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汉族狮崇拜及其起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汉族狮崇拜及其起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原地区不是狮子的原产地。历史上,狮子最早是作为西域诸国的贡品进入中原地区的,这些西域国包括月氏、安息、波斯等。这些国家在古时都出产狮子,且存在着丰富的崇狮习俗。狮子在那里被当成威猛、力量与权威的象征。这些习俗随着西域的狮子进入中土。与狮子差不多同时入华的佛教对狮子的美化和神化进一步使这种习俗更加丰富多彩。佛教中,狮子是佛的护法;是文殊菩萨的坐骑,象征着智慧和力量;是佛的化身,狮子与佛相似相通。

西域和佛教中的崇狮习俗都有本体意义的狮子作依托,因此离狮之习性尚不太远,而古代中原地区没有狮子,贡入的狮子人们难得一见,所以古代中原地区人们崇狮凭的多是想象。人们运用想象力,根据需要,用本土文化改造了西域与佛教狮文化,形成了新的崇狮习俗。

总的说来,中原地区崇拜的狮子具有以下几种功用与象征意义:

(一)保护神。狮子传人中原地区以后,人们不惜牺牲本土已成型的百兽之王――老虎,让狮子成为人们观念中新的百兽之王。《博物志》记载,狮子来到洛阳时,“三千里鸡犬皆伏,无鸣吠”。《瀛涯胜览》曰:“其狮子……声吼如雷,诸兽见之,伏不敢起,乃兽中之王也。”现在,民间狮舞中狮子头上往往都贴着一个大大的“王”字。成为百兽之王的狮子自然被人们当作保护神。人们按照老虎的形象塑造狮子,并把汉族传统的镇墓兽也由老虎等猛兽的模样改为狮子模样。墓前的守护神也变成了威风凛凛的狮子,后来又有了门庭前的威风凛凛的护宅石狮子。

(二)避邪。人们希望狮子具有消除或防御来自超自然的病源或祸患的能力。这样,狮子就被赋予了避邪的功用,也方便狮子更好地履行保护的职责。《抱朴子》曰:“……又有神兽,名狮子辟邪,三鹿羔羊、铜头铁额、长牙凿齿之属,三十六种,尽知其名,则天下之饿鬼饿兽,不敢犯人也。”《天中记》记载,南朝梁画家张僧繇所画狮子图有避邪驱灾的功能。名画家顾光宝所画狮子能为人治疟疾。

狮子避邪神性的取得是与传说中“辟邪”等神兽相混淆的结果。《急就章》曰:“射魅辟邪除群凶。”颜师古注曰:“射魅、辟邪皆神兽名。辟邪,言其辟御妖邪也。”汉代就有用辟邪镇妖的习俗。林梅村考证“辟邪”的原型是西域的独角犀。狮子进入中原地区后,人们有时把它与传说中的“辟邪”等同起来。狮子成为民间的“辟邪”,狮子也从“辟邪”那里获得了避邪的功能。《酉阳杂俎》认为,狮子的身体会散发出一种可怕的气味,用狮毛做的拂尘,苍蝇和蚊虫不敢散落其上;用狮子筋所做的弦弹琴,其余的琴弦就会断绝。狮子被作为镇墓兽放入墓内以镇煞妖邪怪佞。民居的门楣上有剑狮兽牌。狮子口咬七星剑;墙壁内嵌有狮形石敢当和狮形的鹅头坠;屋顶上中屋脊垛里用剪贴、泥塑、交趾陶做成虎豹狮象四兽;屋顶上还摆放武士骑狮雕塑。这些造型都用于镇宅驱邪,祈求阎家平安。闽南、金门、台湾等地,在村落入口处往往放置大型石雕风狮爷。这些狮子持有令旗、朱笔和令印等用于斩妖除魔的法器,具有镇风煞、克蚁害、护风水和破解村落冲犯等神性。

(三)预告灾难和决断是非。取得避邪神性的狮子便脱离了它的自然形态,成为与麟凤龟龙传统“四灵”并驾齐驱的瑞兽。在民间洪水传说中,狮子取代神龟成为预测洪水将来的预言家,具备了预告灾难和决断是非的神性。能够预告灾难的狮子(獐狮)还成为替神农氏尝百草的神兽。传说神农氏有个石狮子,懂得药性,凡是新发现的草药,神农氏都要狮子先吃。狮子吃下草药后,若点头,就是无毒;如果摇头,就是有毒。直到现在,在各地中药铺的柜台上,还可以看到一只只小石狮。这是对獐狮功绩的缅怀和纪念。狮子的这种神性应该是预告灾难神性的延伸。

