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背后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背后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7年2月27日,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课题组凭借“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站到了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领奖台上。他们用19年的协作与拼搏,实现了几代南大人的宿愿;百年南大,也用雄厚的实力见证了今日的荣光。

基础研究瞄准国际前沿

国家自然科学奖是我国五大国家科技奖项之一,代表着我国基础研究的水平。基础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也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只有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的能力。

“体现总体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研究必须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南京大学率先以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为目标,力争在基础研究上做出特色,形成优势。

南大较早引入了与国际接轨的SCI论文评价体系,鼓励科研人员在国际刊物上。近年来,发表SCI论文也由数量向质量转变。2006年,南京大学在世界顶级杂志SCIENCE上发表5篇论文。其中,“银河系英仙臂距离的高精度测定”入选“2006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高校的重点实验室是基础研究的基地。南京大学不断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基础研究形成了有力支撑。南大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江苏省高技术重点实验室2个。多年来凭借自身优势,承担了一批国家目标导向的重大科研项目,一些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在“黄土地”上开花结果,不仅增强了南大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也提高了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地位。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美国Science、英国Nature和法国Recherche杂志先后访问该实验室,分别在文章中介绍其研究进展和成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目前该实验室正在筹备建立“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力争建设成为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的中心。

学科建设汇聚优势领域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也是一流大学的标志。南京大学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以学科群组织项目,整合学科资源,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快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的发展步伐。

南京大学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上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比规模,不重多全,而是扬长避短,抓重点学科的建设。

“十五”期间,南京大学将一级学科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通过重点建设15个处于学科前沿的学科群项目,基本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整体格局。目前,南京大学拥有28个国家重点学科,24个江苏省重点学科,其中一些学科方向如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美国ISI机构200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1993~2003年的10年间南京大学化学、物理两门学科总数在世界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排名中分别位列第34和55位。

同时,南京大学注重加快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通过“211工程”与“985工程”建设的结合,南大围绕优势学科领域组建了“物质科学”等9个科技创新平台。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等学科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交叉学科,如新能源与环境材料、光电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分子医学、模式动物遗传研究等领域已培育出新的学科生长点。

大师领军团队协同作战

南京大学物理系这个大家庭中相继走出了吴健雄、吴有训、赵忠尧、朱光亚、程开甲、汤定元、魏荣爵、冯端、王业宁、闵乃本、张淑仪、龚昌德、郑有、都有为、吴培亨等一批学术泰斗和著名科学家。“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系内有序竞争、系外团结合作”是物理系人延续至今的作风。老一辈严谨治学的态度、谦虚淡泊的品行,团结和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大师+团队”的科研模式。

今年年过八旬的冯端院士带出了几代物理人。他说:“科技的发展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客观规律,当老师的责任是培养好的年轻人,鼓励他们超过自己。” 闵乃本院士承继师风,常常教导学生保持平常心,淡泊名利,默默耕耘,善于和他人合作,善于发挥集体的力量。他们这种敬业、奉献与拼搏精神激励着整个研究群体。长江特聘教授王牧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中年研究人员,我非常庆幸自己工作在一个非常宽松、和谐的研究环境里。”

一批优秀的学科梯队和创新群体在老一辈学者的影响和带领下迅速成长。近5年来,物理系共获得5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承担国家各类科研项目的科研经费从1500万增长到5000多万;发表SCI论文1600多篇;新增“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名;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名;新增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创建了两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甘于寂寞勇于开拓创新

对于创新,闵乃本先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科学研究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能以功利为目的,不能急于求成,要甘坐冷板凳。

他说:“做科学工作,我体会的是自讨苦吃,没有钟点,没有假期,没有周末,一有时间想到的就是科研,尤其在没有突破的时候非常痛苦。当然,入了迷以后就乐在其中,一旦理论结果或科学预言被实验证实了,这种成功的喜悦是别的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体会到的。”

“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获奖课题的设想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所继承并经过长期探索而取得,最终凭借着一系列创新点赢得了国家大奖。它构建了介电体超晶格中电磁波、弹性波传播与激发的理论体系,发展了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的理论、方法和工艺,发现了一批新的物理效应,并研制成相关器件原型。这一研究成果从提出基本概念、建立基本理论、证实基本效应到最终研制成功全新的原型器件,历经19年,而且全部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

课题组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为准位相匹配材料的研发奠定了基础,使国际上同行科学家逐渐关注介体电超晶格的应用前景。据统计,1980至1990年这10年艰苦积累时期,国际上相关论文总数约二十余篇,闵乃本研究组就贡献了9篇。1997~2005年间,国际上相关论文总数达二千余篇,课题组在此期间贡献了46篇,约占总数的2%;这8年中,相关论文开始陆续出现在Nature、Science和物理学顶级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被美、英、法、俄、日等20余国的著名大学和实验室的研究组所引用。闵乃本、朱永元、祝世宁在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20余次,应国际学术刊物之邀撰写了4篇综述性文章。

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队伍,还要有创新的思路和方法,才能让这些宝贵资源在竞争中绽放异彩,结出喜人的硕果。闵先生认为,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在发展当代前沿的过程中才能创新,即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介绍说,创新是国家赋予高校的任务和使命,是建设创新型区域、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为此,南京大学把原创放在研究工作的首位,通过各种方式提倡并鼓励自主创新的精神。

2004年,南京大学凭借实力一家独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位居全国高校首位。2000至2005,南京大学连续6年获得10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创新,可谓南京大学每一项科研成果的灵魂。

对于秉持“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校训的南大科学家而言,正是以国家利益、国家目标为出发点,大胆开展原创性研究工作,拒绝浮躁,甘于寂寞,才在厚积薄发中取得令世人瞩目的佳绩。这些成绩,见证了“诚朴”南大在科学研究道路上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显示了“雄伟”南大在科教兴国大业中写就的辉煌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