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纺织之光”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巡礼(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纺织之光”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巡礼(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等教育对创意产业发展推进作用的探索

项目名称:探索高等教育对创意思维、创意产品、创意产业发展的推进作用

完成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完成人员:于佐君、陈晓玫、穆 芸、孙 健、纪 杨、王观桔、曹叶青、李 雪

该项目通过高校教育改革,建立了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发现和原创为教学核心,注重个性的自由发展,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分方向教学,建立了精英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完善的创意产品孵化平台,促进了创意产品与市场的结合;同时研究了创意产品的产业化之路,推动了城市创意产业的升级发展。

项目以满足创意产业人才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经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准确全面地分析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1)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分为两个阶段,一、二年级为基础课阶段,一年级是公共基础平台课,与其他设计类专业共享,二年级为专业基础平台课,建立专业认知;三、四年级按企业模式分专业方向,多专业模块并存。同时为达到精英人才培养目标,设立“卓越人才试点班”,加入更多的创新设计能力培养内容;为精细化培养人才,以“工作室”教学为补充,3 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平行推进、相互支持、协调发展,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为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实践,项目从教学计划、教学手段、考核体系、师资力量、社会实践等方面做了大量尝试。如为了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根据 3 种模式教学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促进了 3 种教学模式鲜明特色的形成;制定了新的考核计划和教学评估体系,考核内容侧重于创意思维的培养,鼓励设计创新,进而引导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设计思维创新、材料创新应用,在先进技术手段的平台上追求工艺创新,将设计与科学结合带来应用与功能创新,成为新的教学评估体系内容。

(3)实践教学的创新。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创新设计实践与创意产品转化,教师及企业设计师和相关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结合市场和企业需求进行设计。被企业选中的学生设计作品,会应用到新一季产品设计中,并进入到市场,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和学习积极性。同时,拓展大学实践基地建设,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设计大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建立起后备人才储备库,推动创意产业发展。

该项目成果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显著。首批卓越班学生参加国内外大奖赛的入围学生达到100%,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先后取得了200余项各种专业赛事奖项;服装设计毕业生在北京时装周进行毕业作品专场和大连春季时装周上进行的首届“形象工作室”毕业生作品会中,从设计、制作、展演到对外宣传,全部由学生们协同完成;在校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实践活动积累经验,能力得了到全面锻炼与提高。

同时,教改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在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毕业生得到用人企业的高度认同,陈列设计、形象设计方向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90%以上。服装设计专业先后获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通过宣传报道和参观交流,特色教学研究成果已经在部分高校中推广应用。

工程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名称:工程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

完成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完成人员:王俊勃、李红艳、赵小峰、刘晓础⒘ 静、蔡信彬、张卫东、周 丹、景 凡、侯锦丽

高等教育已进入质量优先的“内涵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必然要关注负有直接责任的教师,因此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成为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该成果从理论上研究了工程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组成要素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模型,通过实践探索,构建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体系和考评体系,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

(1)教学能力组成要素与提升模型的研究

项目首先通过走访部分高校、查阅教学状态数据、学生评教情况、教学督导听课情况等途径,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考察调研;然后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工程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组成要素,按照绩效分析的理论方法,针对工程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最终形成了基于绩效分析的,以工程背景、创新研究能力、实践教学能力为主要标志的工程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模型,为解决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了理论基础。

(2)培训体系与政策制度的构建

项目从西安工程大学实际出发,结合工程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实践探索了一系列旨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教学类和非教学类干预措施,构建了旨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体系和政策制度。

在教学类干预领域,搭建了以教师到企业实践为代表的针对工程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体系,实现了工程应用型高校教师工程背景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又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企业技术需求,提升教师科研创新能力。

在非教学类干预领域,在调研教师培训需求的基础上,依托西安工程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从教学管理、教学岗位职责要求、教学评价方法、教师教学激励措施等方面出发,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工程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政策和制度,进一步保障了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3)“约谈制”考评体系的构建

通过探索和实践,项目构建了一套师德与能力素质并重、以“约谈制”为创新代表的考评体系。既重视督促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能力,又重视强化师德监督、注重师德激励。通过开展约谈制,对连续两学期学生评教在班级排序末位的教师和督导团评价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教师实施“约谈”,有效督促教师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能力。

该项目结合校内实际进行校本研究,通过建立以企业实践培训为代表的培训体系和以“约谈制”为特色的考评体系,有效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通过岗前培训、青年教师技能培训和导师制,开展了有效的职业道德培养,提高了青年教师教学组织与掌控能力,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提高了基本教学技能。定期开展示范教学、名师点评、观摩教学等活动,使青年教师有机会学习优秀教师的授课方法、思路和技巧,提高了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师出国深造进修,学习了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提升了个人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通过选送教师去企业锻炼,进一步强化了青年教师专业应用和创新能力,提高了青年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通过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也增进了青年教师间的交流和学习。通过鼓励教师指导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升了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建立了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学团队。

通过一系列的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计划,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学业成绩也不断提高,考研率和就业率稳步提升。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借助“5+X”产学研创新工程,通过教师赴企业实践带回的科研项目,使部分学生在读书期间就能实现与企业和社会的接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在各类学科科技竞赛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中,参赛学生获奖比例明显提高,毕业作品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持续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