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有效性

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最重要依据。如何能使数学教学实现有效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执教四年级《参观苗圃》开课伊始,我首先与学生产生共鸣,感叹植物世界的色彩斑斓,从而引出师生一同到四季如春的苗圃去参观的计划,因为学生们都没有过参观苗圃的经历,所以听到这个消息后全班同学兴致十足。我深知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于是趁着这股热乎劲儿,我乘胜追击,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们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把本课的重难点突破了,而且自信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保持学生这种良好的学习势头,我把所创设的情境一直延伸到习题中,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此次旅行。在这节课中,师生共游苗圃的教学情境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信心的同时,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并不是每一节数学课都需要为之创设情境,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则可以采取其他办法完成教学,要结合教材文本视教学内容而定。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能给予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情感体验的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自主学习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三年级《摸球游戏》一课时,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切身地感受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我让班级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同学们小组分工合作,每个人都参与其中,通过三次不同的实验进行验证,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本组的实验结果。在同学们参与的过程中,每名学生都能够逐步地感受到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当最后将每组的实验结果全部展示出来让大家总结实验结论时,同学们更加肯定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共同得出实验结论:当箱内黄球的数量多时摸到的可能性就大;当箱内白球少时摸到的可能性就小。就是这样让学生切身经历“猜测——实践——验证”的过程,学生才能拥有内心的创造与体验。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努力地创造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同时发展,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鼓励课堂的“另类”现象

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力发展,是判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依据。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学生意见不统一、想法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一般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方面是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另一方面是学生解决问题时思路出现了错误。数学是一门需要发散性思维的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只有一种,当学生出现两种或多种解题思路时,首先要对学生善于动脑的行为给予肯定,然后与同学们一起商讨思路是否正确,在多种准确解决方法的呈现过程中,学生对内容进行筛选整合,最后选择自己认为最简便可行的方法进行掌握记忆。如在解决“列车从北京至广州全程需运行21小时,火车昨天晚上8:00从北京开出,今天什么时候可以到达广州?”时,问题一出,学生们就开始拿笔在练习本上进行尝试,不一会儿有三两个学生陆续将手举了起来,“老师,火车今天17:00可以到广州。”听到学生得出了准确答案,我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一半,“那请你说说你的思路吧。”我迫切地想知道他们的想法,“晚上8:00出发,到第二天早晨8:00就是用了12个小时,用21-12=9求出还差9小时,8:00+9:00=17:00,所以是今天17:00可以到达广州。”“他的说法,大家赞同吗?”“赞同!”同学们异口同声,这时有个男生小心翼翼地将手举了起来,“老师,我跟他的想法不一样,可是我觉得我的想法也很有道理。”听到这话,我顿时对他的陈述十分期待,因为我深知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不止刚才那一种,而且他对自己的答案很有信心,“那你来说说看,大家认真听,看他说的是否有道理。”“一天一共24个小时,20:00到24:00是过了4个小时,一共行驶了21个小时,还需要行驶21-4=17个小时,24:00也就是0:00,从零点算起,再行驶17个小时就是17:00到广州。”“大家听明白了吗?说的有没有道理?”“有道理!”同学们边回答边向他投去了敬佩的目光。“你可真会动脑筋!”我及时对他的回答给予了肯定,并顺势说道:“其实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办法,大家开动脑筋,比比谁的想法多,谁的想法好。”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开始“苦思冥想”,这正是我所期望看到的场景,同学们开动脑筋又想出了几个解决方案,并最终从中挑选出了自己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力得到了发展,而且对学习数学、探究数学的兴趣得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使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实现。

其实,在学生的“另类”现象中,即便学生的解题思路是错误的,在其他同学阐述错误原因的同时,对全班来说都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学习,使学生加深理解,印象深刻。无论是哪种原因产生的“另类”现象,对课堂教学和学生本身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因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因此,要想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思维的活跃,努力使每名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课堂教学要有效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这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我们多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多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多留意学生课堂上闪烁的“亮点”,关注学生的兴趣波动,我们就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高效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