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军民融合全面建成小康武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军民融合全面建成小康武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十二五”期间,武船集团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深化改革改制,军民比例日趋合理,军民融合度日益深化,实现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武船集团),是军民融合、有限相关多元化发展的大型国有现代化综合企业。从军品的一枝独秀到目前军民产品的百花齐放,武船集团在军民融合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十二五”期间,武船集团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深化改革改制,军民比例日趋合理,军民融合度日益深化,实现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支撑产业增速跨越

武船集团“十二五”期间产业快速发展,源于军民管理理念、方法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十二五”期间,武船集团将军工文化理念、管理方法、军工技术和资源融入民船、非船发展中,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持续攀升,2015年,工业总产值、经营开发、销售收入三大指标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近一倍或翻番,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延伸军工文化,实现军民文化融合。在武船集团8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历代武船人秉承军工人的优良传统,塑造了“打造精品,强军报国”的军工使命、“拼搏、协同、创新、奉献”的军工精神、“国家利益至上,竭诚服务国防”的军工价值观和“快速反应,执行坚决;讲求严谨,全力保障”的工作作风,由此延伸至武船集团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武船人共同遵循的核心文化,“为国防打造精良装备,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宗旨和“创建一流企业,铸造国H牌”的愿景正指引着所有武船人朝着更高的目标奋进。“十二五”期间,武船集团以军工文化为基础,逐步形成了横向覆盖质量、安全、成本、创新,纵向覆盖“九大主业”的企业文化体系。其中“100+1”的质量理念、“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一言一行对企业负责,一举一动为用户着想”的行为准则已融入到全体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也得到了顾客和相关方的一致认可。各方业主放心地将一个个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的产品交到武船人手中。武船人也不负重托,高质量地完成了世界顶级的uT788深水三用工作船、卫星发射塔架、三峡闸门、升船机、杭州湾跨海大桥、港珠澳跨海大桥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任务。

延伸军工管理,实现军民管理融合。军工产品的特殊性要求管理要更加精细,军工管理的目标责任层层分解、管理和业务流程顺畅清晰、控制环节标准明确、规章制度规范严谨等管理理念和方法很好地延伸至民船和非船管理之中。“十二五”以来,武船集团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围绕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按照“精细、对标、优化、创新”的工作方法,全面清理流程、完善制度,在保留各主业管理特殊要求的基础上,军民非主要管理流程和制度保持原则上保持统一,以实现军工管理在民船、非船领域的有效复制。

延伸军工技术,实现军民技术融合。长期以来,武船集团实施有限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就是要发挥军工的技术优势带动民船、非船发展。为将军工成熟的施工工艺向民船、非船领域推广,以实现军民技术互融,武船集团在“十二五”期间组建了焊接技术研究所、徐装技术研究所,面向九大主业开展焊接和徐装技术研究;与多家单位共同组建我国首个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定位于国内外高端海工市场;组建交通研究院,为非船板块的发展提供技术引领。军工技术与民品技术的有效融合为武船集团实现技术引领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目前,武船集团总部及5家子公司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审或认定,公司科研能力、成果转化能力、科研管理能力大大增强。

建设军民融合基地,实施动态保军。武船集团在现有的武昌总部、青岛海西湾和武汉双柳等三大生产基地中,按照资源的专用性和通用性特点,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实现了预处理、下料、加工、焊接、船台及码头等设备设施的通用和共享,形成了军民互融、资源共享的军民结合生产基地。军民融合成效显著企业发展硕果累累

通过实施军民融合,武船集团实现了军民共进、军民非协调发展、九大主业搏击市场的良性发展,“十二五”期间取得了丰硕成果。

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大形势,武船集团牢牢抓住市场机遇,不断改革创新,产值、开发、销售指标连续23年保持增长,工业总产值为“十一五”末的2倍,经营开发为“十一五”末的3.54倍,销售收入为“十一五”末的1.88倍。军工军贸发挥强力支撑作用,实现水上水下、国内国外多头并进;民船产业重点突破,“高、精、尖”层出不穷;非船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商业模式不断创新。

