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菱形挂篮结构改造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菱形挂篮结构改造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郑州至卢氏高速公路10标半坡1号预应力混凝土梁大桥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所用挂篮进行了改造加长,即满足使用要求,又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介绍了挂篮改造的设计原理及设计过程,对设计和制作好的挂篮进行了现场拼装和预压受力模拟实验,预压结果满足规范要求。利用该加长挂篮成功进行了大桥的施工。

[关键词] 桥梁挂篮 悬臂施工 改造加长 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5.55[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郑州至卢氏高速公路10标半坡1号预应力混凝土梁大桥,主桥设计为65+120+65m,梁体高9m,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原设计块体长度为3m~4m。后设计院变更了设计图纸,块体长度增加至4m~5m。块体重且长,施工难度大,受到各方关注。本桥净高达132m,施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如何在满足使用及安全的前提下,改造挂篮,加大块体长度,显得尤为重要。

2 挂篮简述

2.1 对已完成加工的挂篮进行了分析,各方面状况如下:

2.1.1挂篮主桁: 变更前设计为菱形挂篮,前臂长5m,高2.7m,最大承重1#块体重173吨; 变更后最重的1#块体重229吨。基本改装方案, 需对挂篮整体受力分析,重新设计主桁。

2. 1.2 挂篮模板: 变更前原设计1-10#块体长度为3m,11-16#块体长度为4m。模板纵向长4.2m; 变更后1-5#块长度为4m;6-8#块体为4.5m;9-12#块体为5m。要求模板纵向长度为5.2m。基本改装方案, 在原模板基础上加长,采用法兰连接。

2. 1.3 挂篮纵梁: 变更前纵梁长5m,采用40cm高H型钢。基本改装方案, 进行结构验算,将H型钢接长,加固。

2. 1.4 挂篮后锚: 变更前采用4根φ32精轧螺纹钢作为后锚拉杆。基本改装方案, 可根据计算,直接增加φ32精轧螺纹钢数量即可。

在设计变更前,成套挂篮已加工完毕,挂篮设计为菱形挂篮,原设计挂篮主桁受力模型如图1。

变更设计方案后,由于悬臂浇筑块体节段加长、加重,主桁受力情况发生改变,变更后的挂篮主桁受力模型见图2。

2.2 在新的主桁受力模型下,在对挂篮主桁各杆件进行结构重新验算,采用桥梁博士进行计算,结果如下:

2.2.1 悬浇块体加长、加重后,原设计挂篮G3、G5的剪应力不满足要求,G2、G2’、G4的弯曲应力不满足要求。

2.2.2 原挂篮在荷载作用下,主要是弯矩不满足弯曲应力要求,除增大主要杆件面积、惯性矩外,还必须减少弯矩、剪力等,必须进行增加杆件,并重新进行结构设计验算。

通过计算可发现,在加长块体的荷载作用下,挂篮大部分杆件受力不满足要求,必须进行挂篮块体加长改造

3 改造方案

新挂篮主桁力学模型图如下:

图3新挂篮主桁力学模型图

3.1 结构力学验算

验证新结构模型受力能否满足要求,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3.1.1 验算新结构模型静态受力情况下各杆件轴应力、剪应力、弯曲应力

3.1.2 验算改造后挂篮地模板平台纵梁受力

3.1.3 验算改造后挂篮前下横梁、后下横梁受力

3.1.4 验算内导梁、外导梁受力

3.1.5 验算挂篮吊带

3.1.6 验算挂篮前上横梁

3.1.7 验算挂篮主桁

验算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结构模型挂篮各杆件受力均能满足规范要求,结构稳固,安全可靠。

3.2 改造加工

3.2.1 前上横梁向前支点移动40cm,即G2’杆为60cm,减小弯矩力臂

3.2.2 在荷载点处G2’杆下缘增加结构杆件G6、G7,以增加对G2’杆的支撑作用

3.2.3 增加2根G9精轧螺纹钢与后锚点相连,以分担荷载对G2’杆的弯矩作用。

3.2.4 增加2根G8精轧螺纹钢与前端荷载点相连,减少G3杆件剪应力

3.2.5 将G5向上延伸2.3m,增加杆件面积,采用增加钢板进行加强。

3.3 结构受力试验检测

对加工好的挂篮进行受力模拟实验,如图3,结果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4 结语

2012年9月,半坡1号大桥挂篮运至施工现场,完成所有块体的浇筑,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相对于挂篮生产厂家改造费用85万元,工期50天,菱形挂篮结构改造全桥所需费用仅14.5万元,节约费用70.5万元,工期30天。

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成功的运用了“菱形挂篮结构改造”技术,做到了安全、科学、经济合理,保证了工期目标的实现,同时节约了资源,降低了能耗。成功的对挂篮进行了改造加长并用于桥梁施工,对于其他桥梁挂篮的加长改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 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丁西焘: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交通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焦作研发基地执行经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