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挥之不去耳朵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挥之不去耳朵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去年满大街都能听到《江南Style》,聚会必跳骑马舞,今年筷子兄弟创作的新曲《小苹果》全面爆发,成为脍炙人口的2014年神曲。听一遍会哼,听两遍会唱,听过三遍脑子里就会自动播放,而且还是长时间单曲循环,无论吃饭睡觉,它都成了挥之不去的旋律。有研究人员把这种现象叫做耳朵虫(earworm)。

“耳朵虫”这个词由德语单词Ohrwurm直译而来,指歌曲或其他音乐作品的某个片断不由自主地反复在脑海中出现。2007年,神经科专家奥利弗・塞克斯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不自主的音乐想象”的概念:某些音乐片段能激发脑部的不正常反应,这些不正常的反应就像皮肤上的瘙痒,让大脑不断地注意这些音乐,结果只能是越痒越挠、越挠越痒,让人忍不住回想这萦绕在心头的旋律。

这种传唱度极高的神曲就像能给人洗脑似的严重霸占脑内存,到底是因为歌曲本身合乎大众口味,还是另有玄机?

公平地说,“耳朵虫”不是新鲜事。奥地利音乐大师莫扎特的C大调作品《小星星变奏曲》穿越两个多世纪到现在还在对世界各地的人们“洗脑”。在国内,1987年春晚费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在当时可谓洗遍男女老少之脑,而在事隔26年之后的2013年春晚被再度演唱,依然不减当年火力。

简单强烈的节奏、朗朗上口的歌词、明快的曲风、周期性重复强调主题乐句,再加上病毒式营销的推广方案,这些似乎构成了“神曲”的共有特征。

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部负责人方礼君从乐理角度对“神曲”进行分析:“一般舞曲都是四三拍的,相对复杂,但‘神曲’一般都是四四拍或四二拍,节奏的律动感更强,也相对简单,特别容易带动情绪。”

辛辛那提大学的市场学教授詹姆斯・凯拉瑞斯统计过一个“耳朵虫”排行榜,其中高居排行榜前列的歌曲大多具有强烈的节奏,而且音乐的主题周而复始地持续出现。英国雷丁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毕曼的研究也显示类似的结果,他发现“耳朵虫”旋律一般都只是音乐中的一小段,其中33%是经常“周而复始”的副歌部分,27%是歌曲的其他部分,只有28%的情况重复的是整首歌曲。副歌部分是设置歌曲高潮的地方,它同时具有周而复始的特点,也就是说一般流行歌曲都能凭借它的副歌部分成为“耳朵虫”。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歌曲都拥有“洗脑”的潜质,音乐创作的规律决定了音乐天生具有成为“耳朵虫”的基因。

作为人类一项正常的大脑神经活动,“耳朵虫”可以发生在人一生成长的各个时期,所有人都难免和它邂逅。那么,这种“不自主的音乐想象”是否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呢?

北京师范大学南云教授指出:“2008年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给11910名芬兰被试者呈现5首熟悉的歌曲,结果发现,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有33.2%的被试者报告每天都会想起那些音乐片段,32.4%的被试者每周都会想起,累计有91.7%的被试者至少每周会体验到‘不自主的音乐想象’。但事实上,少于1/3的人才会受到‘耳朵虫’的困扰,大部分人的生活并不会受到严重影响。”

如果出现了“耳朵虫”的困扰,“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消除旋律’,反复去听另一首更强势的歌,它可以覆盖脑海中反复回响的这一个。另一方面,根据自我控制的逆效应:你越注意到它,想要删除它,它的效果越强烈,给心理带来的影响也越严重。这时候,听之任之反而可能取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别让脑袋空着,转移注意力,做一些中等占用脑力的活动,去读读书或者专注地做别的事也是一种好方法。”南云教授指出,在菲利普・毕曼的调查中,46.67%的人会选择听或唱其他的歌来赶走“耳朵虫”,25.71%的人会用读书、聊天等方法转移注意,而效果最好的正是另外18.1%的人选择的“听之任之”。

心理学家认为,“耳朵虫”现象和19世纪德国记忆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不自主记忆提取现象有关。在我们的大脑中,信息往往都是根据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而存储的,有一些提取线索一旦出现就会自动触发相关的信息。

“耳朵虫”的发生与大脑记忆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尚不能确定“耳朵虫”背后的大脑机制,但“耳朵虫”无疑是通往大脑记忆的一座桥梁。目前,各大语言培训机构已经在利用“耳朵虫”效应,抓住歌曲连接大脑记忆的纽带,用音乐与语言结合的方式探索更轻松高效的语言学习方式,虽然这种尝试还在试验阶段,但已经获得了语言学习者的普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