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场域构建及其实施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前,礼仪教育已经普遍纳入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虽然采取了很多的教育策略、措施,但是目前尚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笔者发现,“场域”构建理论能够为加强改进高职生礼仪教育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旨在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尝试提出礼仪教育中的“场域”构建及其实施策略,为高职院校礼仪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场域”构建;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孙红梅,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主任,讲师,硕士;郑瑞涛,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讲师,博士
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它作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各高等职业院校所重视,并逐步将其纳入教育教学环节。在多年实践探索中,我们尝试引入“场域”构建理论,营造“润物细无声”的礼仪教育空间。这一实践尝试,大大增进了我院开展高职生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高职院校礼仪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场域”构建的提出及其对于礼仪教育的意义
皮埃尔・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是法国一位享誉世界的社会学家,早年从事人类学的研究,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学术积淀。他提出的“场域”概念在其庞大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理论引入我国以来,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场域”分析的视角也普遍被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所采用。具体来讲,他认为所谓的“场域”,即“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对占据决定位置的行动者或制度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都是客观决定的” [1]。他提出的“场域”并不仅仅包括物理环境,还包括无形的社会空间。“场域”能够反映现代社会的社会特征。布迪厄将“场域”作为一个分析工具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学研究,取得了一批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他从多年的实践研究中发现个体的行动都发生在一定的“场域”内,并且受到外在“场域”的影响。
有学者将“场域”与“教育”相结合提出了教育“场域”的理论范畴,认为就其作为一种客观性社会存在而言,教育“场域”系指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参与者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的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依托, 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这是对教育作“场域”解读的尝试, 也是教育研究在理论范畴建构和方法论拓展上的一种积极探索。[2]教育“场域”的提出蕴含着“场域”影响到其中个体的行为,个体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能动性,调整自我的行为,以适应外在的环境,强调了外在的环境影响与个体主观能动性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与勒温提出来的心理场相比较,布迪厄更侧重于外在个体的社会空间,这个社会空间中个体所占据的位置、其具体的行动等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并能够对客观的社会网络产生影响。而勒温则是更倾向于人的心理层面,是以人的心理为中心而形成的场。尽管心理场带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直觉的”、“想象的”的意味,带有明显地主观色彩。因此场域理论对高职生的礼仪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场域”构建的提出,对于加强改进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然人类的行为普遍发生在某一“场域”中,那么注重构建相对应的“场域”就能够对个体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就高职生而言,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外在客观因素以及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生礼仪素养距离现代社会日趋增长的要求差之甚远。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职业人。为培养具有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许多院校已经逐渐意识到高职生礼仪教育在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性,因此探索适应高职生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已迫在眉睫。
如果高职院校的礼仪教育,能够在充分夯实学生基础礼仪知识的前提下,将礼仪的实践训练与基础理论知识融为一体,构建多元化的礼仪教育“场域”,将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礼仪教育中以“场域”理论为指导,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新生军训成果汇报暨表彰大会、校园之星评选表彰大会、开学典礼、素质教育基地揭牌仪式等活动中,注重构建与学生的实际特点相吻合的场域,构建能够对个体产生积极、有效影响的内外部环境,并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礼仪教育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二、“场域”构建在高职生礼仪教育中的实践操作
新生开学典礼中的“场域”构建
