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兴趣是我的第一位老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兴趣是我的第一位老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4月6日,“2006中国大学生年度十大人物”新鲜出炉。活动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团中央学校部、人民日报教科文部指导,人民网和大学生杂志社联合举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小发明家”胡铃心获此殊荣,成为江苏唯一。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名大学生获得这一殊荣?记者电话采访了胡铃心及他的恩师昂海松教授。

A童年:3岁就有奇思妙想

1982年12月,胡铃心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一普通家庭,从小他就有个航天梦。儿时,胡铃心每当听到头顶上有飞机飞过的声音,就会立刻从屋里冲出去,遥望着天空,一看就是很久,然后对妈妈说:“妈妈,长大后我要发明超光速飞机,超过外国的。”

这个在家长们眼里有点“怪”的男孩,小脑袋瓜里却一直充满着奇思妙想。三岁那年,胡铃心爬到家里贮水槽里玩起水来,突然对奶奶说:“我要发明一种抽水机,把河里的水抽到家里,我们家就会一直有水啦!”听得奶奶目瞪口呆,此时“发明”的概念已在胡铃心的心中萌生。到了四岁时,胡铃心便开始“行动”了。爸爸抱着胡铃心坐公交车,当时外边下着大雨,雨水打进车窗内,淋湿了许多座位,爸爸只能吃力地站着。没想到,这一幕竟触动了小铃心内心那根敏锐的神经。一回到家,他就跑到书桌前,抓起一只笔便画了一幅推雨器,他要把雨挡在窗外。四岁的孩子用图画表达自己原始的设计思想,这同样令爸爸吃了一惊。接下来,胡铃心的小发明“一发不可收拾”。他的“盲人电话”、“真空保鲜桌”等发明一一出炉。

2000年,当同学们正在积极准备高考时,胡铃心却完成了他上万字的《卓越非凡的超级客机》创新方案。这个作品不仅获得了福建省科技创造一等奖,还引起著名科学家、“飞豹”飞机总设计师陈一坚院士的注意,他对他的设计由衷地赞扬,并把亲笔签名的“飞豹”航模送给他。

B起航:研制成微型扑翼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胡铃心心仪已久的学校,2001年在填写高考志愿时他毫不犹豫选择该校。可胡铃心的高考总成绩比福建省的重点分数线还差8分。幸运的是,胡铃心与生俱来的发明天赋和执着的好奇心最终打动了南航的老师,当年他被南航破格录取,并如愿以偿地进入到飞行器设计专业学习。入校后,南航特别安排我国著名航空航天专家、原南航航空宇航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昂海松教授担任胡铃心的导师。为一个刚入学的本科生配备导师,这在南航乃至全国都不多见。

2002年,在昂海松教授的指导下,胡铃心和合作伙伴开始研制微型扑翼机。这是一种最接近鸟类的飞行器,它的机翼可以上下扑动,比常规的飞行器具有更好的机动性和隐身特性。这项研究国外当时也刚刚起步,涉及到非定常涡动力学和MEMS技术等多个前沿领域,比如微型扑翼机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对上面安装的微机电器件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它要求舵机的重量必须小于2克,而市场上能买到的舵机都在6克以上。没有现成的舵机,胡铃心就自己动手研制新的舵机。他尝试运用逆向发明法,设计出新型舵机结构,并采用了高强磁的钕铁硼磁钢,大幅度地减轻了重量。通过反复的试验,研制出仅一克重的微型舵机。胡铃心和同学们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经过一年半的努力,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微型扑翼机”飞上蓝天。

2005年,胡铃心和合作伙伴带来了另一项发明――“奇奇”新概念无人直升机。经过上百次的试飞,新概念无人直升机终了起来!2005年11月,“奇奇”获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一等奖。

2006年6月,胡铃心和毛子夏同学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他们的参赛作品“超飞一号”空天客车设计方案,从全国100多家航空科研院所、3000多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大赛专业组唯一的一等奖。

C 感言:关于兴趣、执著、

谈到当选“2006中国大学生年度十大人物”,胡铃心谦虚地说:“我觉得这个奖不是颁给我个人的,而是鼓励所有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奋斗的大学生们。我获得这个成绩也离不开学校和整个团队的努力。我所在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航空航天事业的道路上走得如此精彩,胡铃心觉得离不开学校及昂海松教授的帮助。在他眼里,还有四位老师也很重要。第一位老师是“兴趣”,胡铃心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因为从小对发明创造感兴趣,才会涌出一个又一个灵感。也正是因为有兴趣,胡铃心在钻研科技创新的同时没把学习落下。他说:“研制微型扑翼机时要用到很多空气动力学的知识,而《空气动力学》本身就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我在上这门课之前就已经在实践中进行了自学,等到开课时再学起来就很轻松,最后期末考试在这门课我考了98分。”胡铃心说,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对一件事感兴趣,就应该执著追求。别为了需要而学习,有兴趣并在实践中学习,这样效率才会很高。第二位老师是执著,胡铃心说,对感兴趣的内容他总是执著追求到底,弄清楚“为什么”、“怎么办”。一发现其他国家在航天航空事业方面有“新动作”,立刻着手研究。第三位老师是“勤奋”,每当有新任务,胡铃心没日没夜研究,凌晨两点睡觉是家常便饭。胡铃心说他的第四位老师是“协作精神”,他说,完成一项科技创新并不是个人行为,而是整个团队的努力,这就要求有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胡铃心的恩师昂海松教授说:“我当胡铃心的导师已近7年。这个孩子最大的特点是敢想敢做,对什么都很好奇,非常敢于研究新事物,接受新挑战。比如电缆切割飞行技术,当美国人刚刚思考这个问题时,胡铃心勇敢地着手研究,并最终成功。”昂教授认为,胡铃心的创新精神,值得大学生们借鉴学习。他说,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取得很多成绩,胡铃心却一直谦虚谨慎,治学非常严谨,每做一项研究花很长的时间论证,不轻易下结论。

曲铭芳摘自《扬子晚报》

2007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