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书”还是“育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书”还是“育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在的语文教学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意见认为,语文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语言文字的教学,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紧扣文本,从字词语句着手,挖掘文本的语言含义,要求去品位赏析语句,强调咬文嚼字,注重知识的传授;另一种意见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意义在于“育人”,语文教学不仅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要从情感上熏陶学生,从思想上引领学生。强调的是对文本情感的感悟,注重对学生品质的培养,追求的是“春风化雨”。双方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又似乎都有各自的道理。那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对此,作为一名在一线从事教学的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和平时与同仁的交流沟通中,我有几点真切感受。

就第一种导向来说,这种意见似乎现在占了上风,成为一种主流意见。执此种意见的人认为,语文学科首先具备工具性,对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解析是理解文本的基础。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学科,是“学科之母”,如果对文本的语句解析出现错误的话,那么建于文本之上的一切,也都会随之出现偏差。因此,语文必须注重对文本的解析,以文本为重点,对文本中的语句进行深入的挖掘品位,强调对文本语句的正确解读。这一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最基础的往往就是最重要的,作为语文教学来说,文本是立足之本。对文本的内容解读如果出现了错误,那么对文本蕴涵情感的体会,对文本思想主题的理解,也都会随之误入歧途,基础的错误必将导致本质的错误,最后甚至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如宋明时期由于对儒家经典文本的解读出现错误,使儒学的传承走上了歪路,对中华传统文化乃至整个民族的前途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又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下雨天,留客天”的故事,用不同的方式解读它,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文本所表现的情境也随之变化。读成“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时,洋溢着暖暖的温情,而当读成“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时,却从温情化成了冻彻人心的冷酷。放到课堂教学中来说,某次测试中,有一则题目:请你谈谈对“开卷有益”的看法。结果很多同学都大谈特谈对政治历史学科开卷考试的看法。有的同学语句不可谓不精彩,观点不可谓不精辟,但最后很遗憾,试卷发下后,他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大大的鲜红的“×”。归根结底在于他们对文本语句的解读出现了错误,最终导致了方向性的错误。好比一棵树,根上出了问题,枝叶当然不能幸免,所以注重文本的解读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

但第一种导向也有偏失之处,它往往一味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侧重于对文本本身的挖掘,却忽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甚至有人提出,思想教育是政治老师的事,语文课决不能变成政治课。但他们都忘了,语文从根本上来说是一门人文学科,忽略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必将失去其存在的根本意义所在。

而第二种导向毫无疑问注重了这一点,它提倡的是对语文人文性的挖掘和张扬。从语言文字中所承载的情感和思想出发,强调语文“育人”的特性。确实,语文绝不仅仅只是具备工具性,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一个工具,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所承载和传扬的,绝不仅仅只是表面的语句词章,更有永不腐朽的千古智慧与万载才情。有谁能比李白更飘逸洒脱,有谁能比杜甫更博大厚重,有谁能超出苏轼的文采风流,有谁能忘却易安居士的婉约清丽。语文教学如果仅仅只是局限于对文章语句的咬文嚼字,那么中华文化的千古风流又将何去何从呢?文字可能是死的,但其中所传承的感情与思想却是鲜活的,千载之下,秦汉的幽古雄浑,唐宋的诗酒风流,谁能轻易抛却。当一味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像医生拿起解剖刀一样,去一一解剖那些佳句丽章时,中华文华上下五千年的精华和神韵又将何存?陶渊明醉卧于丛,对月览书,唱出了“好读书,不求甚解”,他所注重的是与文章中灵魂的碰撞、心灵的交流,而不是书虫蛀书式的啃嚼。孔圣人慨叹文章有教化之功,如果失却了这一点也就失去了语文生存的根本目的。所以,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持第二种意见的人往往沉迷于自己营造的意境中,却忘却了世上本没有“空中楼阁”,如果忽视了文本解读的基础作用,那么就根本不可能凭空搭建出华丽的空中楼阁,即使勉力为之,也只是搭在浮沙上的楼宇,转瞬即逝。

其实根本没有必要争执,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正是“教书育人”吗?“教书”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注重了“书”也就是文本的解读和赏析,注重了知识的继承,而“育人”则强调了语文的人文性,强调了思想的感悟和情感的体验。哲人说,智慧是各种各样的,它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面貌表现出来,如果只执着一面,你必将失去其他方面,“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育人”的基础和手段是“教书”,两者并不矛盾,而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两种兼容并蓄时,智慧的河流才会越流越宽广,境界也会越来越博大。

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如果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话,又何必一定要拘泥于哪种方式呢?固执于某一种方式,实际上只是限制了自己的思想,降低了自身的境界,如果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而固执地去以一种标准来衡量所有的事物,最终却忘记了教育的根本的话,那么即使最终赢了,又有什么意义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真正的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不应只是自己的名声,学生的成长发展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应当是衡量教学方法正确与否的真正标准。遥想孔圣当年于杏坛之上教化三千弟子,育出七十二贤徒时,他又何尝局限于一种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