(四)权势的象征。狮子是自然界中的王者。封建时代,皇家陵墓、宫殿和豪门大族的住宅前那气势恢弘、造型威严的狮子昭示着皇室、官府的尊贵和威势。在民间,能在自家大门口设置一对狮子也被视为一种气派和荣耀。为了独享使用狮子雕饰带来的荣耀,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都对使用狮子雕塑和狮子纹饰制定了许多限制性的规定。狮子造型和狮子纹饰因此被打上等级的烙印,并与普通百姓有了一定的距离。这样,狮子便成为权势的象征。

(五)祥瑞的象征。汉族民俗中的狮子能避邪御凶,是人们的保护神,给人们带来了吉祥和幸福,因此,狮子又成为祥瑞的象征。在汉族民间吉祥图案中,狮子是一种重要题材。青狮加白象象征吉祥如意,太狮(师)和少狮(师)象征官运亨通,狮童进宝象征子孙步步高升,狮子滚绣球象征喜庆富裕,莲花灯和狮子组合象征连(莲)登(灯)太师(狮),双狮与如意的组合象征事事(狮狮)如意,狮子与花瓶的结合象征事事(狮狮)平安,等等。今天仍然盛行于中国大地的狮舞是一种吉祥舞。狮舞中的狮子是一个吉祥的精灵。

(六)民族文化的象征。崇狮习俗是中国文化中颇具民族特色的要素。作为外来物的狮子,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与本土文化紧密结合后,还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今天,富有中国特色的狮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在林林总总的狮子雕刻中,人们一眼就能分辨出“华夏血统”的狮子。狮舞艺术也许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艺术,只有中国人才能使那凶猛的野兽灵巧而又欢快地在他们的节日里舞动。世界上凡是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就会有狮舞活动。

(七)其他神性和象征意义。在宋代,狮子被世俗化后,被赋予了更多的功用与象征意义,如迎福纳喜、富贵生财、子孙繁盛等。在闽南、台湾等地,“狮子”可以镇风压煞、驱蚁除鬼,狮子甚至还像菩萨一样被供养起来,接受香火朝拜,保一方平安,成了“风狮爷”。总之,中国崇狮习俗下的“狮子”威而不凶,神而不邪,与其说人们崇拜的是威猛的狮子,还不如说是祥和、安宁、富足与健康。

因此,虽然对中原地区而言,狮子是外来的,但崇狮习俗是土生土长的,是在传统文化土壤里开出的灿烂之花。

汉族最初是把狮子当作保护神来崇拜的,是保护职能决定了狮崇拜的诞生。那么,汉族为什么要把狮子当保护神来崇拜呢?来自外域的狮子怎么成了汉族的保护神呢?

首先,汉族狮崇拜是由猛兽禁忌转化而来的。

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古代社会,人类在强大、神秘的自然物面前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在人类多次遇到虎、豹等猛兽的侵害以后,就会对这些动物产生极其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人们便对它们形成了畏惧感和规避习惯。在灵魂观念产生之后,古人认为这类猛兽具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的、危险的力量。学者们称这种力量为“玛拉”(mana),把对“玛拉”的敬畏和规避称为禁忌。

“禁忌的目的是要在某种结果与原因之间竖起一道屏障,割断事物间那种神秘的交感,从而避免不幸的遭遇。”(石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弗洛伊德指出,禁忌中包含着两种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情感。“首先,是‘崇 高的’、‘神圣的’,另一方面,则是‘神秘的’、‘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图腾与禁忌》)也就是说,当人们对某种东西持禁忌态度时,人们一方面羡慕这种东西的某种威力,另一方面又害怕这种威力给自己带来伤害。

实际上,在人类的崇拜行为中,弗洛伊德所说的两种情感同样存在。人们崇拜一样东西,或者因为它对人们特别有用,或者因为它对人们特别有害,人们难以对付。第一种情感产生崇拜,第二种情感产生禁忌。

人们认为猛兽具有超人的威力,所以人们畏惧猛兽。不能冒犯和亵渎猛兽,否则就会招致灭顶之灾。既然猛兽是人类所畏惧的,那么也应该是其他事物同样畏惧的。因此,人们就可以利用猛兽的力量来抵御人们可能遭受的侵犯,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这样,这种猛兽就成为一种避邪物,猛兽禁忌也就转化成了猛兽崇拜。

把猛兽当作避邪物进行崇拜和利用的例证很多。鄂伦春族在仙人柱上悬挂野猪牙、熊鼻,侗族在门上挂狗头,彝族在门上画一只虎,相信可以护家避邪。西双版纳傣族身上带有野猪牙、爪、獐牙等,认为在深山老林行走时兽爪能防止野兽侵袭,獐牙能防止蛇咬。云南永宁纳西族小孩身上挂一个猪鼻子,目的是防止恶势力侵犯。瑶族的小孩也喜欢佩戴野猪、老虎、豹子、狗熊等野兽的牙和爪。汉族在上古时期就有以虎驱除百兽、震慑妖魔鬼怪的作法。人们还画虎于门,烧虎皮饮服,系虎爪于身,墓前安置石虎。这些都是利用猛兽的威力避邪和祈求平安,猛兽禁忌转化成了猛兽崇拜。

