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寿世金书 第1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寿世金书 第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三焦、手少阳之脉

外关

本穴与内关相对,因名“外关”。又本穴为手少阳之络,得手厥阴过经来会之气,盎溢予无名指之端,是为“关冲”。关冲治症,多与本穴略同。治肘臂不得屈伸、五指不能握及耳聋等症。以经络之所过也。

支沟

本穴在前膊外侧肉隙中。本经之气循而上行,本穴在尺桡二骨夹隙中,喻犹上肢之沟渠也,故名“支沟”,又名“飞虎”。以取穴手法而得名也。人张手量物,由大指尖至中指尖,名日“一虎(口)”,以虎口中指向前跪屈,食指向前迈进一步,中指尖至食指尖,名为“一飞”。其处在腕节上三寸许,正当阳池穴向上一飞之处。因名“飞虎”。治热病汗不出、肩背酸重、四肢不举、霍乱呕吐、口噤、卒心痛、三焦火炽、产后血晕、肋痛等症。以其贯彻三焦,故其治症,较为复杂。

会宗

宗,本也,聚也。又流派之本源为宗,凡事物之系统,必先有宗主,而后有支别。本经居三阳之中间,而本穴挨次之穴,为三阳络(即三阳经之络脉,相互沟通),犹系统之支别也。本穴居三阳络之前,犹会别支而宗主之也,故名“会宗”。主治五痫、耳聋、肌腹痛等症。禁针,宜灸。

三阳络

手三阳之脉,并列上行,行至本穴,三经线较为接近,两旁二经之络脉,当有与本穴通处,因名“三阳络”。与三阴交,地五会命名义同。意其所应症,当有关于手三阳经也。治暴喑耳聋,四肢不欲动摇。

四渎

渎,为沟渠之大者,本穴前穴为三阳络,则犹汇细流而为巨川也。古称江、淮、湖、济为“四渎”,以其有润通之力也。考本穴治症,多以润通为务,即犹灌溉航运也。主治呼吸气短、暴耳聋、下齿龈痛。

又四渎为星名。凡四星,在东井星之南,轩辕星之东,为江淮湖济之精,其占为流水泛溢、津梁舟楫之事,与本穴功能润通相符。治症与三阳络亦略同。

天井

穴在肘后屈肘陷窝中。此穴颇深,可向上刺,故名天井。古法治瘰疬,有天井透肩贞之说,即沿皮向上刺也。若向腕部平刺进针,可促使发汗。有天雨沛然,灌溉全身之势,因名“天井”。能治五痫、风痹、耳聋及嗌颊肘臂诸肿。以其治症繁杂,又可意为市井之“井”,四通八达,亦可称之为“井”。

清冷渊

玩味此穴名三字,富有寒泉凛冽之意,思之使人肤栗。凡诸毒热之病,可以取此。古法种痘,取清冷渊、消泺二穴以其能透解郁热之毒也。主治肩臂痛、肿不能举。

《淮南子・齐俗训》曰:“北人无极非舜,自投于清冷之渊。”盖古代先有此渊之名,道家修养,借此渊名,名此穴位,前人又复取其功能,以为医疗解热之用。

消泺

消,放散也。泺,《集韵》:音“历”,药名即贯仲也。此药善能解热,功同本穴。以其能消热故名“消泺”。

按泺字,音义尚多。于此可依《集韵》音“厉”,为宜,或音“烁”亦可。以上三穴,功力略同。本穴主要功能,在于消解。至于消解寒凝,或消解灼热,则在人手法善用耳。后世专有解热穴位(五十九穴泻热之类)及生寒生热手法,多不见用。

穴在臂之侧,俞之下,三穴位傍近,因名“月需会”。治肩项瘿肿,臂酸无力等症。按会之意,为三之会穴。如臂懦属手阳明,为手足太阳及阳维之会,俞属手太阳,为手太阳及阳维之会,月需会属足少阳,又为手足少阳及阳维之会。故治症广泛。

