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备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下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备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备课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是语文课改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使课堂充分体现语文课改精神,帮助学生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体味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 新课程 备课 总体原则 集体备课

备课对教师来说,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很重要。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备课对语文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备课环节也是语文课改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使课堂充分体现语文课改精神,帮助学生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体味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为什么要备课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中,要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怎样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这就需要语文老师进行精心备课。高中教师如何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这需要老师积极备课,寻求教学的突破。教师备课时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与探究能力。高中语文教学还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应该重点抓一抓备课这个问题。首先教师如果不备课,自己对教材中的内容编排与重难点就难以做到心中有数。备课不充分,就无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无法积极倡导和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法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无从体现。新课程编排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与探究、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等内容,语文教师可以在备课环节,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实施。

其次,语文教师如果不充分备课,不事先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埋头苦教,大汗淋漓,“低头拉车不认路”,则势必会把教学引入“死胡同”。学生的阅读水平、写作水平如何,关系到教学内容的安排,重难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语文教师不备课,在课堂教学中,就没有总体把握,走到哪上到哪,随意挥洒,那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我们虽然很忙,但并不能把备课这件教学中重中之重的事给省略掉。课上得好,只是一种现象的展示而已。“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下练功,精心备课,就是不断地自我锤炼。

二、备课总体原则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那么,面对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师备课的总体原则是什么呢?

(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往的教学标准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讲授、技能的训练上。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语文课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如何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等能力发展上。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读什么,怎样读,更要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备课时要重点思考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对教材的处理能否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能否激活学生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等。比如,山区的学生阅读与写作相对较弱,我就根据教学重点分阶段安排学生在晚自习前面十分钟出声读美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口头表达能力。备课时注意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和社会热点,课后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写随笔,引导学生在读中思索,在写中理解。

(二)解读并超越教材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的教学过程是“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一方面,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教材之中,要有自己的解读、思考和钻研,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和钻研,很难把一堂课上出新意和深意。另一方面,教师要大胆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先秦诸子散文和古诗词,我们在备课时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取舍教材,备课时要充分思考如何将教师的讲析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吟咏诵读之余体味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三)预设弹性化教学方案

我认为,课堂教学的自然生成并不是说让教师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有详细的教学方案设计,而且在教学方案中预设弹性化的教学设计,给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认知,还应该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其他维度;目标要有弹性,要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教学设计重全程关联式策划,重在从何处开始,如何推进,怎样转折,等等。这样的设计,较以往精细的提问、预定的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的每一句话,计算好教学过程每一环节所需时间的教学方案来说,留下了很多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才使教学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使师生积极互动,发挥创造性。我建议,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有“弹性化教学预设”这一环节,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三、怎么样备课

(一)熟知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的总纲领。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强调:(1)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教学策略。(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可靠保障。熟知以上几点,教师备课要备什么,学生需要什么,课堂要怎么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备教学重、难点

摸准学生已有的语文水平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基础。准确把握语文教材的重、难点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它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就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而言,班与班之间参差不齐,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有个体差异。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往往会犯以下两种错误:一是教师为完成教学设计中既定的内容,在学生已掌握知识要点的情况下,仍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该知识要点,而对学生真正难以突破的问题,急需教师讲透、加强巩固的地方却因时间不够而耽误,或一带而过,或省略为自学。一是严格区分课时目标,如语文文言文第一课时的目标一般是疏通课文;学习生字词。这两个目标本身设置并没有错,但是,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不同,如果一成不变地这样教学,就会出现第一课时吃不饱,第二课时撑太饱的现象。备课时,应充分了解生情、班情,在此基础上确立教学重、难点,合理划分课时,均衡布局课堂教学的密度。比如在高考复习虚词时,我们对“之”、“以”、“因”三个常考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要做充分的系统总结和例题讲解,这样学生在复习时才能突破重点抓住难点,复习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三)备学习方式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强调要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这告诉我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是有约束的,它的前提是要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一些教育专家在各种教学刊物上撰文,指出当前课改中出现的几种误区,其中一个误区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变为自由”,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1)学生学习的“召集人”:学生夸夸其谈,教师无所事事。(2)学生交流的“旁听者”:学生漫无边际,教师不置可否。(3)学生活动的“捧场者”:学生言行出轨,教师大加赞赏。教材中《人是什么》、《人生的境界》等课文充满思辨性和人文性,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多读,透彻地读,在读中思索,在读中加深理解,而不是老师灌输地理解。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探讨教材中哪些知识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教师讲解的,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起到什么作用。要预设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教师该采用什么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不作为”的行为一定要得到遏制。

(四)备作业设计

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学得”和“习得”而来的,无论课内课外都应“学得”与“习得”并存。语文作业设计成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掌控在教师手中。语文教师应怎样用好这把尺子,是我们备课时要特别关注的。我认为,语文作业布置应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1.语文作业的量。不论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应严格控制学生作业的数量,保证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作业。比如多数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语文教师若是急于求成作文布置太多,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进而抵触,这样最终适得其反。因此,在作文设计这块,除了写大作文外,我有时布置写日记,有时写一段读后感,有时写片段作文。同时,语文作业设计要因学生语文水平不同而异,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可设立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2.语文作业的质。这是教师备课的重点。语文作业的设计既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又是对课堂学习的反馈。语文作业的质,主要是针对作业的难度和题型而言的。作业的难度应该是由浅入深的,教师既要设计一些基础题,又要设计一些提升题。作业的题型的设计既要相对固定,更要有所变化。要有相对固定的音形义等常规题型,要有背诵、诵读等必备题,也要有辩论、擂台等探究讨论、发散思维的创新题。作业的质意义重大,它关系到学生是否“习”有所得。

总之,语文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平台。语文教师备好课,进而形成自己的上课风格,使每位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堂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这在课改日益深入的今天,显得越发重要。

参考文献:

[1]福建高考语文考试大纲.2015,3.

[2]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5.

[3]高中新课程标准.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