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云麓漫钞》名词的语料学价值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云麓漫钞》名词的语料学价值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一书内容广博,名词丰富,具有相当高的语料价值,书中的一些名词具有补充《大词典》词条、词义和补充例证的作用。

关键词: 《云麓漫钞》 名词 语料学

《云麓漫钞》共十五卷,九万余字,宋赵彦卫撰。赵彦卫,生卒年均不详,约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初年(公元1210年左右)。《云麓漫钞》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笔记体著作,大至政治、军事、经济,小到采矿、撑船等各个行业,以及日常生活琐事都有记载。该书语言朴素直白,不加藻饰,书中更出现了许多新词新语,为工具书的编纂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语料。就名词而论,《汉语大词典》中的词条“海红”、“诞圣节”、“枕屏”、“e”、“青薪”、“话私”、“匾蒲”、“冥财”、“空漏子”等,都是依据《云麓漫钞》中的记载而设的。但由于《大词典》的编写涉及书籍众多,内容庞杂,编写者较多,因此难免存在一些疏漏。《云麓漫钞》中还存在一些为《大词典》所忽视的名词,这些词或未列条目,或漏列义项,或选用时代较晚的例证。对《云麓漫钞》中的名词语料进行整理梳理,将为《大词典》在词条收录、义项设立、例证年代等方面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1.漏收词条

《云麓漫钞》一书记载了当时许多风土人情,甚至一些不为其它文人所注意的琐事,也正因为如此,书中保留下来了一部分较有特色的新词新语,这些名词对《大词典》的编写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以下列举几例。

【报班】宋金时期宫中分站两旁的侍卫。

本朝殿后皆有主廊,廊后有小室三楹,室之左右,各有廊通东西正廊,每乘舆自内出,先坐此室,俟报班齐,然后御殿。(《云麓漫钞》卷3“唐故事”条)

“报班”作为宫廷中常见的一种职位,在宋金时期的典籍中多有记载。《金史・志・礼九》:“司辰入殿报时毕,皇帝御殿坐,鸣鞭,合门报班齐,执擎仪物内侍分降殿阶两傍,面南立。”

【画丝】【挂Q】竹指的屏风。

绍兴末,宿直中宫已小竹编联,笼以衣,画风云鹭丝作枕屏,一时无名,号曰画丝。好事者大其制,施酒于席以障风,野次便于围坐,人竞为之,或以名不雅,易曰挂Q。(《云麓漫钞》卷3“画丝”条)

“丝”应为“鹭鸶”之“鸶”。“Q”乃取“罘Q”之意。“罘Q”本意指古代设在城门角上的建筑,用以防卫。《汉书・帝纪・文帝》:“六月癸酉,未央宫东阙罘Q灾。”因其形如网状,后世又代指屏风。《唐语林・政事下》:“因言‘罘Q’者,复思也,今之板障屏墙也。”可知“画丝”、“挂Q”应为“罘Q”演变而来,今以竹制之。

【金石刻】碑刻。

金石刻,盖欲传久,故必择石之良者。(《云麓漫钞》卷3“金石刻”条)

“金石刻”《史》作“刻石”。(《云麓漫钞》卷3“秦始皇”条引《集古录》)

“金石”作为美石的代称,上古已有之。《管子・侈靡》:“故天子臧珠玉,诸侯臧金石,大夫畜狗马,百姓臧布帛。”“金石刻”一词在近代汉语中较为多见,唐宋时期用例较多。《清波杂志》卷7“四路墨宝”条:“尝于郑D叔霭家得荆襄及川蜀四路金石刻,目为五路墨宝。郑既录碑之全文,\泐者缺焉,且附己说。”

【谱家】钱币收藏家,集古币者。

新莽“大黄布刀”文,谱家皆云“布刀”,细观篆文,“刀”之中一点重,即“千”字也。(《云麓漫钞》卷2“布刀”条)

钱币收藏家多将钱币图案拓为图谱,对照收藏,因而称之为“谱家”。清・朱彭寿《安乐康平室随笔》:“驺虞峙钱。”注引《泉说》:“青园之驺虞峙钱,为谱家所未有。”

