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唱会歌”和“会唱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唱会歌”和“会唱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从“唱会歌”到“会唱歌”是一个唱准到唱美的学习过程。会唱歌:是指在“唱会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会在一定演唱技巧的支持下,能用声音的变化表现歌曲的不同情感。每一个音乐作品的主旋律都是由两大因素组成,一个是“音”,即广义上理解的由不同音高按不同节奏组合而成的旋律。另一个就是“情”。音和情恰如其分地融合交织后呈现出来的,才是完美的主旋律。然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将各种技能技巧渗透在每一次引导学生“唱会歌”的学习过程中。

【关键词】小学音乐;会唱歌;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197-02

2010年,上海某区开展了中小学歌唱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其主题为“学唱歌、会唱歌、爱唱歌”。这一主题名称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什么叫“会唱歌”?它和“唱会歌”有什么区别?如何培养会唱歌的孩子?

1 两者之间的区别

记得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歌唱,要做到声有色,诉有情,曲有韵。”笔者认为,从“唱会歌”到“会唱歌”是一个唱准到唱美的学习过程。从教学目标的角度来说,前者是一个暂时的小目标,而后者却是一个长远的大目标。

唱会歌:是指在某一单位课时内,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唱准确一首歌曲的音准、节奏、歌词,把握其基本速度和大致的音乐风格。会唱歌:是指在“唱会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会在一定演唱技巧的支持下,能用声音的变化表现歌曲的不同情感。唱悲,能使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唱喜,能使千里老幼喜跃振舞,弗不自禁。然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将各种技能技巧渗透在每一次引导学生“唱会歌”的学习过程中。

因此,两者虽然有区别,但却是密不可分的。

2 如何培养“会唱歌”的孩子

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三至六年级学段“演唱”的标准要求: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轮唱、合唱。标准中“有表情地”一词,就已经明确了歌唱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从“唱会歌”走向“会唱歌”。

我们每天都在教孩子们唱歌,但经常听老师们说:“唱唱会很简单,唱得美就不容易了。”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很多老师都会有同感。所以,怎样培养学生有表现地歌唱,把歌唱得美,是我们要追求的一个大目标。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为《情感亦是主旋律》。我认为,每一个音乐作品的主旋律都是由两大因素组成,一个是“音”,即广义上理解的由不同音高按不同节奏组合而成的旋律。另一个就是“情”。音和情恰如其分地融合交织后呈现出来的,才是完美的主旋律。怎样才能完美演绎这样的主旋律呢?我总结出了两大关键,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之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

吴斌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音乐是听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很多老师都很认同这句话。对啊,流行歌曲满大街播,学生听听就都会了。因此,大部分老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都选择让学生去聆听音乐。的确,都说音乐学习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音乐的体验离不开一个“听”字。但是,怎么听才能悟出情,唱出情呢?

(1)听前恰当引。听前恰当引是指聆听之前通过提问等手段引导学生去关注音乐要素。

例:浙江省音乐“疑难问题解决”专题教研活动上,某一男老师上二声部歌曲《红蜻蜓》,他把两个声部的旋律起伏形象地比喻成两只蜻蜓的飞行路线。在其中一次聆听之前这样提问:“同学们听,这两只蜻蜓是在进行飞行比赛呢?还是在悠闲地嬉戏玩耍?”

这样一个提问,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聆听时去关注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从三拍子的韵律中去感受红蜻蜓悠闲嬉戏的场景,是一种有效地音乐体验。

(2)听时适当动。听时适当动,引领学生感知音乐要素。此时“动”的主体并不固定,或师动、或生动、或师生互动。根据教材不同,“动”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从“师动”到“生动”再到“师生互动”的过程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式。

