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创新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探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创新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探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以多媒体设备为主打产品的现代教育技术,集音、像、文为综合一体,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和谐、储量丰富、形象直观和操作便捷等优势功能。自校园登堂入室以来,它在激发课程学趣、优化课堂结构、推动自主学习、提升教学质效、开发学生潜能和促进实践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为各类课程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活力支撑,成为一枝独秀式的教学辅助手段,由此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和青睐推崇。那么,多媒体教学的魅力何在呢?它的运用原则又有哪些呢?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简要阐述之。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多媒体情境创设 创新教学 实践与探微

由于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小学生不仅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唯情趣论”并缺乏相应的责任自控能力。而语文学科具有语言美、形象美和意蕴美的属性,如果光靠教师的口头讲解或是借助一般辅助教学手段,则难以得到充分而生动的体现力。理论和实践表明: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活动各个阶段,主要包括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等方面,都能有效地发挥优化、辅助和促进作用,在把学生送到学科知识前沿的同时,既可拓宽学习的时空观,又能极大地弥补学生个人心智发展的局限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简述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目标性原则。每篇课文和每节课堂教学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这就使得多媒体在运用程度上不能普遍开花,而是要有所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加体现它的价值和意义。二是启迪性原则。如在教学《山沟里的孩子》时,教师提问:“这些山沟里的孩子找到‘金钥匙’会干些什么?”学生们的发言多是不太靠谱。然而当通过多媒体看到山沟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时,他们被深深感动了。再次面对上述问题,他们的思维随之活跃起来了:修路、建养老院、办工厂、办学校……由此可见,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三是发展性原则。新课程标准指出,中高年级的小学语文课程活动要让学生流利地复述课文。这既是教学重点也是学习难点之一。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化静为动、快慢自如”的优势功能,创设一种动感立体、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帮助小学生获得清晰明快的生动感受,进而比较顺利地完成复述任务。四是养成性原则。促进学生素养的养成和发展,如阅读与习作能力等,是语文课程活动的重要任务。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为小学生提供通过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促使他们能够感受阅读重点,抓住“写”点,为养成教学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地输入活性元素。

二、对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简要实践

1、从形象再现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借助多媒体技术再现形象美,是语文课程活动的重点和亮点,也是激发学生情趣和激活学习状态的助推器。如教学《丰碑》一文时,在学生预习基础上,多媒体课件生动地演示了如下情境:大雪纷纷扬扬地飘着,在大树下,一位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犹如一座晶莹的丰碑。“军需处长为什么会被冻死的?在这之前是怎样的情形呢?”接着学习文本重点语段。为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军需处长的舍己为人精神,再次演绎另一多媒体画面:一位老战士慢慢地冻僵了,雪却越下越大,逐渐覆盖住整个身躯,而他最终成了长征途中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本文通过多媒体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能够促使学生在心灵震撼中强化记忆和感受。

2、从过程模拟中增强学生的切身感悟。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许多经过艺术加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这些对于“缺知少识”的小学生来说,既感觉陌生又没有穿越能力,因而学习起来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对此,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模拟功能,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把内容现象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既增加课堂信息量,又丰富教学内容,还能从中收获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如教学《飞夺泸定桥》“攻天险”时,可适时呈现“喊杀声、枪炮声等各种声音混成一片,红军战士置生死于度外,奋勇向前、誓死夺桥”的多媒体课件,并在整体感知基础上,对“辅攻、铺板、夺桥”等动作缓放、定格和回放,让小学生真正感受“奋不顾身”的丰富含义。

3、从情境创设中熏陶学生的美感。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一句话的描述,概括性非常强且信息量又十分丰富,小学生很难理解和想象。教师可紧绕“可爱”和“易破碎”关键性词语,借助多媒体来演示教学――在和谐美妙的音乐声中,黄山“四绝”美景、桂林山水的俊美秀丽、长江的奔腾不息以及世界各地的美丽风景,纷纷呈现在学生的耳畔和眼前,让他们从外到内地接受地球的“可爱”之美。然后,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工业污染使环境受到破坏,乱砍滥伐让森林遭受损伤”等人类自戕行为导致的毁坏性结果。让学生的美感再获反面熏陶。

4、从难点融化中引发学生的创新。衡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在于其他多个方面,而主要是看重难点内容是否产生了实质性的突破。多媒体技术能够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静态为动态,化单调为丰富,把文字描述与客观物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触摸重点和突破难点方面充分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如《荷花》一课,如何引导理解“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确是一大难点。有教师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田田荷花”,接着演示“我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花也随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渐渐地,渐渐地,有学生说自己轻飘飘地“飞”了起来,也有学生说变成“荷花人”了……所有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说,难道不是美妙的创意吗?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多媒体实践活动,努力攫取“1+1>2”的综合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