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丽水市浙贝母引种试验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丽水市浙贝母引种试验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对金华市磐安县浙贝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取大贝(约46个/kg)、中贝(86个/kg)、小贝(200个/kg)3个类型,分别以250、500、750 g/m2的密度种植,3次重复,分析其增产与类型、种植密度的关系,并对其不同类型种源进行了特性观察。结果表明:以中贝250 g/m2的密度种植产量倍数最高(2.77倍),以小贝750 g/m2密度种植产量倍数最低(0.98倍),最高产量倍数是最低产量倍数的2.83倍,选择中贝以250 g/m2的密度种植最适宜。3个类型种源中,除了植株高度、鳞茎大小不同外,还有小贝不会开花,其他2个类型都会开花。

关键词 浙贝母;引种;种源特性;产量;浙江丽水

中图分类号 S567.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064-02

Experiment on Introduction of Fritillari thunbergii in Lishui City

ZHU Xiu-ling 1 HUANG Yu-nan 2 HE Xiao-fei 3 LEI Zhan-an 2 LAN Yun-long 4

(1 Lishui Baiyun Forest Farm,Lishui Zhejiang 323000; 2 Lishui Forestry Extension Station; 3 Lishui Forest Resources Purchase and Storage Center; 4 Lishui Forestry Acadmy)

Abstract Introduction of Fritillari thunbergii from Pan′an County was carried out that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for three density(250 g/m2,500 g/m2,750 g/m2) in three size (46 per kg,86 per kg,200 per kg) with three replicates,in order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ts yield and planting density,different types.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yield was 2.83 times as much as the minimum,respectively to the middle with 250 g/m2 and the small with 750 g/m2.Except for the differences from the height and bulb size,the small were not flowering plants but the others were flowering.

Key words Fritillari thunbergii;introduction;provenance characteristics;production

浙贝母(Fritillari thunbergii Miq.)又名土贝母、浙贝、象贝,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浙八味”药材之一,以鳞茎入药,将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成厚片并干燥进行炮制,有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之效,用于风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的治疗[1]。浙贝母生长于海拔较低的山丘荫处或竹林下,原产浙江东部的象山县,而后在宁波市鄞州区迅速扩种并稳定发展[2],现引进丽水市莲都区高溪进行栽培试验。为了科学种植,更好地指导浙贝母在丽水的林下应用,笔者对大贝(约46个/kg)、中贝(86个/kg)、小贝(200个/kg)3个品种进行栽培试验,以分析其产量与品种、种植量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浙贝母喜温和湿润、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在平均地温达6 ~7 ℃时出苗,植株生长发育适宜温度范围为4~30 ℃,22 ℃左右适合开花。其鳞茎在地温10~25 ℃时能正常膨大。

试验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高溪村(119°77′E,28°37′N),海拔66 m,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 ℃,年有效积温 5 600 ℃;年平均日照时数1 780 h,年平均日照率40%;无霜期250 d;年均降水量1 600 mm。土壤50 cm以上的为黑壤土,50 cm以下的为黄壤,适合浙贝母生长发育。

1.2 试验设计

种苗引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中药材种苗站,于2014年10月3―9日分别种植在丽水市莲都区高溪和云和县三门。试验田采取“井”字种植,分别取大贝、中贝、小贝各750、1 500、2 250 g,即分别以250、500、750 g/m2的密度种植。3次重复,每个小区3 m2。

1.3 试验方法

1.3.1 整地。对育苗场地进行翻耕细整,做成60~100 cm宽的畦。

1.3.2 播种。在整好的畦面上,撒施农药米乐尔1.5 g/m2,然后用锄头翻动,使农药埋人土中,以免伤害种子;然后开沟,沟深6.7 cm,行距26.7 cm,株距视种子大小而定,大的稀,小的密。种子处理:将种子装入网袋,浸入已配好的多菌灵溶液中5~10 min,每50 kg药液浸种250 kg(配比:50 kg水加150 g多菌灵),药液浸后捞起摊放在室内1~2 d,让其自然风干药液,多放几天均可,但绝不能在阳光下曝晒。播种时种茎的芽向上,根底部朝下。放好种子后,适量盖土,再施钙镁磷肥0.3~0.6 kg/m2(也可在放种子前先施下),然后盖土3~7 cm[3-4]。

1.3.3 田间管理。浙贝母不宜中耕,只除草,到冬至时节,先喷施除草剂,每桶喷雾器水加草甘膦150 g、二甲四氯25 g混合进行喷治。再施重肥,施过磷酸钙60 g/m2、碳铵30 g/m2、氯化钾15 g/m2,拌匀后撒施于土面,再盖栏肥或草。翌年春天若还有杂草视情况拔除,除草剂不宜再用。除冬季施足重肥外,来年春季应看苗施肥,一般不施。若真的需要施肥也只能选晴天,在15:00后用尿素7.5 g/m2进行撒施,下雨天和早上露水未干时均不能施入。浙贝母忌水,应及时疏通沟道。为提高产量,应将浙贝母开的花连同顶一起摘除。病虫害防治方法:①灰霉病。4月发病,用1∶200倍重式波尔多液喷治,每7 d喷防1次,连续3~4次。②腐烂病。除做好排水工作外,若发现此病,用生石灰撒于发病地,以抑制该病蔓延[5-6]。

1.4 浙贝母生长特性观察

2014 年 10 月开始,对引进每个类型浙贝母种源形态进行定期观察记录,并对浙贝母破土萌芽、生长、开花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浙贝母种源主要特性

从表 1 可知,3 个类型浙贝母均于1月上旬出芽,高增长最快时间为3月上旬;大贝、中贝2个类型均于3月下旬开花,花为淡黄色;小贝不开花;大贝植株高度50~65 cm,中贝植株高度30~50 cm,小贝植株10~25 cm,5月上旬收获。茎直立,呈圆柱形;其叶无柄;叶在最下面散生或对生,向上常兼有散生、对生和轮生;其鳞茎由2~3枚鳞片组成。大贝直径2.5~4.0 cm,约46个/kg,中贝直径1.5~3.0 cm,约86个/kg,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质硬而脆,易折断。小贝直径1~2 cm,约200个/kg。

2.2 浙贝母种植结果

经过7个月的种植,浙贝母试验田于2015年5月10日收获,大贝、中贝、小贝均有不同程度的产量增减(表2)。

通过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表3)显示,浙贝母试验田中低密度(250 g/m2)种植与强密度(750 g/m2)种植、低密度种植与中密度(500 g/m2)种植的产量倍数(产量/种植量)有显著差异。小贝种子的产量倍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中贝种子的产量倍数在低密度种植时最高,中密度种植和强密度种植时相差不大;大贝种子的产量倍数在中密度种植时最低(图1)。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以中贝250 g/m2的密度种植产量倍数最高(2.77倍),以小贝750 g/m2的密度种植最低(0.98倍),最高产量倍数是最低产量倍数的2.83倍,因此选择中贝以250 g/m2的密度种植最适宜。

4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40.

[2] 陶正明,李林.浙贝母主要产地研究[C]//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六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96-97.

[3] 郝丽红,杨柳慧,陈燕,等.观赏贝母在北京地区引种栽培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5):33-39.

[4] 李玉珍.江苏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4.

[5] 赖宏武.多基源贝母类药材的资源学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

[6] 王r,魏建和,陈士林,等.道地药材浙贝母产地适宜性的GIS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06(6):4-6.