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医校老师的人文素质培育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医校老师的人文素质培育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中来,抓住关键,制定细致完善的培养体系,对整个培养工作实施过程管理做精和细节管理,这是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培养质量和效率必然要求。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创新性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与企业产品生产有本质的区别。企业生产的产品是精确度越高越好,但是教师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此,在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时,应与医学专业教师特点相结合、与人文素质培养规律相结合进行拓展创新,把握教师多样化、个性化等特征,处理好培养的“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关系,这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精细化的要求。精细化管理理念下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内涵精细化理念下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指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心的态度、精准的目标、精细的过程、精当的评价、严格的执行,实现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结果精品和效益最大化。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精细化强调工作态度、执行过程和结果都要“精”、“细”、“化”。“精”,即教师人文素质培养要抓住关键、重点突出、精确地开展工作。在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目标的确定、计划的制定、工作的分解等都要精当、精妙。“细”,即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全面细致,要根据人文素质培养规律进行构建、环节要全、过程要精细、管理要注重细节。“化”,即将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并逐渐成为自觉行为。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固化于制”,要使人文素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精细化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构成与特征

1.精细化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构成根据医学专业教师职业和专业需求,结合医学院校实际情况,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体系的核心是把握精细化的培养过程,将培养目标与现实需求通过培养体系有效地衔接起来。2.精细化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特征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精细化即体现了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又有自身特点。一是,系统化、细节化与持续改进。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全面把握,统筹协调,整体实施。同时注意对各系统精细化的设计与控制,关注培养过程的每个细节,把工作做实做细,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通过评价反馈,不断改进措施,优化流程。二是,数据化、标准化与尊重个性。有别于粗放型管理的模糊标准,精细化培养强调培养目标与培养措施各环节工作都要有标准,并且标准要实现数据化与精确性。但在标准化的同时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尊重个性,即关注医学专业教师的特点,量身定制培养方案,促进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三是,信息化、流程化与追求效率。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中来,促进教育管理的自动化;根据人文素质的知识、精神、能力的养成规律设计培养流程,有效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质量和管理的效率。

精细化理念下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

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运用精细化管理思想构建其培养体系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确立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取得良好效果,就首先要对其培养目标进行精细化分析。对医学专业教师而言,其人文素质具有区别于其他行业的内涵和特点。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是以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尤其是医学人文知识、相关教育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经教育、人文环境浸染、个体的教育实践与体认所内化而形成的稳定的知识、能力、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是适应医学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要素。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是人文素质在教育、医学领域的具体体现,其结构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框架相通,与医学生人文精神实践相应。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就是要实现其人文素质各要素的良好发展,最终提高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目标系体系中人文知识是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基础和前提,人文精神是核心和最终目标,人文教育力是其人文素质的外在表现和价值体现。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指为实现培养目标的整个培养活动的组织方式。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和教师人文素质形成过程可以用图3表示,这体现了教师人文素质的形成特点及各要素关系,蕴含着精细化理念。图3:精细化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模式与形成过程精细化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包括四个途径:一是,讲座培训。拓展专业教师人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主要通过人文知识专题讲座、校内外培训等方式进行。尤其注意讲座培训与医学相结合,挖掘医学专业中的人文资源,走专业与人文相结合渗透之路。二是,实践体验。人文精神的涵养关键在内化。实践体验促进人文知识向精神的内化。对于医学专业教师而言,要充分利用教学、临床实践,有意识地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精神,利于牢固人文精神和提高人文化的教育力。三是,环境浸染。教师的人文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养成。开展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文氛围,这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医学专业教师进行人文熏陶和熔炼。四是,自我教育。张祥云认为:人文精神的建构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转让性;人文理论具有隐喻性;人文道理具有体认性[9]。人文素质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只有充分调动个体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培养,才能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总之,通过以上途径促进教师对人文知识的知晓,进而领悟、内化为自身人格、气质、修养,升化为人文精神,外化为人文教育力。四个途径相互补充,“四位一体”,促进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内容体系根据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目标,其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人文知识,如:历史、文学、哲学、宗教、道德、法律、艺术、传统文化等知识。尤其要加强哲学、美学知识、传统文化知识的培养。医学人文知识,如: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辨证法、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医患沟通、医学美学、医学法学、卫生管理等知识,这些医学人文知识中蕴含丰富的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专业教师要重点掌握的。教育学知识,如: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心理学等,它们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与技能。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体系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不仅仅是外在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内在精神的塑造,因此应充分调动医学专业教师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思结合”、“体悟结合”,促进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根据人文素质培养特点,结合学校的具体状况,改革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将人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精神塑造相结合。具体方法有:理论学习法。医学专业教师主要通过理论学习来提高其人文知识和教育理论水平。具体通过参加人文专题讲座及培训班、外出学习及参会等方式,加强其医学人文、教育理论方法、医患沟通、医学伦理学等知识的学习。讨论启悟法。组织各类教师进行人文专题讨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改革、师德师风、教学方法、医患关系、医患权利义务等专题讨论,通过讨论中多方思想的碰撞,促进医学专业教师对人文素质的领悟。参与体验法。加强教师的人文实践,一方面,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到临床见习、参与临床活动,切身体验医学为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的意识和行为,用人文思想来理解、运用教材,用人文方法进行教研活动,以人文情怀对待学生。通过这样的参与与体验,将人文知识逐渐内化形成教师的人文素质,又外化成高超的人文化教育能力。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校园环境体系良好的环境对教师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形成了人文传统,才会有深邃的人文精神,校园才会成为教师提高人文素质的殿堂。营造医学院校浓厚的人文环境氛围具体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打造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在建设硬环境时,突出人文特色,在校园景观建设中增加文化品位和艺术含量,营造学校高雅的文化环境。二是,营造校园精神文化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人文讲座、学术交流,营造校园人文氛围;树立优良的学风、教风、医风和校风,尤其要积极建设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以具有浓郁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提示、激励、感染教师。三是,完善校园制度文化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医学院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教师工作和学习制度;大力开展学术道德、医德、师德教育,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总之,这三种人文环境相互影响,共同显现医学院校校园环境的个性与品质,构成富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人文氛围。