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开学典礼为例。以往的开学典礼,我校区一般是按开学典礼实施方案,由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典礼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典礼前要求学生们遵守会场纪律、统一穿校服、准时到场。虽然典礼的举行井然有序,但学生的表现却不尽人意。坐、立、行、走及言谈举止的表现缺乏礼仪规范,学生鼓掌也不能掌握好时机,在整场典礼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参与状态,整个会场气氛缺乏活力,难以形成情感共鸣。开学典礼虽然顺利结束了,但礼仪教育如何更好地融入典礼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课题。
2010级南校区新生开学典礼中,我们尝试运用“场域”构建的理论,精心设计了礼仪教育的环节,力求达到最佳效果,同时促进开学典礼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最优化。典礼前,学生工作处动员学生们精心布置会场,创设场域中的物理空间,营造有形的典礼环境和庄重的典礼氛围。同时,深入进行基础礼仪知识的教育,以此来对场域中的个体进行塑造。各班级预先召开主题班会,对开学典礼的具体流程进行说明,同时对学生进行典礼的礼仪常识教育,从会场纪律、坐姿、入场时间及着装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开学典礼当天,全体新生提前半小时入场,相关教师对学生进行典礼前的集中动员,进一步强化典礼会场礼仪知识,规范文明礼仪行为。学生在这一阶段进一步从内心接受礼仪教育并自觉进入角色,切身体会到这次开学典礼的主角不再是出席会议的学院领导、老师,而是他们自己,意识到这是大家共同的节日,是人生的一段难忘的记忆,要以自身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礼仪修养来共同营造一场难忘的盛典。这一段工作,有效地促使同学们从心理上接受这场会议礼仪的教育,自觉地配合着典礼过程中的各环节的礼仪要求。集中动员之后,还现场进行了实地模拟演练,包括领导入场、学生上台领奖等不同环节中的鼓掌、会议期间坐姿礼仪、退场要求等。
开学典礼正式开始。学院领导及全体师生都身着正装,会场气氛庄严而热烈。在整个活动进行的一个小时中,没有同学随意走动,也没有说话和接听手机现象,同学们的鼓掌热情而恰到好处。由于每一个上台发言和接受表彰的学生,都提前进行了礼仪培训并进行过反复实地演练,因此从着装和言辞都体现了一名高职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职业精神。这种氛围深深地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个新生,使他们深感作为北信学子的一份骄傲和自豪。会场上的掌声如此的真诚和热烈,同学们内心的温暖和感动越发真切,每一颗心灵在这一刻被深深的打动,为自己也为别人所感动,他们真正成为了典礼活动的主人。会后,学院领导、老师及参会学生们都对此次开学典礼的礼仪教育方式给予高度评价。
此次开学典礼中礼仪教育“场域”构建的基本框架如右表。
这次典礼之后,老师们发现开学典礼礼仪教育的效果一直在延续,学生们在多次参加大型活动时,从着装、坐姿、掌声、进出场的秩序等多方面都显示出了训练有素、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使老师们感到万分惊喜。总结这届学生在开学典礼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就在于为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构建了一个学习、训练、体验开学典礼礼仪的典型的“场域”,将学生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学生们切实地感受到从外在环境内化到自身的学习动力,在促使自己主动学习、训练。由此可见,“场域”的合理构建,对实现高职生礼仪教育目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 “场域”构建突出了高职礼仪教育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强的特点。“场域”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一味说教和灌输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深刻地领悟到礼仪知识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礼仪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便于形成礼仪教育、养成教育、道德教育的合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场域”构建使礼仪教育更具有全员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由于一次“场域”的构建往往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使全员育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更易于形成学校育人的合力,同时,由于在构建“场域”的活动中,学生参与度高,普及面广,使礼仪教育更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3. “场域”构建有效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生在一次深刻的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中相互间的合作交流,易于形成共同的认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调适自身行为,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
三、礼仪教育“场域”构建的实施策略
可以将教育“场域”视为双重内涵的空间,这个空间一方面是物理存在的,包括主席台、条幅、座椅、多媒体、灯光等有形的物品,另一方面则是无形的教育环境,身在其中的学生能够明显地意识到他人在场,自身与老师、同学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氛围、他人的认知、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倾向于调适个体的行为以适应外在的环
境。礼仪教育中“场域”构建的实施,应注意如下策略。
(一)确立学生在“场域”构建中的主体地位
构建高职生的礼仪教育的“场域”,首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场域”的构建中来。在传统的礼仪教育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很少主动地去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厌倦。如何让高职生接受全面的与自己的职业生涯接轨的礼仪教育,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构建一系列趣味性、新颖性、教育性并存的适于学生参与的礼仪教育的“场域”。例如,我院举行的第五届科技艺术节“北信杯”礼仪知识竞赛,学生参与了竞赛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竞赛环节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品表演和时尚元素,台上的辩手与台下的观众相呼应,使礼仪知识充满趣味,更加深入人心。学生参与“场域”构建的过程,其实也是主动学习的过程,这就能够使学生摆脱被动接受、被动学习的状态,真正树立起学生在礼仪教育的主体地位。
