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现代怀旧与身份认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现代怀旧与身份认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从现代性的“巨变”角度出发,通过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故事发展及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生选择、精神状态探讨处于现代性语境下人的价值信念、身份认同、自我理解的变化,以及在实际生存中现代人如何通过怀旧实现自我的定位与构建身份认同

关键词:现代性;怀旧;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赵薇终于交上了她研究生的毕业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是赵薇献给她青春的作品,也是70后一代向青春致敬的影片。影片的背景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校园,张国荣的海报、李克勤励志的《红日》、曾经风靡大陆和台湾的《新白娘子传奇》是70后大学的回忆,活跃的英语角、中分的男士发式、公共电话亭,无一不透露着70后对逝去青春的眷恋与缅怀,这部片子散发着浓浓的怀旧气息。

一、怀旧、现代性与身份认同的关系

何谓怀旧?从西文的词源学角度来看,“怀旧(nostalgia)”一词源于希腊词根nostos和algia。nostos是回家、返乡的意思,algia则指一种痛苦的状态,即思慕回家的焦灼感。①怀旧自古以来就有,史书的编撰、祭祀、回忆,都是怀旧的表现,而现代性就像一个催化剂,拉开了现代怀旧的序幕。

关于现代性,不同的大师有不同角度的解读。波德莱尔经典的说法是“现代性就是过度、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与不变。”②社会学家鲍曼打了一个很形象地比方,说“液化状态”是现代性最典型的表征,“液化状态”意味着处于永恒不断的流动变化之中。③哲学家卡尔・波兰尼用“巨变”来描述现代性的深刻变革。④

生活在这样一个“短暂”、“偶然”的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在佛洛依德看来,现代人的本我不断受到超我的压制,社会现实所要求的“现实原则”取代来自力比多冲动的“快乐原则”控制着现代人。⑤舍勒也惊叹“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当前这样,人对于自身如此地困惑不解”。⑥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有过一针见血的言论“一切固定的古老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式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⑦

海德格尔曾在《存在与时间》中分析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我们的地位、家庭、文化等方面获得一个身份,我们的生活价值和目标就取决于对此身份的定位、认同、反思和批判。现代性抓不住的瞬间让生活在其中的人困惑迷茫,产生身份认同危机。在这样一个速度之上、效率优先的现代转型社会中,怀旧的意义就被凸显出来了。现代人放缓步伐、降低生活的节奏,在过去、历史和回忆中寻找自我存在的根据,从而构建自我身份认同。

本文从现代性的“巨变”角度出发,通过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故事发展及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生选择、精神状态探讨处于现代性语境下人的价值信念、身份认同、自我理解的变化,以及在实际生存中现代人如何通过怀旧实现自我的定位与构建身份认同。

二、一厘米的错误:本我与超我的较量

男主角陈孝正是工人家庭出身的,父亲早亡,靠母亲辛苦把他养大,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的人生是一座只能建造一次的大厦,我不能允许有哪怕一厘米的差错”。由于出身贫寒,在巨大的压力当中,他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他不敢犯错。他行事遵循现实原则,生活极其规律,每天6点半起来锻炼,每晚必去图书馆学习,有洁癖,生活井井有条。同时他的内心敏感,对别人因为富裕而产生的优越感极其反感。

这样一个理性成熟的人,怎么会被郑微打动,接受了她呢?在跟郑微在一起之前,他的生命犹如一潭死水,平静但毫无生之欢愉,了无生趣。他会爱上郑微,是他的现实原则对快乐原则的妥协。郑微是青春最好的诠释,她是一个遵循快乐原则行事的人。她任性、无理取闹,只要自己不高兴就向别人发飙,完全是大小姐脾气。她贪玩爱吃,玩游戏、打牌、看DVD碟,怎么开心怎么玩。她刁钻、古灵精怪,上课迟到被逮住就谎称自己拉肚子,对陈孝正谎报生日,“非常时期”就用“非常手段”。同时她又是一个率直、真性情的女孩子,不矫揉造作,不虚伪矫饰,像一个孩子一样天真烂漫。她身上迸发的是强大的生命力,就如青春,朝气蓬勃。她的活力,在她登台演唱《红日》时迸发得淋漓尽致。当她举手表示要登台唱歌时,不管是台上的主持人还是台下的朋友都用严肃的表情告诉她“别冲动”,台上台下气氛尴尬,可是她坚持。当《红日》的旋律响起,她深情投入,全场气氛顿时高涨,她的热情点燃了在场的人。她就象是一缕阳光,当这缕阳光极力想照进陈孝正暗无天日的心房时,他选择逃避,就像他听到郑微激情澎湃的歌声时落荒而逃一样。但是他终究还是抵挡不住阳光,让生命出现一厘米的差错,因为他也需要光明。

