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借微课,突破教学难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借微课,突破教学难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以“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为例谈如何借助微课突破化学教学难点

关键词:微课;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4-005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4.019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在线学习已逐渐成为趋势。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教学之中。顾名思义,微课的显著特点在于“微”,微内容、微问题、微研究,具体问题,一事一议,短小精微,一般是5-10分钟,符合人注意力集中5-10分钟的特点;基点在于“课”,要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以音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易错点) 或教学环节、教学主题,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而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微教案、微课件、微活动、微练习和微反思等,因此,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

笔者以“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设计思想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考查的就是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如何判断,课本也给出了明确的依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但如果溶液中有两种金属离子,加入的金属先和哪种金属离子反应呢?学生常常感到比较困惑,无从下手。本节微课针对具体例题,运用动画演示,比较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反应的过程,理解微观反应的实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总结,学会此类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为吸引学生注意,突出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特设计微课课题为:哪种金属先被置换出来?

二、教学过程

1. 提出问题

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果溶液中有两种金属离子,它们都排在加入金属的后面,那么,加入的金属先和哪种金属离子反应置换出相应的金属呢?

2. 精选例题

某兴趣小组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滤渣中一定有锌粉剩余

B. 所得滤液中一定有Zn2+、Cu2+

C. 滤渣中一定有银粉

D. 所得滤液中一定有Ag+

设计意图:本题比较典型,没有说明加入的锌的量,让学生自己根据加入锌质量的多少分析不同的情况,难度较大,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解题思路分析

看完题目,有的同学可能感到无从下手,如何解答此类题目呢?

(1)把握两条原则。

第一,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第二,只有当溶液最不活泼金属的离子全部被置换出来之后,溶液中较不活泼金属的离子才能被置换出来。

(2)理出解题思路。

第一,排序。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把涉及到的金属活动性按强到弱排个序,Zn>Cu>Ag。

第二,根据加入金属的量从少到多,具体分析。配合动画模拟,分析反应掉的金属离子,存在的金属离子及置换出的固体。

在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有Ag+和Cu2+,且Ag和Cu都排在Zn的后面, Ag相对Cu而言,活动性更弱,更不活泼。因此,加入的Zn,先和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离子反应,也就是首先和Ag+反应,只有Ag+全部反应完之后,溶液中的Cu2+才有机会和Zn反应。

再根据加入Zn的质量不断增加,依次置换出溶液中Ag+和Cu2+,分为不同的情况如表1。

1.加入的锌粉比较少,只有部分Ag+反应;此时,溶液中的阳离子有Ag+、Cu2+和生成的Zn2+,过滤出的固体有Ag(动画演示情况1)。

2.随着锌粉的不断加入,Ag+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 Cu2+ 、Zn2+,过滤出的固体也有Ag(动画演示情况2)。

3.随着锌粉的不断加入,除Ag+全部反应完,开始有部分Cu2+ 参加反应,此时,溶液中的阳离子有生成的Zn2+和部分未参与反应的Cu2+,过滤出的固体有Ag、Cu(动画演示情况3)。

4.继续加入锌粉,Ag+全部反应完,Cu2+恰好全部反应完,此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生成的Zn2+,过滤出的固体有Ag、Cu(动画演示情况4)。

5.继续加入锌粉,Ag+、Cu2+都全部反应完,此时,Zn已经过量,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生成的Zn2+,过滤出的固体除了有Ag、Cu生成外,还有过量的Zn(动画演示情况5)。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微课的核心,是难点也是重点,每种选项都要具体分析,学生常感到无从下手。而这种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包括认知阶段、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实现这种自动化,对于本题就是具体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只有当溶液最不活泼金属的离子全部被置换出来之后,溶液中较不活泼金属的离子才有机会参与反应,这是根本,学生要熟知。因此,对金属活动性强弱排序后,再根据加入锌的质量不同,区分为不同情况,让学生充分感知,借助动画模拟演示,增加直观感受,帮助理解反应的实质,熟悉此类题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建立牢固的图式。

题目中“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渣中没有Zn,但一定含有Ag,很显然,答案为C。

4. 总结与交流

请学生尝试总结思路与方法。

(1)先把涉及到的金属按活动性顺序排序,判断能发生的反应及反应先后的顺序。

(2)根据加入金属的量,分不同的情况具体分析反应掉的金属离子,还存在的金属离子及置换出的固体。

(3)根据题意综合分析,确定答案。

5. 巩固与提高

希望同学们能掌握此类题的解题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儿提供一个思考题给大家,请大家按上述方法尝试一下:

小明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

A. 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Fe2+

B. 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Cu2+、 Fe2+

C. 滤纸上有Ag、Cu、 Fe ,滤液中有Fe2+

D. 滤纸上有Ag、Cu、Fe ,滤液中有Cu2+、Fe2+

本题的答案为D,你做对了吗?

三、教学反思

1. 微课形式新颖,有音乐背景、视频和图片,吸引学生,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也推动了课堂的变革与创新。微课针对的是教学的某个重、难点、易错点或抽象的微观本质,有时用语言难以讲清的,制成微课后,可以反复看,直到弄懂为止。本节微课视频7分钟,符合学生注意的特点,由于课堂第一次运用,应学生要求,看了2遍,学生思想集中,效果很好,目前已上传到南京市校园电视网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学习,线下学习,比较方便。

2. 微课目的明确,短小精微,在制作微课时,尤其感到选题和制作至关重要,有的老师把非重点、非难点、非易错点,甚至把该在课堂上演示或学生实验制成微课,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意义不大,效果可想而知。由于微课以音视频为主,上课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师生互动就显得不足,教师不能及时获得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如何结合微课优势在课堂中使用,何时使用,需要同行的不断探索。

总之,微课作为一个新鲜事物,服务学生,制作微课就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做到声情并茂,图文兼有,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让学生真正想学、乐学才是王道。

参考文献

[1] 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组编.新课程自主学习与评价・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