对于让人们产生禁忌心理的猛兽,足以引起人们的崇拜心理并加以利用。人们自己畏惧狮子,就认为一切妖魔鬼怪也畏惧狮子。西域地区很早就有用狮子守护墓圹的习俗。北方草原民族束腰带的挂钩呈现为狮子形(古称“狮比头”)。传人中原地区,人们用狮子镇墓守宅,避邪御凶。于是,狮子成了人们的保护神,狮禁忌转化为狮崇拜。

当然,担任保护职能的不一定要真实的狮子。用真实的狮子守护也不现实。人们一般只用各种狮子造型代替狮子实物来行使保护职能。原始的万物有灵观念使人们相信狮子的灵魂能寄托在新的“躯体”上,这种“躯体”有着狮子实体一样的威力,能满足崇拜者的需求。而且,狮造型首先利用的材料是原始人坚信颇有灵性的石头。因此,石狮子就能代替狮子实体行使保护职能。后来,各种材料的狮造型,甚至狮舞中的狮子、狮子图案和带有“狮”字的语言、文字都能具备狮子实体一样的威力了。

其次,汉族狮崇拜还来自对虎崇拜的取代。

老虎威武、凶猛,在民俗中老虎是强大武力的象征。在狮子未进入我国之前,一向被视为“百兽之王”和保护神。《礼记・郊特牲》记载:天子郊祀有八蜡,虎是其中之一。祀虎的目的是驱除偷食谷物的动物,以求增加收成。古时的军事装备上饰以虎头纹,军中主将办公的地方称为“虎帐”,军中议事厅称为“白虎堂”。周代负责守卫皇陵和宫廷的军队被称为“虎贲”。曹操曾称骁勇善战的猛将许褚为“虎侯”。对老虎的崇拜是由虎禁忌转化而来的。

狮子进入中原地区前后,不管是文献记载还是口耳相传,人们都参照老虎,介绍狮子。《尔雅・释兽》曰:“狻c,如,食虎豹。”《洛阳伽蓝记》记载了借助老虎识别狮子的故事:庄帝不相信狮子“食虎豹”的说法,于是派人送来二虎一豹,一起放在华林园里。“虎豹见师子,悉皆瞑目,不敢仰视。”同样的情形还见于《博物志》,狮虎之战,以狮子全胜告终。后人继承了这种说法,甚至不断添油加醋。《本草纲目》曰:“狮子……状如虎而小,……铜头铁额,钩爪锯牙,弭耳昂鼻,目光如电,……吼则百兽辟易,其乳入牛马乳中,皆化为水,虽死后虎豹不敢食其肉。”在这些想象的“狮虎之战”中,人们得出两条信息:(1)狮子是像老虎一样的猛兽;(2)狮子比老虎更威猛,能“食虎豹”。这样,人们崇拜狮子就比崇拜老虎更有用。

当然,狮崇拜取代虎崇拜的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狮子猛于老虎。对老虎这种一半是上帝、一半是魔鬼的动物,人们既崇拜又畏惧。古代中原地区山岭绵延,草莽遍地,老虎有着比较充分的生存空间。现实中的老虎凶狠残暴,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威胁很大,人们谈虎色变。老虎犹如凶神恶煞,是不吉利的象征,人们惟有除之方能安心。历代制服老虎者,皆被视为英雄。如春秋时冯妇、晋代周处、元代石明山以及《水浒传》中的武松、李逵等均是大快人心的杀虎英雄。狮子就不同。古代中原地区不产狮子,从西域人华的狮子并没有对人们造成什么现实的威胁。人们耳闻了狮子“拉虎吞貔,裂犀分象”的威力,但是却从来没有关于狮子吃人的说法。狮子威猛的形象更多地存在于人们观念之中。狮子猛于虎而仁于虎。对狮子能“食虎豹”的说法,人们更多的是欣喜,因为人们还能用狮子镇住老虎等猛兽。这样,狮子取代老虎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狮崇拜取代了虎崇拜,原本属于老虎的属性就慢慢地转移到了狮子身上,在人们的谈论和观念中,外来的狮子成了中土的“百兽之王”。人们按照老虎的形象塑造狮子。许多属于虎崇拜的文化涵义也纷纷转移到了狮子身上。在狮子人华前,中原地区的虎崇拜十分盛行,虎崇拜有了许多文化涵义。在狮崇拜取代了虎崇拜后,这些文化涵义也都转移到了狮子身上。总之,在中原地区,狮子最先被人们当作老虎一样的猛兽,狮崇拜由猛兽禁忌转化而来,又由于对虎崇拜的取代而变得具体和普遍。

(作者单位:重庆市四川外语学院管理学院,4000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