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保障体系(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提供组织保障。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教师都要坚持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医学院校要设立专门的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管理机构,健全其管理体制,将教师的人文素质考核纳入教师业绩考核指标和晋升职称的条件,保证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落到实处。同时,实施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应摒弃“人治”,以制度化来强化、规范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2)充分发挥优秀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为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人力保障。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热爱教育事业、学识渊博、具有高尚人文精神的老教师的优势,发挥他们传、帮、带和榜样的作用,例如,加大对他们高尚人文精神的宣传力度,鼓励老教师不仅给中青年教师传授学术思想,还要对他们进行人文精神影响。通过这些形式,使优秀老教师在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加强人文研究,为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提供理论支持。教师人文素质的有关研究可以为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保障。这方面的研究包括:教师人文素质培养、医学与人文、教师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改革等学术研究。当前,特别要研究在新医学模式和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内涵、目标、要求,以及加强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方法等。通过研究,把握医学院校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规律,突出其个性特点,逐步形成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理论体系,为教育实践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教育评价是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是人文素质培养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有重要的反馈调节作用。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评价体系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评价主体。应建立包括行政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人员、各类教师、校外相关机构人员、学生等成员组成的专门的评价机构。同时对成员的工作职责、标准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指导,强化评价的科学化。二是,评价客体。包括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工作状况和教育结果即医学专业教师个人的人文素质两方面的评价。强调评价的全面性、动态性。三是,评价内容。评价内容要全面与重点结合。一方面,包括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各要素建立情况,对每一要素建立的标准、流程、实效等进行细致的分解、量化,实现量化的考评。另一方面,对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从知识、精神、能力三要素制定考核标准进行考评,重点考评人文精神的养成。四是,评价方法。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重点在过程性评价,实现对教师人文素质培养质量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实现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总之,医学院校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精细化培养体系具有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共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性,其指导思想是不断追求教师人文素质培养质量的精益求精,实现的途径是对人文素质培养的每个细节精心制定标准,同时进行全面“动态”的质量管理和监控,及时改进,促进各系统精确高效、协调运行,不断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形成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长效机制。

作者:王贵勤 陈勤 汤军 曾晓荣 单位:泸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