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Web2.0:赢在长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6年下半年,Web 2.0似乎沉浸于一片哀歌唱挽中,当人们开始担忧长尾与Web 2.0相互点亮的互联网魔术是否最终谢幕时,Web 2.0的先行者们再次探讨起为互联网创业者描绘无限前景的长尾理论……
对于Web 2.0的前途,无论Google还是Yahoo都曾各打各的算盘,但在Web 2.0前景惨淡之际,他们却也无一例外地躲过了这场危机。
也许,正是Web 1.0的余晖照耀让他们幸免于难,尽管5年之前,Web 1.0强弩之末的言论就已在网上蔓延。今昔对比,Web 2.0虽然令人振奋,但对其盈利模式的探寻似乎只是新瓶装旧酒,无论是奉行眼球经济的博/播客网站,还是喧声夺人的在线视频,似乎仍对Web 1.0模式下的盈利点―网络广告流连忘返。Web 1.0的种种做法仍激荡着很多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思路―美国网景的Marc Andreesen,雅虎公司的David Filo,还有急于寻找Google第二的一些风险投资家正以观望者的态度期待Web 2.0发展的一丝曙光。
Web 2.0真的前景惨淡?从不久前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Web 2.0峰会来看,与会很多厂商都表现出了侥幸心态,他们无一例外地接受、领会了这样一个事实:Web 2.0领域兵戈铁马,若想有所建树,就得洞悉互联网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只有将尾巴拖得足够长,才能聚沙成塔,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Google显然对此确信不疑。无论是通过搜索引擎了解用户关注信息,还是借助YouTube庞大的使用基数更好地了解互联网用户使用习惯,Google看重的是用户用电脑在做什么,以及他们对网络内容的相关建议,从而找到并铸就一条长尾。
另外,Google的图像工程项目主管也曾说过:“按自己意愿单独行动的个人在网上留下的相关信息往往意义不大,但是作为一种群体行为而对互联网产生的影响,将是Google寻找广告主不可估量的重要砝码。”这样看来,Google要想把广告卖出去,必须首先弄清它的受众群体到底需要些什么。
相信角逐Web 2.0的每一个厂商都希望建立一个平台,能够最大限度在广度、深度上粘住用户。为了让网站得以存活,完成从杀手级应用提供者角色向纵深平台搭建者角色的转换是必须的。
在这点上,网站CEO Jeff Bezos非常确信,发现广大用户的需求对他们而言十分重要,因为在业务淡季,他们将面临很大的销售压力。因而,Web 2.0似乎是实现机器交流的秘语,其中潜藏着巨大的商机,可以挖掘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创造出长尾理论的经典传奇。
在对Web 2.0与会者的一项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与会者习惯网上冲浪,并会在Google的数据分析中提供网站浏览行为的表征,而且他们更愿意选择观看视频。“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的确出现了新的特征,流媒体信息成为互联网上主要的数据流类型。”Schmidt指出了这点,而Meeker也用一组数据为其做了很好的佐证,互联网信息流通不畅的原因60%皆缘于P2P流媒体的存在。正是由于这种音视频沟通需求的存在,Skype用户数正以80%的增幅发展,目前已有1.36亿注册用户,毫无疑问,Skype是历史上扩展最为迅速的一种网络沟通工具。
由此可见,在互联网领域,谁能找准单位个体的规模性个性化需求,就挖到了开启以长尾理论为支撑点的网站商业模式的金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