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残疾人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残疾人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残疾的事实无法回避感觉的障碍,但是残疾人正是通过感官的代偿作用,使艺术发挥出独特的魅力。残疾人比健全人更需要艺术来抒感,在不屈中展现坚强,在奋斗中改变命运,从而超越自我、超越梦想。作为一名残疾人艺术教育工作者,通过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生活乐趣,促进残疾人身心健康,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

关键词:残疾人艺术教育的社会意义与总体要求

这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的无法看到这个多彩的世界,有的无法信步这个美丽的世界,有的无法倾听这个奇妙的世界,但他们与所有人一样,不仅能感知艺术,而且能够创造艺术。这个特殊群体就是8300万残疾人。北京残奥会开闭幕式残疾人精彩的表演,已经成为艺术经典的象征。翩翩起舞的聋人姑娘、引吭高歌的盲人小伙、力拔千斤的肢残勇士……他们不仅以优美的舞姿、悦耳的歌声、震撼的力量,更是以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性格,征服了整个世界!

一、残疾人艺术教育的社会意义

自古以来,艺术与社会就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艺术通过心灵的审美感受,以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首先,艺术教育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残疾人艺术教育尤其如此,以残疾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残疾人与自然、残疾人与社会、残疾人与残疾人、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残疾人艺术的功能价值决定了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其次,残疾人艺术教育另一项重要作用在于使残疾人从中懂得个性怎样依存于社会又作用于社会的道理,以此成为残疾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的动力。聋人演员表演的千手观音节目,走进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走进五大洲和最知名的美国百老汇大剧院,以文化的使者传播友谊,受到我国及世界人民的喜爱。人们关注残疾人艺术,欣赏残疾人艺术,进而给予残疾人事业更多的支持、更多的关爱。这是由无数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所证实的。

随着残疾人事业的不断发展,残疾人教育工作日益引起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高度重视,而发展残疾人艺术教育,对于残疾人而言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更是他们表达情感和认识生命价值的重要方式,还是展示残疾人艺术才华和精神风貌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不仅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提高了残疾人的文化素质及全面参与社会能力。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他们也是在传递文明,走向世界,也是共同分享社会文明的标志。正如同志对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书面致辞:“特殊艺术,是人类艺术百花园绽放的一朵新蕾。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艺术创造,表明残疾人同样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种渴望和勇敢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值得全社会共同弘扬”。

二、残疾人艺术教育的总体要求

残疾人由于残障,聋人生活在无声的世界,盲人生活在黑暗之中,智障人生活在杂乱无序混沌的思维和想象的逻辑之中……但是,残疾人有他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和理解,聋人听不到音乐旋律节奏,但是我们知道千手观音表演者清一色都是聋人,她们表演的节目,要靠手语教师的指挥,还有一个秘密,那就是通过身体对音乐震动旋律来感知音乐,体验音符的跳跃;盲人虽然视力受限,但他们的触觉、听觉、记忆却在某种程度上优于健全人,他们更擅长曲调和旋律;智障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差,但是他们的某些形象思维能力却超长。无师自通的天才指挥舟舟,他对乐曲的理解健全人无法体会,他创造着我们无法理解的奇迹。

为此,我们对残疾人艺术教育和开发,必须充分了解残疾的个性特征,必须充分挖掘他们感官代偿的能量,在艺术教育与实践过程中,培养残疾人的兴趣和艺术鉴赏力,以体现出特殊艺术的独特魅力。

1,残疾人艺术教育目标整体化

残疾人艺术教育应从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的高度提出艺术教育的目标要求,从“纯粹艺术”教育中解脱出来。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艺术活动的有形结果,真正重要的是要唤起创造的热忱,使残疾人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获得美感体验,帮助残疾人提高到一个更高的生活水平。我们认为,学习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感知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艺术本身,而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残疾人的创造能力。以利于残疾人积极灵活地适应面向21世纪的社会的变化。

2,残疾人艺术教育途径多元化

实施残疾人艺术教育的途径是多渠道、多层次的。主要有:一是艺术学科教学。例如对音乐、美术进行分科教学,或把音乐、美术两科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教学;二是渗透性艺术教育。即在一些专业学科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例如在工艺编织课中渗透艺术教育,让残疾人开展传统的编织,学会自己制作小礼物和美丽的包装,学会美化环境,使残疾人懂得目的性和完美性是一致的;三是大力发展“订单式”培训与艺术学习实习基地作用。以音乐课为例,音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性课程。音乐形象产生的过程就是音乐实践、音乐学习和音乐创造的过程,没有音乐艺术的实践,就没有了音乐;没有对音乐艺术的实践,音乐美的感知和理解就无法实施。只有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才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

三、残疾人艺术教育的自我体会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教与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和接收过程,而是包含了师生间社会和文化的科学谈话,相互作用和共同实践以及学生主动的建构信息过程。这种建构是通过新的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例如,在乐器班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视觉、听力、语言和智力障碍的影响,残疾人学生对行为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都相对较差,那种抽象、空洞、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教育往往引不起他们的兴趣,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富于直观性的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对他们却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教育性,通过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及其创造式的教育方式,可以开启他们的思想。如果善于寓教于艺术,“寓教于乐”,就能使他们在艺术美的享受之中不知不觉接受“善”的观念,从而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同时,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理环境。作为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为学生传授音乐知识,还应利用音乐的中介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一种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和使学习变得轻松的环境。如在声乐班教学活动中,我主动与同学做朋友,共谈理想,分享快乐,考虑同学们的基本情况,按美声和通俗、组合唱法分小组,因人施教。注重培养基础,挖掘潜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求知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对于残疾人而言,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更是他们表达情感和认识生命价值的重要方式。我国的残疾人艺术教育由于起步较晚,总体办学水平和发展规模仍相对落后,但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一切以残疾人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就一定能够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我们有理由相信,残疾人艺术教育这朵小花,今后一定能成为祖国教育大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