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济宁市降水量变化分析与农业抗旱减灾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济宁市降水量变化分析与农业抗旱减灾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济宁市农业生产地位突出,但却受干旱灾害的困扰,研究降水量变化尤为重要,以济宁市气象台的降水资料为基础,对济宁市1958―2014年的降水量进行统计分析,参照国内抗旱减灾的经验,结合济宁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抗旱减灾对策。

关键词 降水量;农业抗旱减灾对策;山东济宁

中图分类号 P426.61+4;S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44-02

近些年,水资源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受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异常影响严重,导致极端干旱事件的增加。农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旱涝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造成粮食损失的比例高于50%。在我国经济、社会尤其是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旱涝灾害始终是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我国的水资源较为匮乏,而山东省内水资源的总量又仅为全国水资源的总量的1%左右,其中,每人平均拥有水资源的量为334 m3,仅为我国人均所拥有水资源的14.9%,仅为世界人均拥有水资源量的4%,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小于500 m3的重度水资源缺乏地区。因此,山东省属于气象灾害频繁且较重的省份,而济宁市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受降水、地形地貌及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因此研究年降雨量的演变趋势和预测年降雨量是区域水资源规划中的当务之急。

1 济宁市降水量变化分析

利用济宁地区11个气象观测站(其中兖州为一级站,其余为二级站)1958―2014年的逐年降水量资料进行分析(季节划分按照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

1958―2014年济宁市近60年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77 mm,年降水量达到600 mm的年份占80%,达到700 mm的年份占60%,达到800 mm的年份占30%。定义降水量大于平均值连续3年以上为连丰期、小于平均值连续3年以上为连枯期。用年降水量5年滑动平均分析济宁市降水的连丰、连枯期。可知,第1个连丰期为1961―1968年,第2个降水连丰期为1971―1977年;第1个连枯期为1983―1992年,第2个连枯期为1995―2000年。近57年降水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全年及夏半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冬半年则不一致,西部、西北部和东部山区降水量仍呈上升趋势,其他地区呈下降趋势。虽然部分县市冬半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但由于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半年,所以年降水量仍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近57年济宁地区平均年降水量为682.6 mm,其中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的平均年降水量分别为713.2、575.1、690.3、751.6 mm。

济宁市各地平均年降水量在500~900 mm之间。从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可以看出:济宁市各县市区的降水量差异明显,其中,梁山、汶上的降水量较低,微山、泗水的降水量较高。总体来讲,全市年平均降水量由济宁西北部地区至东南地区的降水量大致呈逐渐递增态势。

2 济宁市农业抗旱减灾对策

结合济宁干旱灾害脆弱性评估研究结果,并且依据国内的抗旱规划和山东省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以下抗旱减灾的对策,以期达到以下的3个目标:一是当处于遭遇中等程度的干旱期间,为了达到农业生产状况与农业生态自然环境不受严重的破坏与影响,应首先选择保障人民生活及工企制造业用水;二是当处于遭遇严重的干旱灾情发生期间,为了尽量使农业、工业、企业生产的影响与破坏程度能够降到最低,应首先保障城市和农村的水资源能够满足群众基本的生活需要;三是当处于发生特大干旱期间,坚持以人为本,首先保障区域城乡居民生活的正常用水,保障重点工业企业、重点粮食产区的抗旱用水资源。

2.1 提高节水效能,构建节水型社会

2.1.1 农业节水领域。提升农业渠道输水,过水的效率,尽量降低从水源输水到田间由于“跑、滴、漏”造成的水资源损失。提高农业用地灌溉用水的综合利用率,重点选取试点地区普及滴灌、喷灌、渗灌等先进抗旱节水技术与方法,然后逐步推广应用。采取科学灌溉和计划用水的方式,并且在农业干旱脆弱性相对强地区主动推广雨养农业和旱作农业技术。

2.1.2 工业节水领域。在沿海地区,例如威海、烟台、青岛、日照等地区,积极利用海水来替代淡水进行工业冷却。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工业用水领域制定科学规划,重点是有计划地改造现有的高耗水、低效益的工业生产项目,改进企业的工艺流程,以降低耗水量,加强工业废污水的回收利用。由于重点区域在农村地区,所以重点要加强乡镇企业节水用水的管理措施。在水污染防治方面,逐步推行在一些试点区域使用清洁能源,切实加强对污染排放单位的审核和监管,严格管控以达到实施达标排放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目标。