五年来,武船集团坚持走专业化、差异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道路,在巩固六大产业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军工、军贸、海工和大型船舶、中小型船舶、桥梁装备、建筑钢结构、能源装备、特种成套设备、物资贸易和物流服务”九大产品板块。大力推进三大基地能力配称;总部水下及水面产品造船能力持续提升;青岛海西湾基地全面投产,产能逐步释放;双柳基地造船线全面打通,新产品连续下水,产能快速形成;在统筹布局三大基地的基础上,武船集团还发展了大悟高层钢结构基地、庙山成套设备制造基地、南通试验试肮基地、中山桥梁制造基地、未来城研发基地,形成了沿江沿海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为武船集团“十二五”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年来,在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下,“315”三期、四期工程分步实施,实现武船集团民船和军工总装业务的上市;在集团内率先推行战略引导的管控模式,形成集团化的母子公司体制,推动子武船集团“六自”管理;逐步实行板块化管理,组建六个板块管理部门,对战略、经营、技术、生产、售后等全过程实行一体化管理,形成各板块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态势;优化机构配置,按照“大部制”的思路对业务部门进行优化调整,各部门功能定位进一步明晰;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组织对产业相近的资源整合重组,实现效能最大化;通过股份制改造和合资合作,武船重工股份、武船鸿路重工、海工院成功实现了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

五年来,武船集团累计完成科技成果鉴定6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6项。获得授权专利371项,专利评估增资1.17亿元;成功发展两家甲级船舶设计院。以16000kW平台船、8000hp多用途工作船等为代表的一批自主品牌产品获得市场青睐。桥梁板单元生产线、钢桁架构件生产线国内一流。

五年来,基础管理持续加强,围绕生产经营各流程、管理各环节,建立健全31个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素质工程成效显著,人才规划“828120”目标全面实现。技能人员中,高技能人才占比22%;专业技术人才中,中职以上占比38%;30~45岁员工占总人数45%,人才竞争力显著增强。全员竞聘上岗,实施岗位绩效考核,逐步实现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文化建设不断深入,“九个武船”、司训等武船特色企I文化深入人心,创刊发行了《智慧武船》,获评“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五年来,武船集团不断加强品牌建设,成功迈入中国驰名商标行列,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船舶工业‘创新能力十强企业”、“国家高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深潜号”、UT788CD、“科学”号、海巡01、巴油浮体、VS系列等一大批国内外先进装备成功建造交付,民船品牌享誉全球。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世界最大“船舶电梯”三峡升船机树立武船丰碑,不断攀高。

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实现“五位一体”发展

“十三五”期间,武船集团将以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引领,按照集团公司“建成‘军民融合、技术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新战略部署要求,走“技术引领发展、国际化发展、品牌化发展、系列化发展、组织变革发展、资本化发展”之路。

全面推进武昌总部功能转型,全面推进双柳军民融合总部形成,全面推进青岛海西湾军民融合发展,全面推进武船国际合作基地建设,发展“船舶与海工、新能源、交通运输、特种装备、现代物流”五大产业方向,形成“军工、军贸、海洋工程与大型船舶、中小型船舶、能源装备、桥梁装备、建筑钢结构、特种成套设备、物资贸易与物流服务”九大产业板块。

武船集团力争到2020年,经济总量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收入水平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逐步将武船集团打造成为技术引领发展、军民融合协调发展、绿色集约发展、国际化开放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继续保持中高速发展,在船舶行业中总量进位、质量升级,全面建成小康武船,努力为建设海洋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武船集团按照集团公司“建成‘军民融合、技大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新战略部署要求,走“技术引领发展、国际化发展、品牌化发展、系列化发展、组织变革发展、资本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