例1:二声部歌曲《钟声叮叮当》教学课例

高声部教学时,首先请学生边听边跟着老师画一画旋律线,让学生体验旋律起伏的规律性,并总结出起伏大的旋律,需要充足的呼吸去支持,从而引导学生演唱时能准确换气。

师:“同学们,小钟的歌声好像什么呀?这连绵起伏的音乐小山有什么规律吗?如果在上高山之前我们能换一口气唱,歌声一定会更动听!”结合线条,恰当提问,引领学生运用平稳的呼吸自如歌唱。

低声部教学则采用了另一种方式。请学生边听边做撞钟的动作,通过一高一低两个不同方位的动作,引导学生体验出“1”和低音的“5”两个音高的对比变化,对把握音准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例2: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课例

在歌曲教学《小溪流水响叮咚》时,首先请学生听师边范唱边画线条,讨论线条有什么变化?接着请学生边听边自己动手画一画,这种线条的变化给你怎样不同的感受?再听再体验,是什么神奇的音乐符号让音乐变得连贯、抒情了?从而引导学生用连贯流畅的声音唱好附点四分音符,最终将音乐的情绪回归到音乐要素上来。

(3)听后及时唱。听后及时唱,带领学生表现音乐要素。听前的引,听时的动,都是为了最终的唱而服务的。因此,充分体验之后通过不同形式的唱及时巩固落实至关重要。结合音乐要素,用有变化的线条或有变化的肢体动作,辅助学生唱出有变化的歌声。

而此时,演唱技巧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歌唱方法的训练主要是依靠听觉来完成,它基本是在“看不见”和“摸不着”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使得演唱技巧的学习变得特别抽象。因此,教师需要借助亲自示范、儿歌或形象的比喻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各种技巧。例如:“头顶瓦罐,口含乒乓”——让学生领会演唱时准确的站姿和咬字开口的状态;“发声有点,线随点延”——引导学生寻找高位、集中的发声点和连贯平稳的气息;还有“一口气用吸管喝完汽水、闻花香、吹蜡烛”等形象的情景比喻都是很好的气息训练手段。相信如果在每一堂歌唱课上,教师都能有意识地去加以训练,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水平必将慢慢提高,歌声自然悦耳动听起来。

关键之二: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引导。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引导最关键的就是教师了。都说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今天我想说,音乐教师的备课,还要备自己。这首歌,你唱准确了吗?你的钢琴伴奏是否符合音乐作品的风格,你的范唱是否深情并茂了?所以,要想培养会唱歌的孩子,首先我们要做一个会唱歌的老师。我们应该具备准确分析把握音乐作品风格,表现音乐作品情感的能力。并用我们深情并茂的范唱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音乐特级教师陈蓓蕾说过这么一句话:“作为音乐教师,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音乐。语言功底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教师的教学语言对激感的作用是也很大的。

“有人说,教师在教学时要一往情深,教师的语言、神态要充满对音乐的浓厚情趣,同时要按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育对象,精心安排设置好语境,在把握好语感的基础上,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振奋的心理,从而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这是笔者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话,有两个词深深吸引了我。一个是“语境”,另一个是“语感”。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好的语感需要一个语境去衬托,没有好的语感,再好的语境也是无效的。例如:教学《踩雨》一课中呼唤的那一乐句,教师首先创设一个语境——“同学们,让我们邀请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一起来踩雨好吗?”这句课堂导语,需要怎样的语感才能发挥出号召性的效果?低沉的、平和地、还是激昂的?又如教学《洛列来》一课,“同学们,是怎样的故事让诗人有这般悲伤?”这句话我们老师又该用什么样的语感去表达才能感染学生?

简单地说:在一堂音乐课上,希望学生安静,自己应先心境平和,希望学生高兴,自己应该先心情愉悦;希望学生热情,自己应先激情四溢,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情绪渲染、情感传递的过程。

捷克著名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爱斯坦曾经说过:“感情是歌唱的灵魂。”可见,只有当有技巧支持的声音与情感完美结合时,歌唱才能被称之为“艺术”。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从歌曲内容和情感出发,注重技巧学习和情感表现相互依存的关系,有耐心地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歌唱,那么必将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会唱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