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云斑天牛的特性观察与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云斑天牛的特性观察与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研究了云斑天牛各虫态与防治有关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雌、雄蛹和林间不同发育阶段成虫形态特征的判别指标,讨论了云斑天牛习性与防治、各虫态发生期与节气物候的关系。

关键词:栾树;云斑天牛;生物学;防治

云斑天牛是栾树等树种的毁灭性害虫,为探索其综合治理途径,2013~2015年,在磨盘山林场、仑山花木场等地,对云斑天牛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与节气物候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1 内容与方法

1.1 越冬状况调查

2013年3月,在磨盘山林场、仑山花木场栾树原木,统计越冬虫态及其比例,测量成、幼虫的头宽、体长、蛀道与蛹室的形状和大小,观察分析其越冬成、幼虫的死亡原因及比例等。

1.2 成虫习性

2013~2015年,每年4月中旬,选择品系、树龄、林相不同的栾树林作为标准地,逐株编号,每天定时统计成虫出孔数量,直至出孔期结束。观察出孔习性,卵、幼虫及蛹的生物学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虫习性与行为

2.1.1 出孔习性。越冬成虫出孔前,在蛹室靠树皮方向咬凿圆形羽化孔,咬凿声清晰可辨,一般需咬凿10d左右完成。在孔口树皮咬通前,孔口周围树皮略隆起,有褐色树液流出。昼夜均可出孔,以19:00~23:00时居多,成虫喜在晴朗高温天气出孔。

2.1.2 出孔成虫的发育与行为。出孔成虫寿命:雄虫28~82d,众数历期40~45d;雌虫30~146d,众数历期60~65d。出孔成虫经历生殖前期、生殖期、生殖后期3个发育阶段。从其出孔到首次产卵为生殖前期,历时3周左右,此间主要进行补充营养和促性腺发育的行为,以完成成虫(尤其是雌成虫)的性成熟。成虫出孔后,在孔口附近休息片刻即爬向树冠,生殖前期成虫主要在补充营养寄主植物上活动。成虫嗜食寄主种类与各地植被区系有关,在东进林场,成虫嗜食野蔷薇,而在仑山花木场则为梨树。成虫出孔后2~3d即可,成虫一生的多次中,卵渐次成熟和产下。生殖后期即成虫衰老期,雄虫从末次到死亡历时7~10d,雌虫自末次产卵至死历时30~35d。

2.1.3 产卵习性。产卵前,雌虫在树干上缓缓爬行,不断用触角和下唇须触探树皮,选择到合适部位后,头部向下,用口器咬刻槽,刻槽咬好后,成虫调头向上,将产卵器插入刻槽内,在刻槽上方4mm左右的树皮下方产1粒卵。抽出产卵器后,用尾尖夯实产卵孔周围的木屑才离去。雌虫产卵部位的选择与树皮厚度有关,大多在6~9mm厚的树皮处产卵,树皮太薄或太厚则形成空槽。因此,幼龄林天牛卵主要产在树干基部苗木,随着树龄加大,树皮增厚,产卵部位上移,这与有关研究相一致。

2.1.4 林间成虫发育阶段的形态判别。主要根据体壁磨损情况、腹部发育特征及鞘翅与腹部楔合程度等加以判别。成虫“背负式”,频繁而且每次历时长,已的雌成虫鞘翅中、上部绒毛磨损形成明显的“斑”,已雄虫中胸腹板及前、中足基节绒毛磨损形成相应的“斑”。生殖前期的成虫无上述“斑”或“斑”不甚明显,腹部各节腹板之间节间缝开张不明显,腹部不饱满,腹部背片凹向腹内。

2.2 卵、幼虫、蛹的生物学特性

2.2.1 卵与初孵幼虫习性。卵长椭圆形,(7196~11100)mm ×(2120~3108)mm,略弯曲,淡黄白色。卵在树皮下时壳柔软,挖出后遇空气迅速硬化。初孵幼虫经2d 左右蜕皮进入2龄,在刻槽边缘蛀入木质部,树皮外出现淡黄色细木屑,这时环境因子对幼虫影响甚小。

2.2.2 幼虫与蛹的习性。2龄幼虫蛀入后,先横向蛀几cm深的蛀道,然后向上蛀食,形成典型的虫道,并从仅有的1个排粪孔排出虫粪木屑。高龄幼虫性情凶猛,夏日黄昏以树枝、铁丝伸入蛀道将其激怒后,它常以口器紧咬树枝、铁丝,可被钓出。近老熟时幼虫以木丝紧密堵塞虫道,筑肾形蛹室并在其中化蛹。预蛹(老熟幼虫)皮层溶离,腹部1~6节背面旧表皮下各出现紫红色刺毛横带,体侧腹气门下方有1条浅灰色横带,蛹期约1个月。