穴在肩后隙间,因名“肩”。治臂痛肩重,不能扬举,取局部也。

本穴在胸腔极上。胸腔在人身为天,故称“天髂”。治肩重不举、胸中热满、颈项引痛。以上三穴,治症略同。着重局部,因经络之所过也。

天牖

口开旁墙日牖。所以助明也,与天窗穴意同。穴在颈侧,有如旁墙之窗故名“天牖”。以文义揆之。所治者,当为头面耳目颈项诸疾也。

翳风

穴在耳后陷中,四周隆起,且平近风池。能治风症,故名“翳风”。翳,遮闭之也。犹云翳处之风穴也。按气动为风,本穴能开气郁之闭,又以其接近于耳,故兼治耳聋之因于气闭者尤效。

瘛脉(瘛,音掣)

《素问・玉机真藏论》云:“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日瘛。”俗称抽风。按瘛为痫类,小儿多患之。本穴在耳后“青筋”动脉处。人在惊风癫痫症发时,或三焦火盛时,则此“筋脉”色变青紫,连及全耳灼热,即狂热之表现也,故名此青筋处,为“瘛脉”穴。小儿患惊痫时,则此处青筋特显。《针灸大成》经穴歌:“天牖,翳风,瘛脉青。”是古人对此穴,以青筋为特征也,刺之多效。

颅息

息,休息也,又气息也。穴在颅侧睡眠着枕处。以其有关于息,故名“颅息”。有谓穴下有动脉,与呼吸相应,考之未确。或临病时乃现欤,愿针灸同道随时留意。所治为耳鸣、喘息、瘛、痫、胸肋痛、吐呕。

角孙

穴对耳上角,细络旁通,故名“角孙”。细络为孙络。《灵枢经・脉度篇》:“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又世俗称鼻为“祖”,称耳为“孙”。本穴在耳上角稍前处,和之上。《针灸大成》谓耳廓中间,开口有空,治龈肿、目翳、齿龋、项强等症。

丝竹空

丝,细络也。空,孔窍也。眉犹竹叶。本穴在眉梢外侧端,穴下孔窍,细络旁通,故名“丝竹空”。治目疾、头风、小儿惊痫,取其通达透彻也。《针灸大成》谓宜泻不宜补。小儿天吊,眉上三针,此其一也。

穴在耳门稍上,陷中。有关听觉,老子日:“声音相和”,故名“和”。以其能治耳病也。本穴治耳鸣、口噼、项肿、抽风、痉挛、牙车引急等症。与耳门、听宫、听会同功。

耳门

穴在耳前上切迹微前陷中,本经支线从耳后入耳中,由本穴出走耳前,故名“耳门”。治耳聋,耳疮、齿龋、唇强等症。本穴与听宫有关(详前文手太阳经“听宫”解)。

胆、足少阳之脉

《灵枢经・经脉篇》:“胆、足少阳经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经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出页),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肋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肋,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人小指次指之间,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补八字)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瞳子

目之精华在瞳子,故称目珠为瞳子。穴在目外角,骨隙中,因名“瞳子”,一名“太阳”,又名“前关”。为手太阳手少阳及足少阳三脉之会穴。治青盲、目翳、风泪、眦口、头痛、喉闭等症。《道藏》:“目,童子也;童子心神也。”

听会

本穴之上有和髂、耳门、听会,本穴与之挨近。故本穴为司听之汇,而名“听会”。治口歪、耳聋、齿痛、抽风、痉挛等症。

上关

与下关相对而言也。下关在颧骨弓下,本穴在颧骨弓上,故名“上关”。上关古说禁针。或问:既然禁针,何须设此穴位?