2.1.3 城镇生活节水领域。完善城市的供水管网设施改造和管理,大力减少“跑、冒、漏”水的现象。研制创新新型节水器具,推广节水型的生活设备,在水资源紧缺地区积极推广污水回收利用的中水道系统。政府管理部门科学规划生活饮用水的水源地保护区域,由于水污染防治重点之一就是保障群众的生活饮用水安全,所以日常工作期间,在水源地保护区域内对水资源的保护进行开展实时监督,严格管控护水资源保护区内的各项工业生产排水达到规定标准。

2.2 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水土保持建设

2.2.1 科学制定水资源综合保护规划,加强污水排放监管。政府管理部门依据目前的现状,通过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综合保护规划,划分出不同的水体功能,依据不同类型水体制定和完善使用原则,以控制工业污水的排放量。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提高监测水平,贯彻落实工业废污水治理达标排放制度,坚决贯彻“谁污染,谁承担责任”的原则,严格执法。

2.2.2 贯彻退耕还林政策,减少水土流失。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退耕还林,封山植树的长期政策,逐步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积极推进人工补植、人工造林和水土保持田的建设,加强涵养水源力度,充分发挥丘陵地区林木蓄水保水的作用。山东省平原区在农田林网建设方面拓展工作范围,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山东省丘陵地区开展植树护林工程,保障林木范围只增不减。

2.3 改善农业条件,建立全方位旱情监测预警系统

2.3.1 制定抗旱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开发地下水。政府管理部门制定长期抗旱、科学抗旱的总体规划部署,在省、市、县,特别是在乡镇农村,大力加强旱灾宣传教育工作,并通过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抵御干旱灾害的实力。政府管理部门联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地下水资源的工作规划,在山东省地下水资源充足的区域,有步骤、有计划的开发地下水资源。在山东省地下水资源超采区域,为了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平衡,保护水资源,必须严格控制超采,山东省泰安、济宁、枣庄和聊城的丘陵地区要推广应用雨水集流工程,修建调蓄水工程,在东营、淄博、济南的平原地区修建平原水库,利用河湖沟汊调蓄水工程,蓄住汛期来水。

2.3.2 建立覆盖全省的旱情监测预警系统。由省级管理部门牵头,在山东省内建设与完善省、市联动的水源动态监测系统平台,在对历年来旱情的信息采集、传输、分析以及预测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对旱情的监测和管理能力,实现旱灾的实时预警,以减少旱情损失。在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分析环节上,政府管理部门与企业共同联合采用现代技术和网络互联平台,在农业旱情出现后及时汇总分析雨情、水情、墒情、灾情等信息,并通过各抗旱减灾部门的联动机制尽量将旱情灾害降低。

3 参考文献

[1] 苑文华,张玉洁,孙茂璞.山东省降水量与不同强度降水日数变化对干旱的影响[J].干旱气象,2010,28(1):35-40.

[2] 王健,杨士恩,韩风军.聊城近50年夏季旱涝特征分析[J].山东气象,2011(4):6-11.

[3] SHIAU J T,HSIAO Y Y.Water-deficit-based drought risk assessments in Taiwan[J].Natural Hazards,2012:1-21.

[4] SHAHID S,BEHRAWAN H.Drought risk assessment in the western part of Bangladesh[J].Natural Hazards,2008,46(3):391-413.

[5] ALCAMO J,ACOSTA M,CARIUS A,et al.A new approach to quantifying and comparing vulnerability to drought[J].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8,8(4):137-149.

[6] PANDEY R P,PANDEY A,GALKATE R V,et al.Integrating Hydro-meteorological and physiographic factors for assessment of vulnerability to Drought[J].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2010,24(15):4199-4217.

[7] 倪深海,顾颖,王会容.中国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6,16(5):705-709.

[8] 徐新创,葛全胜,郑景云,等.农业干旱风险评估研究综述[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6):263-270.

[9] 茅海祥,王文.1960―2010年中国南方地区夏季旱涝时空分布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2,28(1):90-95.

[10] 陈权亮,倪长健,万文龙.川渝盆地夏季旱涝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高原气象,2010,29(3):587-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