【枪营】军队驻扎时用枪所建的防御工事。

戎主吹角为号,众即顿舍,环绕穹庐,以近及远,只折木梢屈之为三子铺,不设枪营堑栅之备,或闻人声砍寨,皆不实也。(《云麓漫钞》卷6“契丹”条)

“枪营”一词出现于唐宋时期,宋金时期战争频繁,枪营之法多有记载,是战争中常见的一种防御工事。《武经总要・前集・立枪营法》:“凡军不久驻,可立枪为营,枪头间架令均。……营外有警,当铺不得高声,敲枪传过,四面即知警,预作堤防。”

【伤寒家】中医专治伤寒的大夫。

此证伤寒家不载,诸医皆欲先止脏腑。(《云麓漫钞》卷5“寒家”条)

“伤寒”是中医中经常出现的词,因寒气入体而产生的一切疾病都称之为“伤寒”。《备急千金要方卷・伤寒上》:“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而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名曰伤寒。”因此“伤寒家”特指中医中专治伤寒的大夫,该词在一些医学书籍中常有出现。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咳嗽门》:“辨云:伤寒家论喘呕以为火热者,是明有余之邪中于外,寒变而为热,心火太旺,攻肺,故属于上。”

【探事人】细作、探子。

绍兴初,尝获北方探事人云:“虏用兵多用锐阵,一阵退,复一阵来,每一阵,重如一阵。”(《云麓漫钞》卷4“锐阵”条)

“探事人”一词较为口语,唐宋时期文人笔记中所见不多,但从文例可以看出,该词在当时已有使用,明清时期较多地出现在通俗小说之中。《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岳飞兵近黄龙府》:“探事人报,兀术老小尽夜渡河北去,辎重皆弃。”

【常卖人】贩卖货物的小贩。

朱抑父朱冲者,吴中常卖人,方言以微细物博易于乡市中自唱,曰常卖。(《云麓漫钞》卷7“常卖”条)

“常卖”本指沿街贩卖物品,后演变成名词,“常卖人”也称“常卖”。《欧阳修集・补遗・序跋》引《书琴阮记后》:“同年孙植,雅善琴阮,云于京师常卖人处贾得之以遗余,盖景佑三年也。”

【阍者】守门人。

洎拜两地,戒阍者,有戴花道人来,不问早暮即通。(《云麓漫钞》卷4“唐故事”条)

“阍”本意即为守门人,《说文・门部》:“常以昏闭门隶也。从门从昏,昏亦声。”“阍者”一词在唐宋时期经常出现,明清时期使用更为广泛。《H史》卷7“朝士留刺”:“昔有一朝士,出谒未归,有客投刺于门,阍者告之以某官不在,留门状,俟归呈禀。”

【悟讲主】寺庙的住持。

台州临海县章安祥符寺法堂上有高庙御坐,寺僧师颜年八十余矣,能言东巡事,云:“时年方十四,事悟讲主。”(《云麓漫钞》卷7“台州”条)

“悟讲”又作“讲悟”,佛教术语,意为讲解启悟。唐代道宣《续高僧传・义解四・法上》:“讲悟昏情,词无繁长,智者恐其言少,愚者虑其不多。”后“悟讲主”引申为寺庙的住持人。

【步田】绍兴年间出现的一种丈量土地的方法。

绍兴中,李侍郎椿年行经界。有献步田之法者,若以五尺为步,六十尺为角,四角以为亩……各取其半而乘之,如上法。”(《云麓漫钞》卷1“步田”条)

“步田”是宋代出现的新生事物。“步”用作动词,意为“踱步测量”,这一词汇源于当时农民生活,其它文献中很少记载。《四明续志》卷7:“步田一十六亩五十七步。”

2.补充义项

《云麓漫钞》中的一些词语虽为《大词典》收录,但是义项却和《大词典》有较大出入,考证这些词义将为补充《大词典》义项作出一定的贡献。这些词语有以下几个。

【奇数】余数。

历家用算,多寡不问,要皆本于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度之一,行一度为一日,至于三百六十五日,则有奇数四分之一,以一日为百刻,一岁之中,当有奇刻二十五,故必计之以算世历。(《云麓漫钞》卷2“历家”条)

