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创业教育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创业教育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总理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要求。当前时代下,高校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并拥有丰富的资源与雄厚的人才库。高校应明确创业教育实况,从思想认识提升入手,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健全教育教学体系,改善人才培养环境,提升高校办学质量。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校;创业教育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剖析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不仅是创新创业理论的基本内涵与根本要求,而且是践行创新驱动发展这一战略的有效途径,可促进创新的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关乎经济发展,并可促进经济增长。我们应一改往常发展老路,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他们作为创新主体,需积极探索,不断努力。而高校以及教育工作者应响应创新驱动发展这一战略,深化教育改革,构建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致的创业教育体系。

二、创业培养现状

1.创业教育认识不完全

因经济社会的约束,在就业导向背景下高校更加侧重理论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培养与学术能力提升。在教学体系、原有人才培养形式与师资力量的作用下,创业教育一般通过就业指导活动和专业讲座来进行,无法覆盖整个大学生活,且认可度不高,氛围不浓厚。

2.创业教育偏于形式化

总理正式提出“两创构想”后,部分高校纷纷设立创业课程,组织创业比赛,开展不同类型的创业讲座。部分高校也为创业开辟了绿色通道,然而,大多数学校通常开设其中一门课程,且只开一学期,因课程单一,缺少延续性,制约了创业教育的开展。

3.创业教育模式单一

高校创业教育应开设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丰富创业课程,优化传统教学模式。然而,现阶段,只有一小部分高校能做到,大多数仍旧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并少量开设其他活动。此类教育模式剥夺了学生探索、实践、交流的机会,无法使其发挥自主性,降低了创业教育效果。

三、高校创业教育完善策略

1.转变思想,全面认识创业教育

高校转变创业教育思想认识,这既是社会前进、学生进步的基本要求,还是高校践行教育改革的前提条件。一方面,高校应承担培养创新人才、担负推动创业教育的重任。这是因为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新型产业,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愈发明显。而高校是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基础保障,高校一定要明确肩上的重担。另一方面,高校作为创新创业的基本场所,需顺应时展,承担历史重任,将创业教育摆在教育教学的主要位置,积极创新,构建满足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构想的教育体系。践行创业教育是对教育活动的全面认识,还可填补传统人才培养的漏洞,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到新的高度。

2.构建健全的教育体系

构建健全的教育体系,杜绝将创业课程开设等同于创业教育,创业课程仅仅是基本组成内容之一。健全的教育体系不仅应结合创业对象,达到设计匹配要求,而且应结合创业教育的具体要求,联系课题内容设计活动,确保创业理论体系详尽、具体。各高校应将培养创新精神与强化创新意识作为根本职责,大力促进万众创业以及大众创新。

3.促进校企合作,深化校地合作

目前,大多数高校均采用校企合作以及校地合作的形式开展教学,一些企业,包括地方政府,均主动提供实习创业场所,借助课余时间,开设特定课程,以供学生走进企业接受锻炼,这除了可锻炼学生自身能力,提高学生社会认知,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另外,校企合作也能够使企业从众多学生中拔尖录取人才,为企业灌输新鲜血液。同时,企业与地方能够参照具体情况为高校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创业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鞭策,使得地方针对创业教育领域颁布了利好政策。例如,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提供创业资源等。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创新可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总理首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教育除可圆就业梦,增加就业选择,还可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董 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创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4(35):87-89.

[2]刘 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创业指导课程新发展[J].劳动保障世界,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