(二)建构寓教于情的“场域”氛围
礼仪教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个人文化层次、道德修养、思想水平的表现。礼仪教育的过程也应该是充满审美情趣、精神愉悦的美好体验。因此,礼仪教育“场域”的构建需要营造寓教于情的氛围,使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引发学生对于审美、高雅的向往。尤其是在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校园典礼等各种大型活动中设计寓教于情的礼仪教育的“场域”,更易于学生接受礼仪教育。例如,我院新生军训成果汇报暨表彰大会上,我们把在军训期间收集的学生大量的实地影像素材精心制作成视频短片播放,军训现场的动人场面,深深地打动了每个学生的心。会场中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无形中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于礼仪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之一味说教、灌输的教育方式,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当然,进行学生礼仪教育的“场域”不必完全拘泥于大型活动,诸如课堂、礼仪实训、学生日常管理、主题教育活动、社团活动等都是构建寓教于情的礼仪教育“场域”的时机。如,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的教育及管理中,赞赏学生不经意表现出来的文明礼仪的闪光点,其他学生就会意识到何种行为是值得提倡、值得欣赏的。学生在理性上认识后,教师要以情动人,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引发学生心理的共鸣,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三)全员参与与甄选参与群体并重
礼仪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依靠任课教师、班主任的力量是难以达到显著效果的。这就要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来参与,树立全员参与礼仪教育的意识。参与高职学生礼仪教育的力量可以是多元化的,除了任课教师、班主任之外,还可以是学校的行政后勤工作人员等,家长当然更是责无旁贷。多元化的教育力量可以在学生生活、学习的不同场合构建礼仪教育的“场域”。构建礼仪教育“场域”的动力之一,就是“场域”中的学生能够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感染,从而激发出强烈地学习动机和参与意识,能够积极主动地调适自身的行为,更好地满足未来职业的要求。
当然,在树立全员参与礼仪教育“场域”的构建中,也要注重优化参与群体的结构。社会学理论认为,影响参与群体结构的因素包括群体的规模、规范、角色、数量都能够影响到教育的效果。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的个体往往在礼仪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能够最大化地丰富学生对于礼仪的认知。因此,参与群体最好能够来自不同的工作背景、不同的人生阅历、多元的学科背景等,可以是家长、礼仪教育专家、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等,他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阐释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诸如来自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对学习礼仪知识的看法往往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礼仪对自己以后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学习更有指导性。
(四)促进从外部的影响到内在品质的转化
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从社会的、集体的、合作的活动向个体的、独立的活动形式的转换,从外部的、心理间的活动形式向内部的心理过程的转化,就其实质而言是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机制――“内化”机制。同时,这也表明内化的过程是一种转化的过程,而不是传授的过程。[3]内化的过程就是学生把学习到的礼仪知识转化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成为自身人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便能够适应不断变迁的外在环境。这也是高职生礼仪教育从外在的控制支配到自我支配的转化过程。不可否认,“场域”对学生的影响归根结底是外在的,“场域”产生的外部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化为自身的品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礼仪教育的目标。而高职生的学习主动性往往较为薄弱,因此,注重学生从外部影响到内在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较之其他的教育方式,“场域”的构建不仅是强化了学生对于礼仪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多元化的礼仪教育“场域”中,能够极大地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心去体会、去领悟,这是礼仪知识从外在输入到内化于心的必经途径。
构建礼仪教育“场域”往往能够达到其他礼仪教育方式无法企及的效果。但这一教育策略自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诸如前期准备中的时间、人力投入,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等等。礼仪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不同层面、不同主体通过综合性的教育策略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
参考文献:
[1] 李猛,布迪厄,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80.
[2] 刘生全.论教育”场域”.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J].2006,(04):83.
[3] 崔景贵.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