答:正为使人注意,以防粗工之不慎也。其他可灸可刺之穴,误刺之,不过治疗无效,若禁刺禁灸之穴误取之,则危害殊甚。旧说本穴近于太阳,为至尊至贵之处,故又称“客主人”。

本穴内通脑系,脑为全身君主,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犹中央正统,天下之共主也。古时天子巡狩,所至之国,诸侯待以主人之礼。《礼记》:“天子无客礼,莫敢为主者。”故天子至处忝然以主人自居。以为虽在客情,犹主人到来也。本穴禁灸禁刺,示人不可冒犯君上也。逼不得已,以毫针轻取之。在专制时代,不敢以君王、皇帝名其穴,故制造隐语,称之为“客主人”。又以本穴傍近太阳之位,亦即天日之象也,更有以本穴位为太阳者,余则以为太阳之为片,上关乃片中之点。又以其近于听会,故治症略同于听会。但治以抚按为主,或以毫针轻取之。

颔厌

人当嚼咽食物时,颔下与颞颥俱动,是颔下与本穴有牵合也,因名“颔厌”。古“厌”与“餍”通,又引也。意即颔动,引及本穴亦动也。以其近于上关,故所治略同上关。

悬颅

本穴在颞颥动脉处,承颔厌之气下行,即犹头上经气悬行于颅侧也。沿皮刺之,可治悬晕。悬晕之悬,如物在悬空晃动,在人自觉两足无根,头晕如身悬也,故名“悬颅”。所治为头痛、牙疼、身热、烦满等症。

悬厘

扬雄云:“荷天冲,提地厘。”言荷天之道,提地之理,则而效之也。又悬者,提也,厘者,理也,含有纠偏矫正之义。后人纠正事物之差、多日厘正。凡头侧之穴,多治偏风、头痛、歪噼、烦心、耳鸣之症。循经取效也。本穴之上,有天冲穴,故本穴取地厘之意,以与相对,因名“悬厘”。

曲鬓

穴在鬓发曲处,因名“曲鬓”。穴近颞颥,故治烦、颔、牙车等处之症。

率谷

穴在侧头骨与颞颥骨合缝处。其缝犬牙交错、曲如蛇行。《孙子》:“夫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谷即缝也,因名此缝合处为“率谷”,其所治症为偏失痛、烦满、呕逆、胃寒等症。

天冲

星名,崴星之精,流为天冲。冲,通也。本穴又名“天衢”。衢,四达也,与“冲”意同。《易・大畜・上九》:“何天之衢。”注:“何其通达之甚也。”可知本穴功能在于通也。所治为头痛、癫疾、风痉、龈肿、善惊及诸头脑之疾,而以通法为主,故名“天冲”。

浮白

本穴治足不能行及耳聋、胸满、齿痛、瘿肿、喉痹、咳嗽、吐痰沫等症。病者宛如醉人状态,喻病人如曾浮大白者,本穴可以治之,因名为“浮白”。

按:“浮白”典故,出于战国之初。魏文侯与诸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行觞政(酒令也)日:“饮不口者,浮以大白。”后人以“浮大白”为罚大杯酒。浮者,满而溢也。今取为穴名,意谓病者如有醉态,似曾浮大白者,取此穴以治此病,故简称本穴为“浮白”。以简简二字,表出穴位功能,病人症状。又揣中医理论以针灸最奥,在《内经》成书以前,已有“黔首共余食,之成,殊为可惜”(见《宝命全形篇》)。

窍阴

头为诸阳之会,何本穴名为“窍阴”?盖以五藏属阴,而开窍于头也。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脾开窍于口而通于咽,肺开窍于鼻而通于喉。本穴治耳鸣、目胀、舌强出血、口苦、喉痹、咳逆等症。针之以通藏阴之窍,名以“窍阴”,实即阴窍。不日阴窍,而日“窍阴”者,盖隐之也。

完骨

完者,全而整也。又事功完成,守备完固皆是也。在人身、头骨为脑之宫城,最宜高坚完固。穴在耳后高骨后缘。相人书称此处为寿台骨,其处高坚,仅次于强间,当头侧外卫之要冲,最须坚固,故名之“完骨”。治口歪面肿、头项摇、牙车急、齿龋、目眩及癫疾、头风等症。

