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新建筑材料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新建筑材料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结合专业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对建筑材料教学内容进行了整体优化,并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步骤,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技能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Abstr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ing competency training in center, combined with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orm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e overall optimizat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building materials is conducted, and practice teaching is reformed. Through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design of teaching steps, to highlight the guiding role of teacher, inspir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enhance the thinking ability of students, train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the skills of quality testing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is the direction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关键词: 建筑材料;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质量

Key words: building materials;teaching methods;practice teaching;teaching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238-03

0 引言

《建筑材料》是土木建筑工程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通过学习,一方面应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够用的建筑材料特点和性质作为建筑专业重要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必须重视它的实践性和新型建筑材料及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然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材料种类繁多、系统性差、内容较多、跳跃性大,学生难以建立概念,易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教学难度加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建筑材料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结合本课程特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先后尝试了多媒体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教学以及实践法教学等教学方法,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尤其在建筑材料的实践性教学中采取了“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

1 教学内容

1.1 理论课教学内容

1.1.1 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材料的基本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组成(化学组成、矿物成分)、结构及构造等内部因素。因此,对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这对于合理使用材料、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材料性质、发展新材料有重要意义。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质,以适应结构物与施工条件的要求。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材料的基本技术性质,如: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等,才能根据工程实际条件合理有效的选择和使用各种建筑材料;掌握建筑材料的验收、保管、贮存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保证建筑工程结构物的综合力学强度和其安全稳定性。

1.1.2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针对该课程每章自成体系,每章内容基本上按一种或一类材料进行编排,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学生学新忘旧的现象较严重。因此,在教学工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中的链接功能,在讲解新内容的同时,还链接相关已讲过的知识,便于学生对比记忆,巩固已学内容。并将建筑材料按章节分成不同讲授要点,包括每章节的学习要求、基本概念、相关试验、补充材料、课后习题等几个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找出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的理解。

1.2 实验课教学内容

1.2.1 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教学计划中有5次试验课教学任务,分别是集料与砂石材料、水泥、水泥混凝土、钢筋、沥青,通过理论课程的教师讲解以及试验课程学生动手实际操作,使得学生掌握工程材料常用测试方法,同时增加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实验课分为验证和设计两种类型,每个实验项目两个学时。图片与标本参观主要通过图片与材料标本展示使学生对不同材料的特征、材料在工程中如何使用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与施工机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与试验课的兴趣。考试主要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与综合应用能力做出客观评价。

1.2.2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着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工作作风、创新精神、实际工作能力的指导思想,并从建筑工程所需的知识结构出发,对课程的试验进行内容整合,将单一的课程试验改革为设计型系列试验,其目的是打破课程界限,将该课程的单一试验与课程理论相结合,让学生在开放的实验室中完成。学生亲自进行试验操作,数据处理,最后进行成果分析完成试验。教师仅起指导作用,这样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由于试验为综合的系列试验,因此在试验过程中,学生可得到较为系统的试验技能训练,更加深了对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促进和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3 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课程组织形式有教学和实验,教学达到了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建筑材料的原料、生产、组成、构造、性质、应用、检验、运输、验收和储存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为后继课程如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验是根据专业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通过试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理论教学知识,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因此要求所有的操作项目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并按要求认真填写实验报告。教师指导方法有安排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要求熟悉实验报告册的内容、布置批改作业及答疑等,学生通过完成课程作业将上课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进行指导可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老师通过对作业的批改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老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改进。答疑是教师对课程的难点、重点以及学生学习的盲点进行启发、讲解。

1.2.4 考核内容与方法

考核的内容为重点知识点和重要实验,通过考核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验证教学工作的效果和质量。考核方法有出勤情况、实验前预习情况、实验过程的实际动手能力、试验报告册的填写及考试。考试可以全面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前预习主要是为了让教师了解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验报告册是教师了解学生对试验内容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方法

2.1 理论教学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启发式教学等发法)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课堂讲授由教师列出题纲、讲解重点、难点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首先独立思考,然后分组讨论,阅读教材总结结论。课后查找资料补充、解决问题,下次课把讨论结果提交教师,最后由教师校正并且根据讨论结果重点突出的讲授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

2.1.1 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及现场穿插实物或简易仪器进行演示教学。如: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引入实物演示或借助一些简易仪器来讲授,由于形象、直观,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讲到砂子颗粒级配良好的意义时,将同样重量、但粒径和级配不同的两种砂子分别装入两个相同规格的容量瓶中,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粒级组成的砂子的体积比全是细颗粒砂或粗颗粒即单一粒级的砂子的体积小许多。对比两个容量瓶,学生马上就明白了“颗粒级配好的砂子空隙率低”这一重要概念。

2.1.2 结合工程实际教学 将理论联系实际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实际工程为例来讲解材料的特性、使用方法、使用效果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等等。如:讲混凝土和易性时,利用校园新建图书馆大楼混凝土浇筑现场教学,使学生对混凝土浇筑的保水性、流动性、黏聚性有直观了解,加深同学们对混凝土和易性的理解。

2.1.3 运用实际工程案例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展开讨论,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学习。

2.2 实践教学

根据职业技能培训要求和建筑材料课程特点,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技能培训实训模块,通过实验实训使专业教育真正做到与职业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通过项目化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具体做法主要是教师在实验室现场讲解建筑材料常用仪器设备、试验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现场边讲授边演示与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所学知识。另外,根据学生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在实验教学的后期有意安排一些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例如,在混凝土强度测定过程中。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配合比设计制作混凝土试件,通过规定龄期的养护,要求学生在试验机上观察试件受压破坏情况,并据此写出观察报告。最后分析讨论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很容易被调动起来。让学生尝试使用一些本地常见工业废渣,如矿渣、煤灰、铁屑等作为骨料制作试块,再进行强度实验并进行比较。然后,对相应工业废渣变废为宝的应用价值进行可行性分析。这样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发明新型建筑材料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也可以通过自行查阅资料、结合社会实践自行设计一些实验指导书上没有的实验,从设计实验到数据结果分析全过程独立完成,教师只是起指导和启发作用,解答学生发现、提出新的问题。

3 教学手段

3.1 除了利用以上的传统教授、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等方法外,还采用多媒体课件、录像等手段介绍国内外研发应用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先进试验方法和仪器,引入Flas讲解建筑材料试验、材料性质及施工现场材料的使用,活跃了课堂气氛,开拓学生的视野,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可以到建筑工地现场拍摄材料应用的照片、工程录像、图片资料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介绍水泥的生产过程时,采用现场录像或动画制作,使同学们很清晰地看到水泥的整个生产过程,加深理解和记忆,从而使枯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3.2 紧密结合生产实践 充分利用现有专门的实践基地,并与当地建筑企业积极关系,组织学生参观实习,密切与实际运用联系。

4 考试评价的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学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毕业后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解决工程遇到的实际问题,建筑材料这门课程的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所以传统的期末试卷考试很难体现学生掌握技能的情况,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要通过灵活多种考试方法进行评价。采用多种考试方式进行评价,如平时作业、课堂提问、章节测验、实验操作和小组成果展示等进行评价。增加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规定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综合确定。其中,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通过考试评价的改革试验,完成了学生培养从侧重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的转变,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达到了整体优化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建筑材料的课程教学改革需要经历一个发展的过程,需要逐渐推进。教师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设置课程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实训环节的训练,以能力为本位,提高学生的技能,使学生能胜任工作岗位的需求,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长江.建筑材料[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

[2]高琼英.建筑材料[M].2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蔡丽朋.建筑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陈宝瑶.高职院校《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