2.3 越冬状况、世代及年生活史

2.3.1 越冬状况。2010年3月22日~3月28日,对带虫原木越冬状况剖查得知,在越冬的云斑天牛成、幼虫中,成虫占53.101%、幼虫46.199%。越冬幼虫中,以7龄为主,活成虫雌、雄虫数分别为27头、17头,活幼虫33头,占调查虫数的92.177%;死幼虫中被白僵菌寄生致死的3头,31.61%;被啄木鸟捕食的2头,占21.41%;被寄生昆虫致死的1头,占11.21%。

2.3.2 世代及年生活史。云斑天牛在湖北和江苏均2年发生1代(跨3 年),以幼虫(5~8 龄)和成虫在蛀道和蛹室内越冬。以仑山花木场为例,其各虫态林间历期如下:卵5月上旬初见,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7月上、中旬卵孵化结束。5月中旬初孵幼虫出现, 6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在树干木质部蛀食发育5~8龄,于当年11月~第2年3月底越冬。4月初越冬幼虫继续活动为害,于8月中旬老熟化蛹,整个幼虫期历时15个月左右。8月中旬~9月中旬为化蛹盛期,蛹期约1个月。9月中旬~10月下旬成虫羽化,并以成虫越冬,于第3年4月中旬~6月上旬出孔(出孔盛期为5月上旬),进入林间自由活动、取食(补充营养)、繁殖新一代个体。

3 结论与讨论

3.1 云斑天牛各虫态发生与节气和物候的关系

云斑天牛各虫态发生与节气及物候的关系可如下归纳:“清明”越冬幼虫开始出蛰活动;“谷雨”越冬成虫开始出孔;“立夏”为成虫出孔盛期;“小满”为成虫咬刻槽产卵盛期;“霜降”之后成、幼虫开始越冬。相应的物候为:油菜花盛开时为越冬幼虫出蛰活动盛期;野蔷薇含苞为越冬成虫始出孔期;野蔷薇花盛开为成虫出孔盛期;野蔷薇花谢时为成虫产卵盛期。上述关系可用于虫情监测和防治适期选择的参考。

3.2 云斑天牛习性与防治的关系

蛀干害虫的防治,历来是森林害虫治理中的“硬骨头”,其研究和防治的艰难性,在于这害虫生活的隐蔽性。云斑天牛2年发生1代,其生活在树干中的历期占一生的90%以上,除卵和初孵幼虫短暂在皮层内,幼虫、蛹、越冬成虫均处于树干木质部的严密保护之下。树干内环境稳定,蛀道内天敌数量较少,蛀道向上延伸较深,且上、下、左、右弯曲,平时均以虫粪、木屑堵塞道口,给目前常用的“喷、插、熏”等防治措施增加难度,防治费工且效果不佳。另外,虫道施药为主的幼虫期防治,一般应用于外观受害状明显,孔口较大的虫道,此时幼虫多已进入高龄期,即便幼虫被杀死,树木受到的破坏已难恢复,因而不能满足观赏树木品质的要求。卵和初孵幼虫期是云斑天牛生命中薄弱的一环,但其时间短暂,初孵幼虫1~2d后就蜕皮钻入木质部,加之成虫出孔、产卵历期很不整齐,卵散产,目标分散,需在幼虫蛀入木质部前逐株逐个刻槽人工或施药防治,在整个产卵期要重复数次,故大面积进行也难于实施。

鉴于上述情况,栾树云斑天牛的防治必须抓住2个关键点:一是虫态。出孔后活动的成虫是云斑天牛唯一活动的虫态,也是唯一有行为导向的虫态。其行为导向是对嗜食寄主呈明显的趋性,这一趋性的源动力在于满足生殖活动对营养的需要。因此,从云斑天牛大面积治理及观赏树木品质的要求出发,成虫活动期是研究和防治的关键期。生殖是成虫期行为的中心,对成虫生殖影响因子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可以化幼虫蛀入后的被动防治为蛀入前的主动防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林龄。根据云斑天牛成虫产卵部位对树皮厚度有选择的习性,在防治时期上,一定要抓住5 年生以前的幼林阶段。此间云斑天牛卵大多产于树干2m以下,各种防治手段易于施行。从观赏品质要求来看,保持植后5年内主干不受天牛侵害,则栾树的高、粗生长均可达到观赏树木品质的要求。5年以后,主干下部树皮增厚,这时天牛产卵部位上移,造成的危害对树木品质的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