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常见内科疾病中医自我防治(之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常见内科疾病中医自我防治(之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凌昌全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外知名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领域专家。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中医医院院长、中国人民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军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等。在中医药防治肿瘤尤其是肝癌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研制出“甘枣宁”营养麦糊、“四生汤口服液”等传统中药制剂,研发了治疗肝癌的新技术和新药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等多个奖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批授权5项,主编专著6部。

咳嗽

咳嗽既是十分常见的症状,也是独立的病症。此病老人及小儿多见,寒冷地区发病率高。但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增大、临床滥用抗生素等因素,此病在年轻人中也日趋增多。

[常用中成药]

风寒咳嗽,常用通宣理肺丸、荆防冲剂、小青龙合剂;风热咳嗽,常用贝羚胶囊、羚羊清肺丸、桑菊感冒片、蛇胆川贝胶囊;风燥咳嗽,常用秋梨润肺膏、百合固金丸。

【饮食疗法】

1.白萝卜1个,白胡椒5粒,生姜10克,陈皮5克,一起放入锅中煮汤,煮熟后再加冰糖50克,喝汤服萝卜,每日2次。适用于风寒咳嗽。

2.秋季丝瓜,取汁,隔水蒸热后饮用。适用于风热咳嗽。

3.法半夏、川贝各3克,杏仁6克,共打碎,放入盅内,加水50毫升,隔水炖1小时后,饮盅内药水。适用于痰湿咳嗽。

4.川贝5克,罗汉果9克,煎水饮用。适用于痰热咳嗽。

5.川贝母6克,雪梨1个,冰糖15克,蒸服;或百合50克,粳米100克,熬粥,粥成可加适量冰糖服用。适用于阴虚咳嗽。

6.薏苡仁50克,山药、粳米各100克,冬瓜子50克,同煮粥食。适用于气虚咳嗽。

【日常防护】

因为熬夜、紧张,或者气温骤降造成的短时咳嗽,最好不要急于用药。

选择休息,多喝温开水,平时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喝清心润肺的汤水。

哮 证

哮证,指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西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可参考本节治疗。

[简易疗法]

穴位贴敷法:选肺俞、膏肓、膻中、定喘。用白芥子30克、甘遂15克、细辛15克共为细末,用生姜汁调药粉成糊状,制成药饼如蚕豆大,上放少许丁桂散,敷于穴位上,用胶布固定。贴30~60分钟后取掉,以局部红晕微痛为度。

耳针法:选平喘、下屏尖、肺、神门、皮质下、下脚端。每次取2~3穴,捻转法,用中、强刺激,适用于哮喘发作期。

按摩法:如果哮喘症状不明显,用手指揉压按摩风池、膻中、内关、天突等穴位,对缓解病情有一定帮助,还可以用力做吞咽动作数次。

[常用中成药]

发作期:寒哮常用小青龙合剂、射麻口服液、咳喘胶囊、麻黄止嗽丸、橘红痰咳冲剂,热哮常用蛇胆川贝胶囊、橘红丸、清气化痰丸、牛黄清热散。缓解期:肺虚常用玉屏风颗粒、补肺丸、金水宝,脾虚常用六君丸,肾虚常用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参蛤散、蛤蚧定喘丸、紫河车胶囊等。

【饮食疗法】

发作期

紫苏子10克,苦杏仁10克,生姜5克,粳米60克。紫苏子炒爆花,苦杏仁去皮、尖,生姜捣烂,粳米洗净。先把紫苏子、苦杏仁捣碎与生姜混合,待粳米煮到7成熟时加入再煮片刻,煮烂加冰糖。或核桃肉10克,白果10克,生姜5克,三料共入锅,水煎后饮汤。适用于冷哮。

海蜇切丝适量,鱼腥草适量洗净,在沸水中焯后放入盘中,加入海蜇丝及葱、姜、蒜麻油调匀即可服用。适用于热哮。

缓解期

白果15克,甜杏仁30克,猪肺1具。猪肺洗净后,将白果、杏仁塞入气管中,将气管扎紧,放入砂锅,加黄酒、盐炖至熟烂,切片食用。适用于肺虚型哮证。

茯苓15克,大枣10克,甜杏仁25克,粳米60克,共入锅,慢火煮粥服。适用于脾虚性哮证。

核桃仁250克,补骨脂35克,石花菜15克,糖桂花、白糖适量。补骨脂加水煎汁,去渣,再将核桃仁加汁磨浆,石花菜加煎汁在锅中融化。三者加白糖搅匀,加热至沸,出锅倒入餐盒中,冷后入冰箱撒上桂花,切片食用。适用于肾虚性哮证。

【日常防护】

1.饮食宜偏温,不宜过饱、过咸、过甜,忌生冷、海腥、油腻、辛辣、烟酒等。少数患者对某些食物过敏,多见的诱发哮喘的食物有麦类、蛋类、牛奶、海鲜,也有食猪肉、番茄、巧克力等发生过敏者。一旦确认某种食物是诱发哮喘的过敏源应立即避免食之。

2.居室内禁放花、草、地毯等物件,禁养猫狗及鸟类等宠物,因为花粉、粉尘、毛皮、油漆等均可诱发哮喘。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烟雾、灰尘和油烟等。

3.避免精神紧张和剧烈运动,避免受凉和上呼吸道感染,加强体育锻炼及深呼吸锻炼。

4.外出时备上快速有效的止喘药物,如普米克、喘乐宁等。注意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防出现意外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