但当他的生存发展的理性诉求与对生命质态的感性体验之间发生冲突,需要在出国与爱情之间做出选择时,他选择追随逻各斯的呼唤。他在爱情和前途面前用一句“人首先要爱自己”来解释他的选择,他选择出国留学,他为了拿到美国的绿卡跟美国人结婚,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中寻找一丝丝安全感。传统社会是一个稳定的、有序的、慢节奏的生存世界,这个世界是能被我们的理性所把握的。但现代社会则不同,人能把握的只是此时此刻的现在、当下甚至是一瞬间,是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的,所以生活在其中的陈孝正只有抛下女友,因为他需要用冷冰冰的绿卡、名校毕业证、建筑公司总裁这些现代身份确定自己在这个社会中自我存在的依据,在这一过程中他的超我一直压制着本我。只有在他成功取得这些身份证明后,他才能够关注自我的本心,他才能回去找郑微。他说“我觉得我是爬行动物,只有跟你再一起的时光我才是直立行走的”,他回去找郑微,是为了获得新生,为他枯井般的生命注入生的热情。在我看来,这也是他在试图重返家园,寻求诗意的栖居,郑微这份纯粹的爱是他的根。

三、隐身:道德迷失

林静是郑微从小想要嫁的男生,她追随着他来到同一个城市读大学,可是,当郑微去大学里找他时,林静消失了。郑微以为林静去美国了,他却一直隐身在那个城市中。因为他发现自己的爸爸和郑微的妈妈“有”,自己的爸爸和自己爱的女生的妈妈发生了爱恋的关系,他无法接受这一个事实,他无法饶恕他们双方对各自婚姻的背叛,这不符合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国传统的婚姻男女关系之中,女子被要求“三从四德”,既嫁随夫,对丈夫要专一、忠诚,对婚姻从一而终。这种婚外情式的自由恋爱是婚姻道德沦丧的表现,属于越礼的行为。

林静目睹了这样一段“”,他就把自己困住了,陷入和自我认同的迷茫当中。找不到答案的它选择逃避,躲了起来,他不知道如何面对郑微。转型中的中国,以道德伦理为基础的旧秩序逐渐瓦解,但同时以西方理性科学为基础的新秩序尚无完全构建起来。可以说,他是接受不了这种传统与现代的断裂,无法面对现代社会旧道德的瓦解和新道德的侵入。

四、敏感的时间观

影片中感叹青春“终将逝去”的对白出现在三处场景中,从影片主要人物对“青春”的诠释可以反观现代社会对人的生命感知的影响。

第一处出现在黎维娟对大学生活感到失望时,在镜子面前端详自己的眼角(鱼尾纹),愤慨地说了一句“宝贵的青春,就这么糟蹋了。”一处在四个女生在寝室里聊起理想时,阮莞表示她最大的理想是青春不朽,郑微也跟着附和着同意说她也不想变成黄脸欧巴桑。再一处就是阮莞死后,郑微在她的墓碑前对她说“阮莞,只有你的青春是不朽的”。如果说痛失挚友的郑微说出这样一句话是人之常情,那么还处于大一阶段的女生就愿望着青春不朽就显得故作深沉了。这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刚告别忙碌的高中进入大学的大学生正当青春韶华,意气风发又无忧无虑,应该是“狂”得很的时候,哪里会有对衰老的恐惧呢?况且,尚没有失去过青春,又怎么会觉得青春可贵呢?她们对时间的这般敏感,究其原因,在于“过度”、“短暂”、“偶然”的现代社会让现代人过早地成熟。在如此极速的更新换代中,他们时时刻刻产生紧迫感与眩晕感,感觉到对这个世界的把握力不从心。他们感到时间的压力,害怕自己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害怕自己会“过时”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五、怀旧,重构身份认同

跳出影片来看,70后用这样一部充满自我迷失与身份找寻的影片来像他们的青春致敬,他们心灵的疲惫感也可略见一斑。他们生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70年代,经过理想主义色彩浓厚、朝气蓬勃的80年代,走过消费主义开始抬头的90年代,来到了新世纪。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瞬息万变的速度、“三言两语”微博的流行,传统那个圆满、统一、和谐、完整的生存状态打破了,碎片化成了他们生存的日常状态,使他们难以在生活中找到意义、价值和信念,从而无法在现实中把握自我。荷尔德林在他的诗作《帕特莫斯》中写道:“神近在咫尺又难以把握。/但哪里有危险,/哪里也有拯救。――让我们以最忠诚的情感/穿行其中,返回故乡。”诗人道破现代人失去信仰、满怀虔诚渴望重返家园并寻找自我身份认同的情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在青春时光的回顾与重温中,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自我审视、自我反观与自我诉求,不断地追问“我是谁?我来自何方?我将何去何从?”随即更刮起了一系列以《致青春》为主题的微电影风、毕业晚会风和展览风。这些潮流的背后是渴望“退回到历史上一个较少复杂的时刻和个人经验”,也在修复碎片,把破碎不堪的自我在逝去的青春记忆中一点点补全,也是对安身立命基础的重新设定。在“反速度”中能让他们在过去的回忆中找到自己的根,从而构建当下的身份。

注释:

① 赵静蓉《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P13

② 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P485

③ 转引自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P2

④ 同上

⑤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P26

⑥ 转引自赵静蓉《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P306

⑦ 转引自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P1

参考资料:

[1]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9年3月第二版

[2]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3] 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4]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版

[5] 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版

[6] 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 李陀、北岛主编《七十年代》.三联书店.20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