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素质的养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素质的养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

一、教育理念的跟进是教师素质养成的先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主要的是标志着一系列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理念的生成。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自主,动态等特点,没有教材、教法的约束,教师需要根据环境、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选择内容和方法组织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和敢于创造的精神。现代教学观认为,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实践活动课程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课程目标的提出既给教师提升自我提供了有利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只有具备与时代相通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不束缚学生的思想。作为一名教育者,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责任感进行创造性地工作,尤其要有明晰和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社会变革,关注学生的感受,不断地吐故纳新,不断地吸取新知识、新方法、新思路、新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随着学生活动过程的展开和因活动情境的需要会不断产生新目标,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问题的设计,而这些目标与问题教师是不能预先设定的,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要有驾驭课程,引导学生的能力。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开展活动的全过程,对学生在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有时进行研讨、总结和指导。教师只有学会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追踪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技术,才能形成和保持实践研究的动机和能力,才能使自己成为解决各种问题的“专家”,才能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发展的需要。

二、互动的培训方式是教师素质养成的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是综合开放的,往往具有跨学科的特征,它的主题涉及个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因此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是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它立足于人的个体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发展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生成的结果。造就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具有相应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和教学艺术素养。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课程统一管理以及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因素的影响,过去培养的教师都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但知识面狭窄,除了本专业外,能涉猎其他学科,从而达到一专多能的教师很少。所以,解决教师的实践教学问题,要让教师走近新课程,即教师培训问题。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打破各级培训机构各自为致,条块分割,培训的气势大,效果小的陋习,实行理论与实践交互动式、专家和教师的互动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宽松的学习与交流的环境是教师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首先就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如何让教师积极、主动、生动地学习并获得较全面发展?这是我们要思考的极为重要的问题。因此,学校必须为教师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创造各种必要的条件。在校时间,教师们大多重任在肩,学校内部的交流面也比较狭窄,学校必须为教师联系创造条件。如建立突破时空界限的网络,使教师们可借助互联网相聚在一起,交流心得体会,商讨疑难问题,自发形成研究团体,共享经验,以拓展教师交流活动的空间。

有效的交流与互助,容易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学校制订规划,科学安排教学进程,尽量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保证教师有定期开展常规教研与自学的活动时间。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力量组织专项技能的培训,如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课件制作、各种活动的设计以及先进的教法辅导等。将专家、学者们请进来,开展讲座、辅导,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通过多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这对建立一支适应新课程、新世纪需要的新型师资队伍是十分必要的。

拓展外部环境,营造有利于教学的氛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学校要主动和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开拓思路,帮助学校开辟校外教师学习培训的渠道,创设有利于提高他们素质的环境,特别是要给教师走出校门的机会,向兄弟实验区学习,让教师参与高层次的研究活动,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很多教师就是在这种活动中提高了教学理论与实际操作水平的。

三、制度更新是促进教师素质养成的保证

教师素质与能力的养成需要有合理的制度作保证。僵化的制度直接影响着教师素质与能力的形成,也规定并约束了教师的教育行为。制度更新,才能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稳步发展。在新一轮课改中,教师素质与能力的形成,客观地要求学校进行教学制度的创新,要改革不符合当前基础教育发展要求的制度与常规,制定新的教育教学管理规范。例如,校本培训制度的建立,应看做是造就一支技术过硬的教师队伍,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确保培训的投入力度,为教师培训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一些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之所以能良性发展,每年在寒暑假采用请进来,或“能者为师”的形式进行不间断的培训,形成普及与提高并举的局面,是将提高教师素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从制度上得到了保证。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教师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更广、更杂、课时更多、更需要各种制度的保驾护航。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应与教师的教学成绩及学校对教师评价的量化分相挂钩,并给予必要的物质或精神奖励,以调动教师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这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稳步发展。没有学校制度的更新,就无法保证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的素质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素质养成的关键

1.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多年来,在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影响下,教师们都在认真教书,那么育人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成人是成才的基础。

2.树立爱岗敬业意识

一位教师对自己本职工作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的任务就是把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和精神财富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所以,人类进步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离不开教师,教育工作影响着人类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教师可获得的成就不仅取决于他的教育才能,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态度。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爱岗敬业意识。

3.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一个民族的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而调整。我们只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始终保持民族文化的先进性,才能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先进性,才能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所以,我们不但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宣传民族优秀文化,在各项工作中继承和发展民族的优秀传统,还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创造和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推动文化的创新,在实践中寻求新文化的生长点,创造出能充分反映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文化。

(作者单位 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