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广西地区翅荚木在闽北引种的适宜性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西地区翅荚木在闽北引种的适宜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为了解广西地区翅荚木在闽北地区引种造林的适宜性与生长效果,以广西桂林的翅荚木种源一年生苗木,在顺昌县进行造林,定期对其造林后的受冻状况与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其引种造林的适宜性。结果表明,从广西桂林引种的翅荚木造林后生长良好,适宜在该区域推广造林,但在造林初期,部分苗木易受低温冻害危害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在中亚热带区域利用该树种推广造林等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翅荚木;种源;引种;适宜性;广西地区;闽北

中图分类号 S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187-01

翅荚木(Zenia insignis)又名任豆树,属苏木科翅荚木属,落叶乔木,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自然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的山谷坡林中,越南也有分布[1]。该树种生长迅速,萌芽力强,伐后能多代萌芽更新,病虫害少;根系发达,具有固氮根瘤菌,自肥能力强,主根能沿着岩缝石隙扎向土层深处。

由于该树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区域,是否适宜在中亚热带山区造林是大面积推广该树种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国内对该树种的育苗技术[2]、干形结构特征[3]等内容进行了研究,但对广西等南亚热带区域翅荚木在闽北等中亚热带区域造林的适宜性研究则相对较少。为此,本文选择中亚热带一典型区域――闽北山区(顺昌县)开展造林试验,定期开展其受冻状况调查,并对其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其在亚热带区域引种造林的适应性与造林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在中亚热带区域推广该树种造林等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条件

造林试验地设在顺昌县牛皮山(东经117°45′,北纬26°46′),山场坡度25°,坡向西南坡,海拔230 m,土壤为红壤,属立地类型Ⅱ,土壤肥力中等偏上。顺昌县年平均气温16.8 ℃,极端高温40.2 ℃,极端低温-7.7 ℃,无霜期293 d,年日照数1 564 h,年平均降雨量1 567.8 mm,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蒸发量1 533.2 mm。

1.2 造林方法

2005年3月,利用来自广西桂林(东经110.31°,北纬25.30°)的一年生实生苗造林,造林面积2.33 hm2,采用炼山植、截干造林,造林株行距1.8 m×2.0 m,挖穴规格为40 cm×40 cm×30 cm。造林前,先将苗木的上部嫩苗截除,截干后一般保留20~30 cm,并对主根进行适当修剪,之后用塑料袋包好并运至造林地。造林时先将截干后的苗木根系进行打泥浆处理,然后按照常规造林方法进行造林。于造林当年抚育2次,抚育方式为全面铲山、扩穴。由于翅荚木萌芽力强,萌芽条一般有2~3枝,需在抚育时进行除萌,仅保留1枝生长健壮的萌芽条[4-6]。

1.3 样地调查与分析方法

分别于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5年的每年3月对其生长量进行调查,并对其受冻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方法为分别在造林地的下部、中部和山顶各典型设置一块25.82 m×25.82 m的样地,调查样地内的林木胸径与株高生长情况,在造林后4年内分年度对其受冻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收集其对应年份的主要气象数据资料,分析其在中亚热带区域造林的生长状况与适宜性。将全株冻死或受冻害高度超过1/2株高的植株列入受冻害范围(因受冻高度未超过1/2植株次年仍能恢复生长),统计其受冻株数与受冻害率[受冻害率(%)=样地内受冻害/调查总株数×100]。依据所调查的各径阶胸径与树高,利用福建省阔叶树二元材积表得其林分蓄积量。利用公式林木(分)年平均生长量=总生长量/(调查年度-造林年度+苗龄)分别计算其胸径、树高与林分蓄积年平均生长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受冻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翅荚木在闽北地区造林后,其造林当年受冻害率达29.78%,次年达2.90%,造林2年后,则不受冻害影响,说明该树种在造林当年的冬季,因苗木相对较小,对极端低温的抵抗力相对较弱,需注意采取防冻相关措施。但从受冻后的苗木生长观察发现,该树种在受冻次年,大部分苗木仍能萌芽并恢复生长。

另结合顺昌县气象数据显示,顺昌县在造林当年(即2005年)的极端最低气温为-4.5 ℃,造林次年则为-2.7 ℃,之后各年的极端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至2015年,其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 ℃,说明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在中亚热带区域开展该树种造林将有可能免受低温危害。

2.2 翅荚木生长情况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尽管翅荚木在造林当年及次年有部分苗木受低温冻害危害,但其冻而不死,并能于春季恢复生长,且其胸径与树高总生长量及年平均生长量较高。五年生翅荚木平均胸径达10.12 cm,树高达11.77 m,林分蓄积量达58.08 m3/hm2;至2015年,其平均胸径达15.91 cm,树高达16.60 m,林分蓄积量达189.26 m3/hm2,其胸径年平均生长量达1.45 cm,树高年平均生长量1.51 m,林分蓄积年平均生长量17.21 m3/hm2,其胸径与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分别比广西翁源县国营铁龙林场的同期翅荚木人工林高出39.4%和24.8%[1],说明从广西引种的翅荚木适宜在福建省顺昌县推广造林,也可以在气候条件与福建省顺昌县接近的中亚热带区域引种栽培。

3 结论

从广西桂林引种的翅荚木在福建省顺昌县造林当年及次年,部分造林苗木易受低温冻害危害影响,但在受危害后大部分苗木仍能萌芽并恢复生长。引种造林后的十一年生翅荚木的林分平均胸径、年均树高与林分蓄积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45 cm、1.51 m和17.21 m3/hm2。试验造林结果表明,从广西桂林引种的翅荚木适宜在该区域推广造林。

由于本次引种造林的翅荚木仅在顺昌县仅生长了10年(不含苗龄),后期的生长情况还需作进一步跟踪调查。另外,对于若遇几十年一遇的极端低温,其受冻害程度如何等问题也需作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柳新红,何小勇,袁德义.中国翅荚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 陆富康.翅荚木的育苗造林技术[J].广西林业,1999(1):17-18.

[3] 潜伟平,刘忠华.翅荚木干形分析及材积估测[J].林业科技通讯,1999(3):27-28.

[4] 何小勇,魏来,柳新红,等.6个翅荚木种源苗木抗寒性的测定与评价[J].浙江林业科技,2007(2):41-44.

[5] 曾广腾,龚期绳,吴茂隆.翅荚木引种育苗试验及苗木生长规律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04(2):6-7.

[6] 吕志锦,尹以明.翅荚木引种试验初报[J].江西林业科技,1989(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