大吃大喝、大量浪费的社会风气。

我无意贬低中国饮食文化的高尚性,只是痛心我们优秀的饮食文化被某些扭曲的社会心理扭曲了许多。我想,假如我是人民代表或政协委员,我会对弘扬中国饮食文化呈上一份郑重的提案:中国的饮食文化需要去伪存真、吸收欧洲饮食文化的优点,减少浪费,注重实效。这样,既有利于保护和发扬我们的饮食文化,又有利于促进廉政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虽然,这份提案对于我只是假设,但却是我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