“奇数”一词在《大词典》中只作单数解,显然不合文中意,按文意应为“余数”。唐宋时期典籍中也有“余数”的用法。《金史・志・食货・钱币》:“榷盐许用银绢,余市易及俸,并用交钞,其奇数以小钞足之,应支银绢而不足者亦以钞给之。”

【投状】竞标书。

又置坊户,以三年为界,界满必增钱,实封投状,百日限满拆封,给价高人,上户增价攘夺。(《云麓漫钞》卷10“二税”条)

“投状”是宋朝出现的一种竞价承包的方法,买家将各自竞标的价钱封在竞标书中,届时统一拆封,承包权由价高者得。《栾城集・右司谏论时事》:“买扑酒坊,先因实封投状,争气务胜,竞设高价,既得之后,利入微细,不能出办。”《大词典》中仅有“呈递文状”一义。

3.提前例证

《云麓漫钞》中的一些词语虽为《大词典》所收录,例证所用典籍往往多为明清时期的,这样就将这些词的出现年代延后了数百年。通过对《云麓漫钞》中名词的仔细考证,我们可对这些词的出现年代有更为确切的认识。

【木履】木底鞋。

“盐户谓之亭户,煎夫穿木履立于盆下,上以大木}抄和,盐气酷热,熏蒸多成疾。”(《云麓漫钞》卷2“盐池”条)

“木履”一词唐宋时期已有出现。《朝野佥载》卷4:“唐高士廉选,其人齿高,有选人自云解嘲谑,士廉时着木履,令嘲之。”《大词典》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一・屐员巧》:“屐乃木履之下有齿者。”

【公启】古代书信的一种格式

至宣政间,则启前具衔,为一封,又以上二幅六行者同为公启,别叠七幅为一封。(《云麓漫钞》卷4“尺牍”条)

古代书信在信封、落款处都用“公启”二字,这种格式在宋时已有出现。《大词典》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各钱庄也联名写了一张公启,把锺雷溪从前在上海如何开土栈,如何通往来,如何设骗局,如何倒账卷逃……连这信封在一起,打发人来投递。”

【木寓】木偶

“四仲之月月祠,驹四疋,木寓龙一驷、木寓车各一。”(《云麓漫钞》卷5“西戎”条)

《大词典》引清顾炎武《日知录・汉书注》例证:“古文‘偶’、‘寓’通用,木寓,木偶也……古人用以事神及送死,皆木偶人、木偶马;今人代以纸人纸马。”

【童山】无草木的山。

“初,场之左右皆大林木,不二十年,去场四十里皆童山。”(《云麓漫钞》卷2“瑞应场”条)

“童山”一词在宋朝已出现。《大词典》引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凡所过,童山沙碛,不生草木之区。”

《云麓漫钞》对《大词典》的修订、补充作用主要体现在补充《大词典》的词条,除了以上列出的一些条目外,另外还有一些词条由于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出,主要有“牒件”(古代公文)、“玉蝴蝶”(花名,又称簇蝶)、“酝具”(造酒器具)、“蒴y”(药名,又名接骨草)、“鼎”(古代炊具,用于祭祀)、“骝驹”(代指骏马)、“木}”(指木制的铲、锹一类的农具)、“豆菜”“元修菜”(豌豆苗)、“官缗”(公款)。

从以上词汇来看,《云麓漫钞》对《大词典》起补充作用的词汇主要是一些贴近生活的口语词汇,特别是一些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件名称。这些词在当时都是人们最为熟悉的词语,甚至是被文人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俗词”,在典雅的书面文和诗歌中都很难见到它们的身影。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这些词渐渐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因而很难考究其确切含义,只有在《云麓漫钞》一类的书籍中,可以考证其当时的使用情况。另外,从近代汉语的发展来看,这些词语在宋朝的使用、发展和变化更影响到明清时期汉语词汇的使用,这对研究近代汉语的发展、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赵彦卫.云麓漫钞[M].中华书局,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