本神

本穴在前额发际,内应于脑。与神庭,临泣相平,故善治有关神识诸病。如惊痫、癫风、神不归本等症,故名“本神”。又本穴为本经与阳维之会,亦神之本也。

《皇极经世》:“天之神,栖于日,人之神,栖于目。”足太阳起于目内眦,足少阳起于目外眦,足阳明之承泣在目下,足少阳之阳自在目上,手少阳之上关在目外,手太阳由目锐眦入耳中,由目内眦斜络颧,手阳明止于迎香,接近四白、承泣。是手足三阳经气,俱会于目也。又目之精气为神为光,亦神之本也。 本穴傍近之穴,为临泣、目窗、正营、承光,均治目病及惊痫,诸有关神明之症,本穴统能治之。本穴有似诸神穴之本,名之“本神”,是所宜也。

《黄庭经》:“何为死作令神泣。”注:“房中不慎,伤精失明,故神泣也。”泣为哭。神而哭泣,义近于玄。余意“死作”之“作”字、应读平声,音作,字义滥行不节也。“泣”,古与“涩”通。涩,滞而不灵也。“泣”,宣读“涩”。原神本灵,肾损则脑伤而不灵,故神涩也,而健忘、失眠、目昏,诸症生矣,本穴能治之。

阳白

穴在前额发眉之间,直瞳子。其处平白,与足阳明之四白义同。本穴为本经与阳维之会。按“白”字之义,明显也。亦关于目,故治目疾多效,与足阳明之四白相对照。本穴在目上,故名“阳白”。

头临泣

泣,哭无声也。人当哭泣之先,必先鼻腔连额酸楚,然后泪下。本穴在前额发际,正当上液之道,酸楚临此,而涕泪俱下,故名“临泣”。以治目疾、多泪,生翳诸病颇效。本穴为足太阳、少阳、阳维之会,取之使阳神振奋也,故称此诸穴处为上液之道。

《内经》云:“液者,所以灌精濡空者也。”故上液之道开,则泣。当在临泣穴位酸楚时,正上液之道将开也。及其泪下,是上液之道已开也。

目窗

人当回忆往事时,多目睛上视,凝神注脑,则旧景历历如见。而本穴四周之穴,为承光、本神、临泣、正营诸穴,命名取意,皆在于目。而本穴处四者中间,更为目力精华上达荟萃之处。本穴治目赤、青盲、白膜履瞳子诸症,犹开窗通明也。

正营

《内经》:“营主血,目得血则明。”又室之向明者为正室。天子之离宫别馆为营室。人之神智在脑,脑为一身之主宰,犹人世之君主也。本穴有关治脑,犹天子之营室也,故名“正营”。其所治症为头项偏痛、目不明等症。

承灵

本经经气承目窗、正营而来。与通天、百会傍近。凡此诸穴俱关神识,故名“承灵”。误针伤脑,令人记忆力消退,而脑不灵敏,故在禁针之列。

承,继也,迎也,又佐也。顶为元神所在。本穴能益神识而佐之,亦承于灵也。人之灵在肺。故以本穴治脑风、喘息、鼻衄、鼻窒诸病,以复其灵运之能。但须浅取为宜,守禁针之戒也。按之,掐之较佳。

脑空

俗云:胃常空,则病少。脑常空,则智多。吾人运用脑力,必先消除杂念,使脑海澄清,意念乃得专一。本穴内应大小脑之夹间,即脑之空隙处也。脑宜常空,故名“脑空”。治头重、颈项强、目瞑、癫风、心悸、头风等症。

风池

穴在脑后,与风府相平。为风邪入脑之冲。池,喻水之汇贮也。此为风之所汇,故日“风池”。多用泻法,治症颇多,如寒热病、汗不出、偏正头风、目眦赤痛、目昏耳塞、痃疟,凡属外风内火头项诸痛,俱可取之。

肩井

穴在肩上凹处,故名“肩井”。古有井田之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即四通八达也。古者日中为市,交易者汇集于井,故后人称通衢为市井。本经通过肩部与诸阳经交会,其所治症,极为复杂,有如各病之市集,故名“肩井”。所治以风症居多,如中风、痰喘、头痛、臂痛、劳伤、气逆、产后等等之涉及于风者,均可酌用。以风为阳邪,症从其性也。《针灸大成》谓:“若针深闷倒,急补足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