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效实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效实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由于农村孩子接触的物理实验课较少,学生一走进物理实验室,就如同无头的苍蝇,无法井然有序、有效地完成实验,因而农村很多的实验课不能正常进行。新课程标准提出:物理课程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关键词:物理实验;引导;共同探究

我发现学生都喜欢做物理实验,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孩子接触的实验课较少,特别渴望到实验室上课,可往往一进实验室,就像无头苍蝇,各忙各的,各玩各的,无法控制。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井然有序地上好物理实验课呢?

一、做学生实验前的引导者

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师在做实验前的指导和实验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验习惯。因而,每次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仪器,掌握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具体而言,实验前,教师需做到:(1)分配器材。实验教学必须用的器材要从质量和数量上给予保证,及时发现与处理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和良好的习惯。

(2)明确目标。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要扼要地阐明实验目的与要求。(3)示范操作。在学生首次接触和使用某些仪器仪表时,教师要介绍正确的使用方法,并作正规操作示范,要求学生掌握要领。比如,在初中第一次的分组实验“观察水的沸腾”中,教师要复习酒精灯、温度计的使用,介绍烧杯的使用注意事项,并强调安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学到课本上没有的或者是一带而过的知识。同时要指导学生实验中观察什么、记什么……通过实验,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在实验课上与学生共同探究

课堂教学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把演示性实验改为学生操作实验。让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确定实验目的,独立完成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和验证,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找出其变化的原因,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创新功能。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体会到,物理课有实验一定要做,做实验比讲实验要好得多。学生能够“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有收获”,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对演示实验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看实验,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的

发挥。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1)及时指点。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应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协作配合。教师要及时巡视,掌握实验进程,正规操作情况,看清各组读数、记录是否及时,同学间配合得如何,及时纠正问题。对于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尽量启发学生克服。(2)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要承认学生的能力差异,要针对那些基础好的,规范操作技能熟练的,或思维、技能上出现某些障碍的不同对象,因材施教,抓好重点,顾全大局。实验室是学生表现自己的大舞台,要善于发现积极因素,鼓励进步,帮助后进。让实验完成得好的学生当临时实验员,帮助一部分学生做好实验,以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也使能力一般的学生能达到实验目的。(3)引导做好总结。实验操作结束,教师要及时把学生引导到实验总结方面来,组织学生认真回顾实验中的收获和教训,检查观察到的现象,操作中的体会,比较做出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总结能力。如还是在“沸腾”的实验中,我们要组装器材,由于学生是第一次组装,看着摆在桌上的器材无从下手,这时老师也不要急着让学生一步一步怎么做,可以请一名学生上讲台让他说该怎么装,其他学生看看合理不合理,说出自己的想法,当自己想法得到确认,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分组合作组装,教师检查并指导即可。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组的实验动态,解决学生的帮助与需要,参与到学生的实验过程,给予肯定与纠正,共同完成实验,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跟他们一起的。

三、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展示

实验的及时总结,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与教师共同探究后,该是学生展示实验成果的时候,也就是学生经过观察实验,验证实验或探索实验后,经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得出新知,汇报成果的时候。成果展示是对每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报告进行评选。教师先让各组代表对自己的总结报告自评,然后各组互评。评判以“实验方案是否科学,装置是否合理,效果是否达到目的,是否具有合作精神,报告语言流畅与否”等五个方面作为标准。学生在汇报结果时,教师不要急着评判,可以问其他学生有没有更好的表达,让学生有自我完善的意识,同时也可以锻炼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在学生展示时,教师留下点睛之笔,不失时机地点评实验的得与失,可加深学生对实验结论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